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皆是我王某人的至交,此番邀诸位前来,是为了商讨先帝归天的后事。”大堂内,王允环视四周,最终将目光停留在王晨三兄弟身上,咳嗽一声,继续说道:“方才听何议郎所言,犬子也在商讨国事。”
“不光如此,几位少年俊彦皆胸怀大志之人。依何某看来,今日商讨之事,几位俊杰也可在旁聆听。”何老笑着说道。
王允瞥了眼神情有些拘谨的三位兄弟,佯怒道:“还不谢过何议郎!”
王盖王景闻言,当即大喜:“谢何老!”
王晨瞧着众人,心中活络开来:能跟帝都市委书记商讨国事的绝非普通之人,说不定这几个人里面会有曹操袁绍之类的大bss!恩,如果能结交到曹操,那这一生应该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了,真是天助我也!想着想着,便将目光盯在众人身上,再也挪动不开。
“王大人,你还未向我等介绍这几位才俊!”宴席上,一位身穿白色锦袍,手持灰色羽扇的中年男子问道。
“哈哈,怠慢怠慢!”王允走下宴席,指着王晨三兄弟身边,向着众人骄傲道。“这三位是长子王盖,次子王景,侄子王晨。”
“这位是议郎何伯求。”王允对着方才偷听王晨三人说话的老者说道。
“这位是侍中周仲远。”王允指着那个手持灰色羽扇的中年男子说道。
“鄙人是城门校尉伍德瑜。”席位上,一位眼大如斗,皮肤黝黑的武将站了出来。
“这位是侍中种辑。”王允指着一身素服,约莫四十岁的老者说道。
“随后一位,则是黄门侍郎荀公达。”王允指着席间最后一位,身形弱小的青年男子说道。
王晨原本激动的心随着王允的介绍,慢慢沉了下去。何伯求,周仲远,伍德瑜,天啊,这都什么人啊。为毛劳资一个都不认识!袁本初呢,曹孟德呢,说好的大人物呢!
直到最后喊道“荀公达”三个字时,王晨一个激灵,立马跳了出来。
“卧槽!荀公达,荀攸?!”王晨紧盯着角落中的瘦弱男子问道。
“在下正是荀攸!不知公子有何见教?”荀攸不卑不亢道。
“咳咳,抱歉,侄儿王晨前阵子患有癫痫,如今可能是旧病复发,几位莫怪,莫怪。”王允看着侄子王晨张牙舞爪般的神情,顿时面带愧色,朝着众人抱拳道。
“可笑,疯子也会商讨国事吗?王大人,这可不是儿戏。”周仲远在旁拨动羽扇,不阴不阳道。
王晨听完大怒,心中腹诽不已:特奶奶的,你算哪根葱。劳资连你名号都没听说过,还妆模作样的摇着鸡毛扇子,你当你是诸葛呢!
王晨压下心中怒意,对着周仲远冷笑道:“君不闻:大勇若怯,大智如愚乎!”说完,有些心虚的望着犹自对他面带微笑的荀攸:他奶奶的,盗用人家的名言真是罪过。尤其是这正主儿还在案发现场。
“好一句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说得好,说得好啊!”何议郎闻言神色一亮,顿时拍掌赞道。
周仲远脸色一黑:“狂妄,周某不才,倒要领教领教阁下的‘大智’!”
王允闻言,立即抢着说道:“周侍郎文采飞扬,不说我侄儿,便是王某人也拍马难及。”
周仲远听完,脸色稍作缓和,却仍旧不放手:“比都未比,怎么能轻言认输?”转身又对着何颙,躬身道:“何老,这里属您辈分最高。今日就由您出题。”
王盖见状,站了出来,朗声道:“久闻周大人盛名,王盖愿替族弟领教。”
周仲远瞥了一眼:“哼,你当这是过家家吗,王某人不才,却也在灵帝年间举孝廉,可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出来比试的!”
王晨一把拉住兄长王盖,悍然无畏道:“既然周大人有次雅兴,晚辈乐意奉陪。还请何老出题。”
何颙见状,知道这场比试在所难免,不由看了一眼王晨,又瞧了瞧神定气闲的周仲远,长叹一声:“既然如此,何某也不推辞,那就出题考考两位。”
“正如王大人刚才所言,论文采,周大人远胜后辈。所以今日比试,不以文采为题,不知周大人意下如何?”何颙出声询问道。
周仲远闻言讶然,随即点点头,同意道:“也好,免得传出去,说我欺负晚生后辈。”
何颙得到周仲远的肯定,继续道:“今日何某路过庭院时,恰巧听到三位公子谈论国事,说的是灵帝驾崩,继位大统之事。恰逢今日我们几位好友也在探讨此事,于是何某做主,将三位才俊带到这里。今年初春,太常刘焉上书灵帝,改刺史为州牧。那今日这试题,就以国家大事为主,以设立州牧为题,称述利弊,分清得失,请两位畅所欲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