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一行人在结束了学堂的学习以后,就一起直奔北军校场去了。因为此次报名参加考举的人数实在太多,也只有北军的校场才能容得下。刘彻一行人在前往北军校场的路上就遇到了负责维护治安的中尉宁成。
“臣参见太子殿下!”宁成见到刘彻的车架过来连忙上前道。
“宁大人不必多礼,宁大人此次辛苦了,此次考举给大人造成困扰了。还请宁大人多担待呀。”刘彻掀开车帘道。
“不敢,此皆乃臣分内之事。”宁成连忙道。
“好了,本太子会记得宁大人的功劳的,我这就先赶往考场了。”刘彻道。
“太子殿下慢走。”宁成道。
待刘彻到达校场时士子们都已经进入了考场。刘彻一行人来到阁楼之中。
“启禀太子,这是您要的此次考举士子们的名单。此次参加考举的共有四千零八十九人,他们的姓名,籍贯,学派全都记录在案,尽皆在此了。”这时张汤带着几个人抬着一箱纸张过来道。
“做的不错,不枉我从御史大夫那里把你要过来。”刘彻随手取出一份名单道。
张旭弘农人氏,师从儒门公羊学派胡毋生。后面还有一大堆介绍。可以说记录的非常详细。
“系统给我探查一下下面有没有什么历史名人。看看这次考举有没有捞到大鱼。”刘彻心中道。
“经系统检测,发现主父偃,颜异和公孙弘三个武帝朝时期的大臣。”
“哦,看来这次捞到不少大鱼呀,这个主父偃就是献推恩策的那个吧,颜异不太熟,公孙弘就是汉武帝那个唯一一个做到死的丞相吧。”刘彻听到居然有三个人也是一喜。
主父偃
统帅60,武力70,智力94,政治86,魅力65.
简介:主父偃,汉武帝时大臣。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之术,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受到儒生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诸侯王国,但都未受到礼遇。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主父偃抵长安。后直接上书汉武帝刘彻,当天就被召见,与徐乐﹑严安同时拜为郎中。不久又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迁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并向汉武帝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颜异
统帅40,武力61,智力87,政治88,魅力90.
简介:颜异,琅琊郡临沂人,西汉大臣。复圣颜回第十世孙,颜产之子,名儒颜之推嫡祖。早年为济南亭长,汉武帝时期任大司农,以廉洁正直官至九卿。汉武帝与张汤研议发行“白鹿皮币”,一张白鹿皮币,价值四十万钱,亲王贵族到长安朝觐皇帝时,都要购买,是一种变相勒索。武帝征求大司农颜异意见,颜异提出了不同看法:“今王侯朝贺以苍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武帝大不高兴。张汤本与颜异有仇隙,后来有人告发颜异发表异议,武帝让张汤审理颜异一案。《史记·平准书》载“(颜)异与客语,客语初令下有不便者,异不应,微反唇。汤奏当异九卿见令不便,不入言而腹诽,论死。自是之后,有腹诽之法,而公卿大夫多谄谀取容矣。”于是颜异论死。
公孙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