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豪说到大明必亡,孙元化几乎完全懵掉了,失魂落魄的样子站在那里,完全没了一丝精神,错愕地张大嘴巴,嘴里喃喃自语道:“是会亡国吗?”
徐光启身子一晃,李豪赶紧上前扶住他,拉过椅子扶着他坐下。
好半天,徐光启才回过神,长长叹息一声,有气无力地说道:“若是如此,只怕会亡的……”
屋内静寂下来,门外吹来一丝寒风,吹的烛光来回闪动,眼看就要熄灭。
李豪起身将门关上,烛光重新明亮起来。
徐光启强打精神,在椅子上坐定,冲着李豪一挥手道:“你接着讲。”
“是。”
李豪回到桌子前,手指着刚才画的地图,接着讲道:
“若把长城一线看着大明之盾牌,那京师就是这盾牌的把柄。如果鞑子越长城入塞,最最要打的恐怕就是京师一带……”
徐光启摇摇头,一声苦笑,孙元化闭目思索一下,轻轻点点头。
好在没有大的反应,不过,李豪相信这话定是能刻到他们心里。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为了大明的生存,为了京师的安危,也要经营河套之地。
此事事关大明的生死存亡……
如果河套经略的好,那就是另一幅场景。
以河套之地为枢纽,就可经营处一支精悍的骑兵队伍。进可跃马草原,退可支援五个边镇。
蒙古各部落听话,就能拉为我大明藩属。如果不听话,就可直接出手教训。
哪怕这里有事,只要河套有一支奇兵,他们敢进长城,甚至能把他们活活闷在关内或者直接杀向他们的老巢。他们每出塞一次,就让他们重重的受伤一次。打个两次,他们自会老实下来。
这样的话,东虏的威胁就只是局部问题,我们进可以收复失地,退则靠长城还有山海关至宁远锦州一线做好防守。
这样,大明九边十年当无大事。”
“这是你自己想的,还是你师父教你的?”
徐光启凝望着李豪询问道,一旁,孙元化也叹口气:
“经略河套之地,以为大明之矛……矛盾相加,攻守兼备,此等眼光,已是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了……”
李豪看看桌子上以茶水画的地图,笑了起来:“古有赵括纸上谈兵,今有李豪桌上画图谈方略。师父没有亲口教过我这些,但是他给我讲过河套之战略意义……”
李豪后世的教育中,有充足的资料参考,让他明晓冷兵器时代的河套地区,对于中原文明就是生死之地,得之者,天下安,失之者,战乱永远会困扰中原文明。
就像明朝,早早放弃河套,三百年来,北面草原的威胁就从未消除。
因此,他得出河套乃是中原文明长矛的结论,也不算偏离事实。
毕竟作为外行,他也觉得讲的有点多,他耸耸肩,“其实都是胡说,我最想的,还是赚钱……”
“你这小子,有这等眼光,别老想那阿堵物……否则将来你的仕途恐怕走不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