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贞的父亲也是一个有自己经历的人,也是一个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伤心人。说起这个当时赫赫有名的许老板,就不得不提及两个和许老板有密切关系的人。一个是许父的亲生父亲,一个是许父的同父异母的哥哥。许家在当时的广|东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高门大户,出过不少富商和官员。由于当地土地贫瘠外加土质不好,所以种地的人根本养活不了一大家子。又由于广|东是沿海地区,老百姓都有一种拼搏精神,在古代就敢下海捕鱼。所以随着陆陆续续发现海运和外面的发展空间之后,许多大胆地老百姓都干起了经商这个冒险行业。久而久之这些人不是被经商这个巨兽吞并了,就是成为了降服巨兽的主人。这些战胜巨兽的人,就成为了一个个巨商甚至于是巨富。许家的祖先就是这个降服巨兽的人,从此许家成为一代巨商。
北方大家族喜欢儒家的耕读传家,就算是官宦人家的孩子,也必须一边读书一边学习种地干农活。南方的大家族的孩子,除了读书做好将来做官的打算之外,也必须学会如何经商,打理家族产业。像许家这种在当地一等一的人家,不但需要有做官的打算,也要做好经商或者是暂时回避官场的打算。在一些风头浪尖的时候,为了自身和家族的前途,有时候必须做出牺牲或者是放弃。只要家族还在,只要家族后代还在,只要名声地位还在,许家就有可能东山再起。做官有做官的好处和威风,但是也有许多的禁忌和规矩,所以一些大家族出身的人过了官瘾之后,也会选择离开官场经商。按照当时官场的规矩,只要不是犯错被革职的官员,选择放弃现任职务,都可以终生保留最高等级的政治待遇。也就是说这些离开官场经商的人,也可以保留原有的品级的政治待遇,一直到他们过世。
许父的父亲,也就是许贞的祖父,就是这么一个曾经做过官后来下海经商的主。自幼在大家族成长起来的他,做官是为了家族的地位和完成父母的期待。所以他从小读书就是为了将来当官,当官就是为了让他的父母开心满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抱负或者是理想。他依仗着家族的势力,也花了不少的努力,终于在十九岁的那一年中了进士。本来可以继续努力,参加京试会考,可能成为了一个名动天下的。可是他选择了不参加会试,直接接受朝廷的委派,担任地方副职官员。在当时科举制度下,想要当官很容易,想要当大官就不容易了。像许家这种大户人家,只要中了进士,就可以等待朝廷吏部选派担任各地县衙副职官员。许家只要花一点点的钱,开个后门就可以让自己家的孩子去比较富庶的地方当官。可是想要当大官,想要将来真正的扬名天下的话,这个进士功名就不够资格了。想要当大官,就必须参加京试会考,而且要在会试的时候得到一个好名次。这个会试的主考不是皇帝本人,就是皇帝比较亲信的大臣,通过了会试的进士就叫“两榜进士”,这种人才可以将来出将入相。
虽然许家希望许贞的祖父将来出将入相,可是他本人对于做官一点兴趣也没有。由于他本人的执拗,他的父母1只好顺从了孩子的意思。那一年对于许贞的祖父可以说是大丰收,也是他一生之中比较关键的一个节点。那一年他不但被朝廷委任为某地的正八品县丞,而且临行之前家族为他举办了一个婚礼,为他迎娶了正妻。可是无论是当官还是迎娶新娘,都不是他喜欢的,所以对于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喜事。当官是为了家族的延续父母的开心,娶妻是为了让父母安心,要是让他自己选择的话,他宁愿不要当官也不要娶这个妻子。
知道许贞祖父一点小秘密的人只有他的母亲,但是她没有顺着儿子,而是选择了和大家一起威逼儿子。母亲警告儿子,为了家族的荣誉,为了家族的名声,他不能不当官,也不能在当官的时候做出出格的事情。这个从小定亲的妻子一定要娶过门,而且地位不能改变或者是动摇。儿子喜欢的那个丫鬟不是不可以进门,但是不能这个时候成为儿子的小妾。只要她的儿子顺顺利利当官几年,她一定会把这个丫鬟送给儿子当小妾的。
为了留在家族里面,为了将来继承家族产业,为了孝顺父母,为了心爱的女人将来成为自己的小妾,许贞的祖父答应了母亲的要求。不但迎娶了这个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当老婆,而且带着这个妻子去外地当官了。几年后业绩不好不坏的他,主动提出辞去现任职务,离开官场离开这个污秽不堪的圈子。对于许家来说这个地位和官职一点也不在乎,但是对于一般的人家来说,这可是一块大肥肉。许贞祖父主动辞职,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大家一边帮他办理退职手续,一边暗地里笑话他是一个傻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