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吊钱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主要是重量,放在一起,就是十几斤,沉的要死。
顾黄氏立即便问:“这是多少钱?”
顾益笑了笑,“整整一吊。”
顾黄氏心中担心,接着问:“哪儿来的?”
“当然是挣的。”顾益回答。
顾黄氏哪里肯信,责斥道:“臭小子,又来哄你老娘,快说,到底是哪儿来的?”
也难怪她不信,顾益这个年龄,没什么手艺的话,想找个活干,还真不容易,古代力气活最便宜,要是给人做学徒,白给人家干活不说,还不管饭。像周小乙一样,老老实实跑个堂,辛辛苦苦干上两个月,说不定能够攒下一吊钱。
顾黄氏给人做针线,一个月才七八百文,这自己儿子早上出去,晚上回来,一天的光阴,就挣回一吊钱,让她怎么肯信?
顾益见他老娘不信,再次笑笑,“老娘,我要是说偷来的,你信不?”
“偷来的?小兔崽子,又来胡说八道了,你倒是再偷一个试试。”顾黄氏听她儿子这么说,反而相信是挣回来的了,不为别的,主要是那一袋钱都是铜钱啊,要是银子,一两银子,就那么一小块,你随手拿走了,别人还有可能不知道。十几斤铜钱,放在一起就是一大坨,当着别人的面,要是这都能偷的出来,只除非别人是瞎子。
当下又问:“怎么挣来的?”
顾益道:“给人放影子戏,收来的凳子钱。”
顾黄氏没听出区别,还以为是皮影戏,不相信的道:“放个皮影戏,就能挣这么多钱?”
在古代,不管是玩皮影戏的、耍口技的、耍猴玩把戏的,还是玩杂技的、唱戏的,其实都属于街头艺人的一种。
唱戏的这种,在大城市里面,还有可能有个戏园子什么的。小县城里面,看戏的人少,通常就只有戏班子,没有戏园子。
没有戏园子,也就是唱戏场所不固定。通常都是逢年过节、又或者谁家有喜事、发丧事、祝寿、祭祖这一类的大事情,才会请几个戏班子,唱几场大戏。也只有这些时候,才能挣几个钱,平常的时候,也就是闲着,不愿闲着,那就只能下乡唱戏。
至于玩杂耍的、耍猴戏的、玩杂技的,更是连唱戏的都不如,戏园子那是不要想了,甚至人家逢年过节、祝寿祭祖,都不一定会请这些行当过去。通常也就是在街头卖个艺,观众看的高兴了,打个赏什么的,靠着这个过活。也有耍完之后,挨家挨户串粮食的。当然,还有那种卖武的,顺便卖个跌打药,玩杂技的,顺便卖个蛇药、虫蚁药、一场杂耍下来,能够挣到几十个钱,就是大收获了。
至于一天一吊钱,就算是发丧、成亲,在这小县城里面,七八个人的戏班子,被人请去唱一天,都未必能有这么多钱。
这些行当的收入是很低的,绝大多数都是副业。因此也难怪顾黄氏听说是放影子戏挣的,会心存质疑。
“老娘,不是皮影戏,是影子戏。”顾益连忙纠正。
顾黄氏听了疑惑道:“怎么?这影子戏和皮影戏还不一样?”
“当然不一样了。”顾益笑着道:“影子戏是影子戏,皮影戏是皮影戏。”
顾黄氏这次是真的好奇了,“什么样的影子戏?你从哪里学来的?放给我看看。”
“这个……”顾益闻言立即犹豫起来,他倒不是怕顾黄氏知道自己的那台电脑。自己放电视给别人看,十里八乡的,早晚每个人都会知道,因此他也没打算瞒他老娘。
就算让顾黄氏见了,问起电脑是从哪里来的,大不了编个理由,就说是一个跛脚道士和一个癞头和尚送的好了。
电脑已经在自己手里了,那就是已成定局的事实。再加上明显别人家谁家都没有,便不可能是偷来的。
顾黄氏作为一个母亲,儿子既不是偷的,又不是抢的,除了接受自己儿子所说的这个理由之外,还能怎么怀疑?难道还能把电脑扔了、砸了?那可是自己儿子吃饭的东西,凭空多了一个聚宝盆,还舍得不要?
至于幻想儿子是穿越过来的,被妖魔附体了。大宋朝的幻想家的想象力,有这么丰富么?更不用说顾黄氏还是个大字不识、头脑简单的普通妇女。多半儿子告诉了她之后,她除了跟着开心之外,只会求神拜佛、祈祷祖宗保佑。古代人可是很迷信的,所谓的癞头和尚和跛脚道士,更是有可能被她当成神仙。
眼下唯一的问题却是:那台电脑还在商城里面放着呢,难道当着老娘的面拿出来?要真的这么拿出来,会不会吓到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