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非接到来自新德里盟军司令部要求他们出兵牵制的电报时,才知道日军再次展开了行动,而且英军这次再次被日军偷袭成功。
上次日军偷袭那么顺利,更多的巧合和运气,当时英军连阵地都还没有完全布置好,但是这次再被同样的方法偷袭,章非看完电报都感到不可思议。
三天前,夜间11点。
由伪政府军的5000多人最先开始了行动,他们在当地人的配合下,悄悄的渡河,出现在了英军阵地前方。
他们先让一部分人直接和这边防御的英军联系,称他们是从曼德勒等地逃离的抗日武装。
曼德勒暴动的事情英军这边是知道的,听说这个情况,并没有怀疑到别的,英军让这些人放下武器,才允许进入。
那些伪政府军队很听话,都放下了手里的武器,乖乖的接受检查。
这些人给英军带来了一个令他们非常震惊的消息,日军集中了十万大军,正朝他们这边扑来。
很快,这个消息就传到了英军这边的司令官手里,听到日军竟然出动如此多的部队,英军指挥官马上决定,收缩兵力。
英军的防御区域很宽,他们的兵力布置是比较分散的,如果日军出动这么多部队,即使防线已经布置好,也没有办法抵挡。
对这个情报,英军不是没有怀疑,但上次被日军打怕了,抱着宁可信其有的想法,开始了调动。
这时,尾随他们后面进入的日军,在英军开始调动时,突然发起了全面攻击。
日军的大炮全部开火,一个半师团的重武器同时攻击的声势,在夜间显得非常壮观。
英军开始并没有慌乱,阵地上面的火炮随即进行了反击,不过这个情况,只维持了半小时。
日军这些正面攻击,全是佯攻,他们另外派出的突击部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已经接近到了英军的阵地。
就在英军注意力全部放在炮击最猛烈的正面战场时,日军突然冲进了英军阵地。
英军指挥官被先入为主的那个情报给迷惑,他们并不清楚究竟有多少日军到达的情况下,意识上认为日军有十多万大军同时展开行动。
敌情不明的情况下,英军再次和上次一样,主动后撤,让日军很快突破了防线。
按照英军指挥官的想法,就是先后撤集中兵力,等白天再和日军交锋。
英军本身有三道防线,放弃一道对他们并没有多少影响,这样求稳的想法,却被日军抓住了机会。
日军快速的粘上了后撤的英军,跟随在后撤的英军后面,几乎同时进入到英军的第二道防线。
混乱再次发生,英军不知道有多少日军到来,而日军的行动又特别快,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日军冲进第二道防线。
随着被日军突破的地方越来越多,英军防线再次崩溃。
又出现了上次一样的情况,英军全线溃退,日军再后面紧追。
这里必须提一下这边现在这支英军的组成。
负责防御这边的英军有4个师,其中80%是本地人组成,还有10是澳洲的部队,真正的英国人并不多,还不到一成。
原来撤离到这边的那些英军,多数被调到新德里整训,这边的部队多数新兵为主。
很多人根本就没有上过战场,想想看,这些没有上过战场,而且又没有训练多久的部队,几声炮响就能吓的这些人惊慌失措。
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和日军对比差很多,虽然武器上面并没有差多少。
这也是英军指挥官首先想到要集中兵力和后撤的原因,就是他们都很清楚,正面和日军打,根本打不过对方。
顺风仗还好点,这样夜间,又不清楚对方多少人的情况下,看到大家都跑,很容易跟风。
英军的督战队即使开枪杀了不少逃跑的人,都没有办法阻止溃退。
日军一直追了一夜,天亮才停止追击。
近十万英联邦军队,一下损失过半。
而且还被日军追了上百里,武器弹药那些,丢的到处都是。
到天亮后,新德里的英军指挥部听到这个消息时都目瞪口呆。
韦威尔第二天一大早,马上发布命令,让在这边附近的三个陆军师进行增援,并让这边的空军大队开始对日军进行攻击,同时去电报联系章非,让他们出兵牵制日军。
现在英国人最担心的,就是怕日军进攻印度,韦威尔现在可以说还完全没有准备好和日军决战。
因为欧洲战场的原因,美国援助物资虽然经过印度转运,但是直接交给这边的份额并不多。
一直来,就没有发现日军有这样的意图,也是韦威尔等人被突然到来的攻击非常担心的原因。
了解了整个战斗的经过,章非想了想,大概猜出了日军的意图。
如果日军全面进攻印度,肯定不会只出动这么一点部队,看来更多的,是破坏盟军的计划,为后一步的行动做准备。
“日军的这个行动很突然,以我看来,云南那边整训部队的情报,日军肯定知道,有我们在,日军要进攻云南,就必须通过我们这里,日军意识到短时间很难打败我们,才想了这样一个破局的办法。”
“司令这一说,看来还真是这样的。”朱亮听完章非的分析,也认同这个观点。
“让我们主动出击,进行牵制,现在这个情况,我们很难做到,但是作为盟友,也不能不有所行动,正好,曼德勒那边封锁已经打开,让一师出去活动一下,马上撤回来。”
朱亮愣了愣,“司令,这样会不会让日军把矛头转向我们?”
“不会。”章非无所谓的挥了挥手,“日军现在不想和我们打,我们这样做,还能赚个面子。”
“面子?”朱亮被章非跳脱的思维搞的有些跟不上。
“朱先生您想想,日军这次才出动那么一点部队,他们的目的只是打乱英军的部署,不会深入,很快就会结束这次行动,我们这么一搞,表明上看来就是我们出兵,日军才不得不取消这次行动,这不是赚了个大面子。”
“哈哈,这还真是。”两人会心一笑。
重庆,委员长官邸。
“委座,章非将军急电。”
“拿来。”
上次章非那份电报,让他和英国人谈判占了很大主动,心里对章非的怨气已经没有那么大了,现在听到又来电报,马上接了过来。
“这个章非!”
“达令,什么事那么高兴?”
“夫人,章非的电报。”
“他们又打了胜仗?”
蒋夫人这话本是无心随口说的,但是这位委座听到,脸上却很不自然的红了一下。
又打了胜仗,这句话,让他脸有点热。
这位非常好面子的,这段时间能为他争到最多面子的人,就是这位章非了,而且还是在外国人面前。
蒋夫人并没有发现对方脸上的尴尬表情,发现对方拿着电报不知道在想什么,就关心的问了句:“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哦,没有。”回过神,老蒋把电报给对方,“夫人,你马上去美国大使馆一下,给他们报个喜。”
“报喜?”蒋夫人接过电报,上面是章非转发英国人的一份电报,和章非说已经开始行动的报告。
这和报喜根本搭不上边吧。
“章非这个人的性子夫人想必也知道,可是吃不得亏的,他发这份电报,肯定很有把握日军会撤兵,夫人可以直接和我们那些盟友说这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