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围的一些同学从来不会像我一样,我有一个同学,自己考的很拉,差不多年级倒数,但那个同学依旧会瞧不起上普高或技校的学生,但那个人谈到学校里学习特别好的人的时候,又会觉得那些人与他不一样,是“玩不来”的。
好像那个同学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很多人,这些人总会过度把人标签化,好像有着不同标签的人便是无法交流的,明明都是一样样的人,我们却老说“那些人、那类人”。很多人明明也会意识到这是不合理的,但行为往往却不一样。
大多数人总会把那些与自己有明显的不同标签的人称作为“那些人”,却忽视了他们之间共有的大量标签,大多数人便会在社会中排挤“那些人”,却忘了“那些人”与“大多数人”之间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大多数人”中的每一个人都很有可能在未来因为一些事而变成了他以前所认为的“那些人”,接着这个原本属于“大多数人”中的人就变成了受排挤的人,成为了“那些人”中的一员。
我希望与“那些人”交流,不!我说错了,因为根本就没有所谓的“那些人”,每个人都可能是别人眼里的“那些人”。
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和与自己不同的人进行普通而又正常的交流,有人会问:“什么是正常的交流?”要我说,就是交流双方不在意对方的过去和未来的一切,每个人都能感到开心,都不会感到难受。不过这属实有些理想化了。
这篇文章写的比较随意,而且我在这方面的水平属实有限,写着比较拉垮,写着写着,我发现我还是得多读点这方面的书,读者不要盲目相信文章中的观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