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骁新上任的地方是南城千户所。
这是常晖要求,卢忠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前段时间锦衣卫讲能调动的人尽数分调到各处,有的是护卫,比如唐骁,有的是督战。
所谓督战,就是在两军对阵的时候拿着刀站在后边,要是有士卒掉头跑,就一刀剁了他。
两军对垒,激战正酣的时候,哪边有人员补充哪边就占据主动,于是督战队也上了战场跟敌人厮杀。南城的锦衣卫千户姓王,本来是在安定门督战,后来明军快支撑不住,他也只好抡着膀子上了。
没曾想,他一身飞鱼服太过招人眼,几只冷箭嗖嗖的朝他飞了过来,虽然有闪躲,还是中了两箭,并不致命,但是得在床上躺个把月。
战场上瞬息万变,也危险至极,死人是常有的事儿,受伤那就更不用提了,王千户也只能自认倒霉,到北镇抚司告了假,回家休养。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王千户将千户所内一应事务暂交他的亲信打理,保证自己对千户所的有效控制。
把唐骁安排在这,锦衣卫的两位大佬是煞费苦心。
常晖自是不用说,一直对唐骁提携有加,但毕竟唐骁年纪尚小,虽然有功劳垫底,骤然身居高位不是好事,所以才只升了副千户。
卢忠则是比常晖考虑的更加深远,这位刚上任不久的指挥使大人可谓是野心勃勃,除了在锦衣卫内部抓住权柄,还想改变锦衣卫在朝中和民间的风评。
文官集团之所以在朝中和民间风评极好,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之余不忘进行自我表扬和互相吹捧。相比之下,锦衣卫就差了不少,终日抓人审案子,只知道埋头苦干,加上锦衣卫在洪武年间的“胡蓝之狱”中扮演了刽子手角色,朝中和民间的名声一直不大好。卢忠想要扭转这种形势,就得学学文官们,要时不时的自我表扬跟做戏。这时候唐骁进入了卢忠的视线中。
行事风格是有了,但是不知道唐骁的能力如何。这次刚好南城千户所的千户因伤告假,这是个很好的机会,把唐骁放在这可以好好的观察观察。如果唐骁上任后能够抓过千户所的大权,手段不光够狠,而且够巧妙不落人话柄,那唐骁就是自己需要的人才。如果上任后被人架空,在千户所里当一尊泥菩萨,那卢忠也不会觉得多可惜,再物色别人便是。
所以常晖在向他提议唐骁的时候,卢忠没说什么就同意了。
唐骁对这一切浑然不知,他只是觉得自己立了功,得到升迁是正常的,至于这里面的弯弯绕,他实在没想那么多。
去经历司办了调任手续,带上牙牌,京城南城副千户唐骁大人正式上任。
锦衣卫有一个名义上的直属上司,那便是京卫都指挥使司,它统辖了京师十二卫,锦衣卫也包括其中。
“京卫指挥使”是在洪武年间所设,那时候京卫指挥使的职能很广,负责宫禁,拱卫京师,手握京师兵权,可谓是位高权重。然而,在永乐以后,国中军制逐渐更易,加上锦衣卫出了个不争气的老大纪纲,异想天开的要造永乐大帝的反,这使得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很受伤,觉得一个衙门权力太大不是什么好事,于是开始有意分化京卫指挥使司的权力。经过这几十年,京卫指挥使司差不多已经成了一个空壳子,它名下的十几个卫所,也被其它衙门瓜分殆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