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轨一死,满朝震动,有悲痛者声泪俱下,事不关己的无动于衷,也有些人假做悲痛,实则心中喜悦。
对于心中念着称帝的武则天,刘仁轨的死讯,恐怕是喜忧都有,好坏各半吧。
不管心情如何,对刘仁轨这样人品政绩俱佳的老臣,该给的荣誉还是要给,收到消息的武则天下旨追赠刘仁轨开府仪同三司、并州大都督,陪葬乾陵,还赐给刘家三百食邑,并下令停朝三日,让京中官员前去吊唁。
刘府满布缟素,一片哀歌之声。
“雄雄赫赫,天德明只。
三公穆穆,登降堂只。
……
魂乎来归!尚三王只。”
在《大招》的歌声之中,薛绍随着众人进了灵堂,上香跪拜。
不想在此时打扰刘家的薛绍,祭拜过后便回了府。
……
三日匆匆而过,洛阳城再次恢复了平日的样子,眼看正月就要过完,皇帝亲耕之事也该要安排上了。
本来亲耕应该是皇帝率领百官去,等到了李治这里,常年身体不好,在宫中养病,这些祭祀亲耕的活动,就一点点交给武则天处理。
今年亲耕,武则天依旧当仁不让。
一大早,文武百官换好礼服,由礼部尚书武三思主持祭祀。
牵上来一头耕牛,现场宰杀祭祀,念完了祭文,百官随着指挥叩拜行礼,足足两个时辰才折腾完祭祀礼仪,祭祀完之后不得休息,众人又随着李旦和武则天浩浩荡荡地往籍田而去。
亲耕礼,原本应该是拿着耒耜翻土,天子三下,公卿九下,剩下的就交给士庶耕完为止。
只是今年比较特殊,曲辕犁的发明,大大提升了耕地效率,在亲耕之时,不可能不用。
见百官瞧着田中架好的耕牛奇怪不已,武则天笑道:
“今日耕田,朕弃用耒耜,改用牛犁!”
此话一出,众人议论纷纷,不管曲辕犁对农民有多重要,在这些公卿眼里,都不如礼法重要。
“太后,自古以来,天子亲耕都是耒耜,换成牛犁,是不是有些不合礼法?”
“是啊太后,先帝亲耕之时,也是用耒耜,今日换成牛犁,确是有些不妥!”
碍于武则天的威严,反对之声不那么激烈,却也有不少人站出来表示要遵从礼制。
“不必多言,亲耕乃是为了劝农,今年薛卿制出曲辕犁,若是让天下万民都用上,岂不是更好?既是劝农,就应当劝他们用更好的农具!”
随着武则天的坚持,换耒耜为牛犁的事,就这么定下了。
武则天与李旦二人同时扶犁,耕上一个来回,便换上诸位官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