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兆川中学第一节课已经开始了。
这节课,是初三十班的物理课。胡孝先夹着书本,挺直腰板,走上讲台,巡视了一下同学们。班长是一个女孩子,叫郭新月,比较文气,喊了一声起立,同学们一个个无精打采的站立起来,掉了魂一样,只有小部分同学说了一声老师好。
“坐下吧各位,今天我们学习动能。在学习动能之前,我们要先学习,什么是能(能量)。”胡孝先说至此,在黑板上写了一个“能”字,然后看了一眼大家,道:“有没有预习的同学?什么是能?”
全班一片寂静,一根针落地都能听到声音。很明显,预习是什么意思?大家很想请胡老师解释一下。预习,那是不可能滴。
“这是一个基本定义,大家记住就可以了。能:如果一个物体能对外做功,那么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这里面,大家要把重点划出来,‘能对外做功’,我们只强调能对外做功即可。这就是考验大家的语文理解能力了,有这个对外做功的能力就可以了,有能力,但并不一定要对外做功,大家能理解不?”
大家一脸懵,似乎不太明白。
“举个例子,我能把一桶水扛到五楼,那就说明我能对外做功,对不对?”
同学们点了点头。
“嗯,那么,我有这个对外做功的能力,但是呢,我是不是一定要把水扛到五楼啊?”
同学们摇了摇头,有些同学轻声的说了句,不一定。
“那就对了,只要我有这个能力,就说明我有能量,我不需要证明,我也不需要去做,只需要你有就可以了,明白了吗?”
大家点了点头,似乎明白了。
“再举一些例子,比如水蒸气能对外作用,我们就说水蒸气有能量。这个不陌生吧,瓦特就是根据这个发明的蒸汽机哈。木头燃烧,能发出热量,这个热量能做功,所以,我们就说木头有能量,蕴含着内能。什么是内能,我们马上就能学到。我们吃食物,食物能给我们人类提供能量,使我们人类能对外做功,说明我们吃的食物也蕴含着能量。如此,大家明白了吗?”
这一次,有更多的同学点了点头,大声说明白了!
胡孝先很欣慰,他知道,他的方式方法是正确的,贴近生活,用他自己通俗易懂的话来讲解初中物理,会更加容易引起共鸣的。本来初中物理也就是解释生活现象的,能通过生活常识来解释说明,学生自然理解的快。
“好的,大家理解能量之后,我们下来学习一个新名词,叫做动能。”说话间,胡孝先在黑板上写了动能两个字,他继续道:“顾名思义,动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就叫动能。那么我问大家,我站在这里不动,有没有动能?”
这个很简单,大家都摇摇头,没有。不过,人群中也出现了不一样的声音,有!
“李思雨,解释一下,为什么有?”胡孝先已经听出来了,那几个说有的同学之中,有一个是李思雨。李思雨站起来,一脸无所谓的样子,似是在挑衅,我就故意这么说的,你能咋滴?!
胡孝先心中火起,还有这样的学生?怒气直接从脸上溢了出来,一股萧杀之气,从讲台上涌了下来,弥漫了整个教室。
李思雨一下子软了,低着头,差点跪倒在地。其它同学也都低着头,大气不敢出。
“抬起你们高贵的头颅,我还没死,不需要你们默哀!”胡孝先喝道。
在这样的厉声之下,同学们就算很害怕,不敢直视胡孝先,但也都把头抬起来了,眼神尽量避过胡孝先的眼睛,看着黑板的仅有的三个字!
“老师,我知道为什么是有?”曹溪举手说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