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摇头笑道:“你这小子,看什么都是生意……香水生意还没料理清,现在刚来三屯营,听说你又盘下一家木工坊,还打算制一种四轮的马车……将来马车大卖,你赚了大钱,你可得好好感谢我们将你带到三屯营……”
徐光启见李豪本性如此,也不再多问,话锋随即一转。
“李豪,你怎么看东虏的鞑子?”
徐光启一脸凝重,眼睛紧紧盯着李豪,等待或者可以说期待李豪的回答。
这问题太大,对于李豪这样的小兵来说,更像是经历考试一般。
跟他没有直接相关,这像是上级对下级某种能力的考核,更是为提拔他心里有个准备的前奏。
不过,这对于穿越着李豪来说,却不算什么难题。
李豪略一沉吟,开口道:“老人家,我也是纸上谈兵。”
“就是让你纸上谈兵,且听听你的方略如何?”
“为大明十年计,首要之重,在于经略河套。
为大明三十年计,首要重事,当在于学习西洋。”
“哦?”徐光启和孙元化同时诧异地哦了一声,两人互相看了看,彼此的眼神之中,虽有疑惑,但更有惊喜,似乎遇到十分开心之事。
他们未必是赞成李豪的方略,至少这小子有看法。
“为何十年计,你指经略河套?”
“你可知道,现在河套早已非我大明直控之地?”
徐光启和孙元化分别向李豪发问。
“所谓十年计,是指解决大明之生存问题。三十年计,指的是大明的发展问题。”
李豪淡淡地回应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现在的东虏女真,占据辽阳沈阳之后,拥兵不下十万,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势已成,短时间彻底灭之,以现有兵马,恐怕无望矣。
当下要考虑什么,一定不能让他们变的更强。
如果他们东收朝鲜,西收蒙古,那样的话,我们大明基本失去了彻底压制他们的机会。
大明300年来,塞外一直未能彻底平靖,战乱时断时续,塞外的兵马一直未能停歇。
无论东虏女真还是蒙古部落,单一看,大明都未能制服。
若是两者联手,或者若是女真收了蒙古,该是何等之势?
也就是大明从辽东到漠西,全是吾等之敌,万里边镇,将处处皆警,将再无一日安宁。”
所以,一定不能让女真人联手蒙古人。”
“哦?”徐光启微微变色,刚才那种想笑又忍不住的样子不见,一脸的眼神,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你说的这些,你是听谁说的吗?”
“我在长城上看着塞外时自己想的。”
孙元化心中惊诧莫名,同样他也变的一脸凝重,他实在不敢相信,这是这个年轻人的想法,这跟他老师徐光启几乎一模一样。
他老师为何病倒?就是担心塞外蒙古之情势。
徐光启作为礼部侍郎,招抚外藩,本就是他的本职工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