9时,准时来的舰载机实施火力掩护后回去了,舰炮作了火力压制后,又向纵深延伸了,滩头上出现了长达23分钟的火力间歇。
经过几次反复的轰炸炮击,对日军的滩头工事其实没有造成多少破坏,最多将工事中的日军炸得有点晕头晕脑,这段时间足够让这些晕头晕脑的日军清醒过来,从隐蔽部迅速进入防御工事,正好美军的两栖车挣扎着到了滩头面前,又恰好被日军一顿迎头痛击,大部分两栖车被炸得车毁人亡,只有少数幸免,得以登上海滩。
但许多士兵因两栖车被毁,只能双手举着武器,脚下踩着尖刀山一般的珊瑚礁,涉着齐腰深的海水,艰难地往沙滩上靠,日军的机枪,炮弹紧贴着水面卷过来,枪炮过处,景象惨不忍睹。可怜那些曾在瓜岛经过大风大浪的陆战队员,此刻竟毫无还手之力,只能听凭宰割,竟在小沟沟里翻了船,倒在塔拉瓦的海滩上。
只有为数不多的士兵冒死冲上了海滩,但也被压制在海滩或是低矮的沙堤下,日军的机枪子弹就在头上几寸的地方飞过去。日军的地堡都深埋在地下,这样就不容易被摧毁,但因此也有缺点,它的射孔低、射界窄,就不容易打到紧贴地面的美军。
虽然不十分像,有人把贝蒂欧岛比喻为一只鸟,西面是鸟嘴。鸟嘴北面的海滩就是红一滩,因为最初的火力准备,摧毁了鸟嘴处的几个工事,所以登陆相对比较顺利,但这并不一定是好事。
在鸟喉的凹湾处日军的工事更坚固,在此处登陆的美军,被这里日军三面的火力所包围,所有的两栖车全被击毁,人员全部战死,在整个红一滩登陆的2团3营剩不了几个人。相比之下,红三滩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也被压制在海滩上不能动弹。
美军原以为在弹丸小岛贝蒂欧登陆容易得很,却发现事出意料,非但登滩受阻,而且进攻还没有展开,人员已伤亡20%。现在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横七竖八躺在沙滩上的伤员急待救援,躺在那里不但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且还碍手碍脚,好容易前来增援,抢上滩头的几辆“谢尔曼”坦克,因滩头到处躺着伤员,无法施展,动弹不得,反而成了日军的靶子;区区几辆坦克,就算没打坏,也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急待大规模增援。
原先以为靠100多辆两栖车来回倒腾,就可以完成登滩任务,实在是一厢情愿,太乐观了。这100多辆两栖车被击毁了大半,剩下的几辆要想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是不可能的,这事只好用登陆艇来干了。
但登陆艇登陆要靠涨潮,水位太低登不上滩。于是事情就来了,又是一个想不到:吉尔伯特这地方的潮汐怪异得很,这是一种不规则的小潮,被叫做“捉摸不定潮”。
这种潮规律虽然也有,但比较复杂:涨潮后会停潮,然后退潮又停潮,而后再次涨潮再退潮…,还有个捉摸不定,就是有高的“捉摸不定潮”,还有低的“捉摸不定潮”。每种潮可能性各占一半,高的水位可涨到1。3米,低的水位上升不到1米。美军事先也并非不知道,但就是没法预测,那就赌一把,反正杀鸡用牛刀,潮高潮低有什么关系,潮高固然好,潮低又如何?想想错了也没什么大不了。
11月20日,正赶上低的“捉摸不定潮”,潮来得小,水位不够高,登陆艇大都没法靠岸,士兵被迫涉水,一批批又被屠宰在海水中。
这里让这些来增援的美国大兵,在海水里泡,是死是活,听天由命。
回头再看岸上,危难时刻,总有人挺身而出。红三滩的霍金斯中尉是其中代表之一,他率领34名战士,用炸药包、刺刀、铁锹艰难推进,占领了滩头东侧的一段长堤,取得了一块弥足宝贵的场地。
炮兵见状,立即将榴弹炮拆开运上滩头组装起来,为部队提供炮火支援,这对被困在海滩上的美军士兵无异是雪中送炭,是久旱甘霖。可惜的是,霍金斯本人却在这场战斗中牺牲了,为表彰他的英勇行为,后来将贝蒂欧岛的机场命名为霍金斯机场。
另一个关键人物是肖普上校,他原是陆战2师的作战科长,刚在一星期前接替了在演习中受伤的2团团长。
虽然他上任不久,因他参与制定了塔拉瓦的登陆计划,对该岛的地形、防御等情况非常熟悉。
因为前一阵子一片混乱,各级指挥员死的死,伤的伤,建制也被打乱。
肖普见状,决定亲自指挥全岛作战,但此时通讯兵大都伤亡,电台也毁的毁,进水的进水,一时间找不到一部能派用场的电台,和各滩头和海上都联系不上。到10点半光景,总算找到了一部电台,才和各方面联系上了。
肖普一方面命令预备队在红一滩重行登陆,占领滩头;一方面引导舰载机和舰炮提供准确的火力支援。
海空深知利害,不敢怠慢,4艘驱逐舰始终停在礁湖中,随时待命;舰载机也是随叫随到。
连接红二滩和红三滩的一条栈道,叫做潘斯栈道,地位很重要,肖普组织力量,在32架舰载机的火力支援下,接连攻击了几次,总算把它夺了下来。
栈桥到手,既可便利登陆物资卸载,又利于部队隐蔽。要火力支援的地方太多,光靠一部电台,很难应付,好在增援物资和人员在逐渐登陆,火力引导也正儿八经地由火力控制组来执行了。
这一天,舰载机前后出动了数十次,最多的一次出动了80架次。指挥得当,将士用心,支援及时,炮火准确,混乱局面终于得到控制,美军渐渐稳住了阵脚。
至日落时分,美军共登陆了5000人,在东西各控制了一片滩头阵地,但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伤亡人数达到1500人,几乎是三分之一。然而美军的难关并没有过去,
经过一整天的苦战,夜幕终于降临了。惊魂初定的美军,个个精疲力尽,一头栽下去就不想起来,但这可不行!
日军就像鼹鼠、鹗枭这种夜行性动物一样喜欢黑夜,很擅长夜战。这些美国大兵虽不致谈夜色变,但对日军的夜袭到底心里有些发怵,安安稳稳睡一觉是休想了,只能换着班儿的来,一半睡觉,一半警戒。睡觉的不安稳,警戒的高度紧张,真的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点点小动静就机枪哒哒。
夜里日军真是打炮了,有一小股日军还趁着夜色钻进了一艘搁浅的日军小军舰向美军开火,直到天明,这艘破船才被美军舰载机炸毁。
前面已经说过,日军的通讯系统已被破坏,躲在工事里的日军,得不到指示,也不知外面深浅,不敢轻举妄动,也只能各自自发地来一些小规模的袭扰,当时美军不知就里,一晚上心惊胆战,但终究是有惊无险。
捱过了难熬的一夜,随着第二天黎明的到来,美军的运气也跟着来了。
小提示:电脑访问进手机登陆M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