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小学的时候,不论什么事物,只要与“美国”两个字沾边,就是好东西。
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应该是2008年左右的时候,我家亲戚过年时给我爷爷送了一双鞋,是某克的鞋。我爷爷这个人对鞋完全不懂,而且看我爷爷打开鞋盒的那诡异的眼神,我想我爷爷并不喜欢那双鞋。但当那个亲戚告诉我爷爷这双鞋的品牌是美国的一个品牌后,我爷爷便立刻说:“美国的鞋,好呀,好呀。”我爷爷便把鞋用两手端起来,彷佛是在艺术展览馆中欣赏墙上的艺术品一样。我爷爷问了问亲戚这双鞋的价格,亲戚说:“600出头吧。”
我爷爷有些震惊,我也感到震惊,因为2008年的时候,我过年买的鞋才200出头,而且200块钱的鞋我觉得也不便宜了,更何况,我那会一个月的零花钱才100块钱。
但我爷爷震惊了没多久,便回过神,“真贵呀,不过是美国的鞋,也正常”。这话便从我爷爷嘴里说出来了。我爷爷在我眼里是一个十分精明的人,但这件事让我无法理解,美国的鞋为啥就贵?这是什么道理?
后来,我发现,好像那个时代很多人对美国的印象都和我爷爷一样,包括学校里的老师。
当时我周围的大多数人一谈到美国的事物时,想到的就是“发达”、“高科技”,有些东西名副其实,但有些我真觉得是吹过了。我小学的时候,很多同学或父母的朋友都以自己去过美国或是自己的孩子在美国留学而感到骄傲自豪。在网上也一样,一谈到美国,说的话里也全是褒义词。可以说,那个时期,美国在很多人眼里就是“理想国”。
这两年,美国的形象在我接触的网民的心中开始逐渐崩塌,网上的人们又开始寻找新的“理想国”。很多网友认为“瑞士”、“德国”是理想国,还有很多人认为北欧三国是“理想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