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许应骙和老许家的人发生冲突的时候,远在外地谈生意的许父终于赶了回来。早在许应骙母亲发现不对劲的时候,许父的妻子就私下暗中派人通知丈夫赶回来。她知道老许家的人看不起这个公公的小妾,也深知自己丈夫许下的诺言,所以她知道丈夫一定会很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可是她没有料到远在北方的许应骙也十分在意母亲的病情,得知母亲不久于人世的消息,许应骙赶回来的速度比许父还要快。就在许应骙赶到家里的第三天,许应骙的母亲就坚持不下去过世了,这时候许父还在赶回来的路上。为了如何安葬,如何办理后事的问题,心里一直不高兴的许应骙决定要给自己和自己的母亲争取回来应有的名分的地位。这件事情因为许父不在场,因为许父亲哥哥老许家当家人态度坚决,就这么僵持了起来。
许父赶到家里,来不及喝一口水,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许父一边叫妻子为自己准备孝服,一边想着如何说服大哥。他内心出发希望大哥偃旗息鼓,允许许应骙的条件,让这个姨娘风风光光地安葬的。可是他知道自己大哥的固执,更加知道老许家的规矩太多,旧风气十分严重,这件事情不好办。许父又不好当着大家的面,态度明朗的支持许应骙,因为这样做不但帮不了许应骙,反而会把事情闹得更加无法挽回。
当许父赶到现场的时候,令人惊讶的一幕刚好发生。许应骙趴在母亲的棺材上,一定要让他的母亲从老许家的正门抬出去。当时由于天气太热了,尸体不能一直留在原地,所以老许家的当家人也就是许父和许应骙的大哥,这才默许许应骙母亲用许应骙准备的棺材的。许应骙虽然是一个清官,但是为了自己的母亲的后事,也舍得花钱,他为自己的母亲准备了一口上好的棺材。这种棺材不但材料好,而且不是一般人家可以用的。许应骙的理由是他是朝廷的三品大员,他的母亲就算没有得到朝廷的诰命也应该享受这个待遇。老许家没有给死者准备棺材,又担心尸体发臭,只好由着许应骙使用这口棺材。可是大家绝对不允许一个侧室出身的人光明正大地从老许家正门抬出去,这是历代大户人家正室才有的待遇。当家人讽刺死者不但是一个侧室,更是一个丫鬟出身的下等人,要不是因为许应骙当官了,可能老许家连一个侧室的身份都不会给她。就算她现在死了,也绝对不可能从老许家正门抬出去,更加不允许她进老许家的祖坟。可是许应骙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从老许家正门抬出去,而且一定要葬在自己父亲坟地附近。
由于许应骙是一个现任官员,而且是老许家当时职务最高的一个,就算老许家的主人也不敢对他动手动脚。他趴在自己母亲的棺材上,不让大家把棺材抬走,又不让大家碰自己,简直有点耍无赖。不要说是他的跟随了,就连老许家的一些下人也觉得这个二老爷有点有失分寸。要不是这里是老许家的后院,这里没有官场上的同僚的话,他的行为一旦被御史看见或者是知道了的话,后果会相当严重。轻者是他不注意自己的仪表,让老百姓看了笑话;重者可以说他不注重体面,让整个朝廷和所有的官员和他一起失去了尊严。这可是要把他直接拿下的重罪,一旦这个罪名落实的话,最轻也可以把他罢官免职,重的话可以让他下大狱,甚至于可能让他一家人一起倒霉。
可是许父真的有点同情这个哥哥,许应骙从小出身不好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庶子。虽然小时候父亲对他还算不错,但是家里的人几乎没有人给他好脸色看过。刚刚蒙学的时候,他的父亲迷上了鸦片,从此他等于失去了父亲的关爱。随着父亲不管事,当家的正室开始折磨他和他的母亲,唯一让他有亲情的只有他的母亲。后来他当了官有了出息,又因为官场的规矩不能带着母亲去赴任,他只好硬着心肠让母亲一个人留在家里。后来他娶妻了,母亲又担心和儿媳妇处理不好关系,不愿意离开。理由是她不习惯外地生活,宁愿留在老许家这里一个人生活。他只好顺着母亲的意思,一边派人买丫鬟照顾母亲,一边尽量缓和老许家的关系。他并不想依靠老许家的势力,只不过是想让他的母亲在这里过得比较轻松点而已。在许父的暗中帮助下,他的母亲才可以顺顺利利地活到现在。现在他母亲死了,他为了给母亲争取一个名分和地位,他不得不和整个家族翻脸。为了母亲的待遇和福利,他现在连脸面和身份也不要了,这个苦只有他知道,还有许父能够可以理解一二。
许父见到大家神色古怪,他的大哥开始要暴怒了,就知道这个主意失败了。许应骙的行为不但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和默许,更让当家的大哥觉得丢脸,要是不再出手的话事情就会更加糟糕了。许父马上出来,一边暗示大哥不要发怒,尽量和这个许应骙保持关系,一边仗着自己和二哥许应骙关系不错,拉许应骙下了棺材。大哥见到了自己的亲弟弟,就开始检讨自己的态度,毕竟这个许应骙是老许家出来的最大的官,就算自己不承认这个弟弟,也不能把他彻底得罪了。既然许父回来了,索性就把这个事情交给弟弟处理,处理好了就好,处理不好再准备继续吵架。许应骙其实心里也十分苦闷,知道自己的行为太冲动了,借着三弟许父拉自己的机会,顺势下了母亲的棺材。希望能够在不降低母亲待遇的情况下,尽量不喝老许家吵翻。毕竟这里是老许家,这里是他的老家,他总有一天要回来的,总不能一辈子不来祖坟拜祭父母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