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一个人待在家的时候,不管是干什么事,都不能离开音乐。
刷牙要听音乐、看小说要放音乐、吃饭要放音乐,就连此时此刻写小说的时候,电脑都在放纯音乐。
如果我的生活中没有音乐的话,我或许会“疯”的。虽然我对音乐相关的知识茫无所知,但我依旧喜欢听音乐。
我好像什么类型的音乐都听,高二有一段时间还有些着迷“蒸汽波”风格的音乐。最近在某某云音乐软件上找到一个歌单,名为《听着发呆系纯音乐》,这个歌单中的音乐十分对我口味。
我听着这个歌单中的音乐,不仅没有发呆,反而让我思考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活变得离不开音乐了。好像是初中,想了想,好像不对;大概是高中开始,上学时期,一个人度过夜晚,没有人与我交流,实在是孤孤单单,有一部智能手机,还没流量,只好每回放学后先去公寓旁的便利店和理发店借会网,每天下上几十首每日推荐的音乐,回家里开始听这些“新鲜出炉”的音乐。
我一个人待在一个密闭的空间里,白天的话,听一些中文歌、英文歌还好,一旦到了晚上,再听这些歌就有些难受了,反而让我感到更加形影相吊。所以我在高中时期,开始接触了纯音乐。
纯音乐我小学的时候就开始接触了,但我并不喜欢,感觉连个“人声”都没有,没有画面的话听着纯音乐,真的意兴索然。但当小学那段幼稚无知的时光结束后,当一个人度过夜晚变成常态时,我又重新开始与“纯音乐”交友。
我高中上学那会,也时不时会下一些网上的搞笑视频,回到公寓观看来缓解一个人的孤独感,但我发现,往往看完那些搞笑视频后,我会陷入更强烈的孤独感中。或许有人看到这会想到太宰治先生的一句话,但我想用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男主的一句话来表达我的想法——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喜欢失望罢了。(其实是不记得太宰治的那句话是啥了,而且也没有那么“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