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好一个若问明朝事,且向醉中说。木游子长老真不愧是逍遥派长老,好生潇洒啊,哈哈。”凌云掌门听到木游子长老抚掌称赞,众位地仙、高僧都是点头笑赞。
只见木游子长老则抚着白须笑道:“呵呵,诸位道友谬赞了,法会还没有结束呢,南宫道友首先开讲金丹次第,我等然后口诀相对。现在我等对吟相和,亦是以口诀之说阐述金丹心法之理。所以应该由南宫道友总述修行之理,如此才是圆满结果,哈哈。”
“应当如是。”众位地仙都如是赞同,然后都一同含笑看着南宫仙,而南宫仙则是看着数百人的法会现场,他心里一想,也是这个理,我最先说,应该我最后说,结束法会。
于是南宫仙笑道:“诸位道友所言甚是,我当总述修行之理,才能尽此法会,众人安坐冥神,听我宣说如是之理。”
南宫仙说罢,众人都安然默坐,南宫仙则如同炼丹之前那样,静坐了一分钟,然后以妙语殊胜神通开口:“
缘法错,情即陌,如何求得两情合?
缘起错,情即过,心燥难为寻黄婆。
缘已错,情即错,棒打鸳鸯不需说。”
这三句其实是说修炼缘起之理,缘法错,即是修行最初理解错了,理解有错,与正道不符,那就是陌路之人,所以说不能求得两情合。缘起错,就是修行的发心不对,或求长生,或求神通,如此之人,心火太过,所以常常心燥难安,不能精进,就找不到中和之气,就跟说媒时找不着黄婆一般。
再一句,缘已错,情即错,缘就是修行之缘,情就是修行之心意火候,火候都用错了,再不停手,只会伤身伤心,所以才是棒打鸳鸯不需说。意思就是既然已经修错,赶紧停手,停手之后又该如何呢?
下面南宫仙接着开口道:“
正缘法,合情意,两情相悦若靡靡。
正缘起,端情思,儿女心意黄婆知。
缘已合,情如舍,若即若离长相思。”
这几句就是对上边开头三句的解决之法,正缘法,合情意,就是改正自己对于修行的理解,当你理解对的时候,你入静修炼时的火候都是正确的,此时就如同男女两情相悦一般融洽,自己就可以知道自己是对的。
再看下一句,正缘起,端情思,就是端正你的修行初发心,然后你的火候才会正确微妙,此时儿女心意,就是水火萌动之感,黄婆知,其实就是修行人自己知道自己当时的状态,自己能够知道自己功夫的火候进度。
下句,缘已合,情如舍,就是修行的理解和发心相应融洽,火候再没有变动了,为什么呢?因为水火已经交合,滋养肉身,纯粹肉身开始,这是长时间的功夫积累,所以才叫做,若即若离长相思,就是安然做功夫,水到渠成之意。
而后又会出现什么修炼变化和状况呢,南宫仙又接着道:“
缘如胶,情似漆,天长地久难分离。
牵缘线,护情丝,合二为一状无离。
情缘结,欲自歇,真情真意夫与妾。”
第一句缘如胶,情似漆,就是功夫入门,心神、精气入于妙境界,此时是结丹之后的境界,然后有天长地久难分离的说法。就是自感可以长生了,元神和元气开始交合了。
第二句牵缘线,护情丝,就是元气和元神的微妙状态,此时需要物我两忘的静定境界,二者相合,好像不会分离一样,这是五气朝元的表现。
第三句情缘结,欲自歇,就是元神元气已经凝结,心神清净,内心安然,物欲、人欲,自然平歇,此时才会出现真阴真阳交融之机缘。夫就是真阳,妾就是真阴,丹经之中,若有男女或者夫妻,都是说真阴和真阳。
而后南宫仙接着叙述:“
离燥心,断燥根,一点灵犀化为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