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我以前碰到过一种骗局,就是抽奖,我随便一抽就获大奖了,告诉我只要花500块钱就能得到价值1000块的物品,但实际上那个物品连一百块都不值,幸亏当时的我上初中,连五百块也拿不出来,要不然真被那些店员忽悠了,这种骗局应该算是比较常见的骗局了。
我就在想,这种骗局有些像一些人的赞美一样,我感觉自从我小学毕业后,周围人就很难会对他人有真诚的赞美了,很多人即便嘴上赞美某个人,但心里却很不服气,想着以后我超过那个人,在考试这件事上尤为明显。当我高考以后,上了大学,与更多的师兄、长辈接触后,我发现很多时候,周围一些人赞美你,都是为了得到你的帮助,和你“套近乎”,有些“吾与徐公孰美”的感觉。(我不知道我这么想,是不是因为我内心有些“黑暗”,但愿不是吧)
我感觉几乎每一代人都会对他们的后辈抱有一些敌意,毕竟永远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就比如我很早以前总能在网上看到类似“这一代年轻人真废了”这样的媒体报导,却极少能看到类似“这一代中年人废了”的媒体报导。(这个事我好像以前提过)现在或许是因为大数据的原因,我是很少看不到说年轻人不好的媒体报导了,但我在与很多长辈的接触过程中还是会隐隐约约的感觉这类报导依然很多,只不过年轻人不容易看到了。
就连我自己和同学聊天的时候,要看到10后因为什么不好的事上了媒体的话,我们也常常会说这10后怎么怎么样,虽然是饭桌上的玩笑话,但玩笑话下往往透露着人们真实的想法,毕竟大多数人都不会喜欢自己未来的竞争对手,尤其是比自己年轻的人。
因此,我很害怕别人的赞美,更害怕一些媒体突然开始赞美年轻人,迎合年轻人的喜好。不过这种赞美并不能说是件坏事,因为社会开始认同以前那些“年轻人”的想法,也代表以前的“年轻人”开始慢慢进入社会的各行各业了,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影响一个社会了。
不过我觉得社会群体根本就不能用年龄来划分,拿年龄来划分社会群体有一定的逻辑,但又有很多问题,不过这章不想聊这个,因为聊下去的话就跑题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