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渐微凉,破庙中灯火幽暗,院子里不时响起草叶沙沙声,和那一头驴子吃力地咀嚼声,时而打个响鼻,许是嫌弃这院子里的草太老了,嚼起来很是费劲。
破庙内,三人围坐在一个小火堆前,老人一如既往倚靠在木案前,僧人两手轻捏一串紫檀念珠,少年则是不时地往火堆里添着薪柴,折木枝的咔咔声仿佛是这屋子里唯一的声音了。
不知过了多久,老人才看向那一直垂目凝望着手中念珠的僧人,慵懒道:“和尚,你这是要去哪里,总不会是特意来瞧瞧老夫的吧?”
僧人微微一笑,回复道:“前辈说笑了,小僧此行确是为了前辈而来,指点迷津之恩不敢忘,想着能送前辈最后一程,也算了却一桩心事。除此之外,倒是顺路去瞧瞧那新晋的剑仙苏子洲,似我等武学登堂入室之人,还是莫要登入庙堂为好,也不知小僧的劝谏,那青衣剑客会不会听得一二。”
听着僧人的回答,老人不免嗤笑一声,笑骂道:“得了,少拿好话哄骗老夫,我看你找那苏子洲是主,至于来瞧老夫才是顺路而为吧!”
僧人不置可否,只是笑道:“前辈明鉴。”
老人摆了摆手,平静道:“罢了,也难得这么多年了,你还能记得江湖上有老夫这么一号人,虽说比不得徐小子隔三差五还给老夫送壶酒解解馋,倒也算你有些良心,不似诸多人,怕是早已经忘了老夫是谁了吧!”
僧人依旧是笑眯眯的模样,不曾开口,目光一转,看向了一旁静静听着二人对话的徐念卿,眼中多了些善意。
“这位小兄弟莫不是前辈的新徒?小僧这些年行遍南北,也算习得几分望气功夫,这小兄弟倒是身负气运之人,日后若能出头,前途当是不可限量。”
谁不喜欢被人夸奖,听着僧人的赞美,徐念卿自然回以一笑,然而,老人却是轻嗤一声,开口道:“和尚,你这拍马屁的功夫比起你这一身修为来可是差远了,徐小子可不是老夫的徒弟,老夫退出江湖这么多年,哪还有心思收徒,只怕误人子弟啊!”
话锋一转,老人看了一眼徐念卿,又是点头补充道:“不过,你这和尚倒是说对了,徐小子确是身负大气运之人,至于来日如何,却是得看他自个儿的造化了。”
被老人挤兑一句,僧人脸上的笑容依旧不减,只是开口道:“前辈虽然久离江湖,但若是小僧不曾看错的话,前辈的修为可是更加高深了,江湖传言不尽可信,非是前辈无力出剑,实乃前辈不愿,世间也少有人值得前辈出剑罢了!”
闻言,老人朗笑出声,对于僧人的话坦然受之,笑道:“哈哈,别说,整个江湖也就你对老夫的胃口,人都说出家人不打诳语,可你这和尚……的确是不打诳语啊!哈哈!”
瞥了一眼老人的得意模样,徐念卿忍不住撇了撇嘴,虽说僧人的出现让他更加觉得老人真如其所说,并非自己眼中那个只是在这破庙里残喘度日的垂暮乞丐,但一想到老人会是江湖上有名的高手,徐念卿还真是有些难以置信,高手会是这个样子吗?
老人也好,僧人也罢,自然不会知道少年心中所想,就算是知道了,怕也是不会过多解释什么,毕竟,老人如今还真是称得上风烛残年四字了,想恢复往日容光,何其艰难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