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恩崇感觉儿子排兵布阵的水平比以前更高,以前他打一个连的敌人,至少要带两个连,现在他就敢依靠三十来人攻击一个连,没点胆子真不敢去,自己在金三角混了这么多年,也不敢这么打。
“兄弟们,匍匐前进,两人小组,交替前进。”孟财现在学会个交替前进,也就是每个班的士兵都分成2人小组,2人是生死不分的搭档,一个前进,一个卧倒在那端枪瞄准敌人阵地,敌人敢露出脑袋,就把敌人的头打爆,另一个在搭档的掩护下向前爬几十米,然后停下来,端枪监视敌人,刚才负责掩护的那个迅速匍匐过来,跟上自己的搭档,总之两人前进是始终保持一个人掩护。这种双人小组的战术,也是富安、江琦从西方军队中学来的,如果士兵操练的不错,这个战术可以发挥的不错。
一个排的士兵一半都向前爬,守为山下阵地的佤军一看有人从树林里出来,但是人家都卧倒前进,他们蹲在战壕里,看不太清楚,有些班长和士兵为了计算敌人的数量和距离,就把上半身全部探出掩体。
“全体两人小组注意,负责掩护的那个人,看见暴露在掩体外的敌人就打,单发射击。”孟财匍匐前进在全排的最前边,士兵们看见少帅这么勇敢,所有的人也受到鼓舞,一起向前爬。
十几个士兵交替前进交替射击,那些号称在金三角与坤沙大战十年的佤军,也没做出比较令人称赞的表现,他们三个五个一组,忽然从战壕里冒出来,胡乱的对着阵地外的敌人扫射一阵,还没把身体缩回掩体,就被AKM步枪打出的子弹送回掩体‘内。
山下的战壕里,就剩两个排长,他们俩听不到枪声,就见士兵一个个面门中枪,倒在战壕里,俩排长瞪着大眼睛,无话可说,不知道如何展开。一个排长从死去的连长身上把对讲机拿过来,“报告司令,我们遭到突然袭击,我们听不清敌人有多少枪,一把身体伸出战壕就中枪阵亡,我们在掩体里无法向敌人开火。”
鲍有义在山上看的真真的,敌人是交替前进,一个前进一个掩护,可不是自己人一出掩体外就被打冷枪么,他自己也听不清敌人的枪声,子弹都不知道从那飞出来的,他用瞄准镜搜索到一个敌人,仔细观察后发现,敌人头戴防弹盔,上身似乎有个背心,好像是防弹背心,反正他就见过中国警察的防弹背心,这种背心离远了也看不清楚。
敌人的匍匐姿势是低姿匍匐,两支前胳膊使劲,后腿使劲,枪架在两个小胳膊上,都没蹭到地,他们对枪可够好的,连打仗时候都这么珍惜枪,他又往枪上看,就发现他们使用的是固定枪托的AKM步枪,也不知道怎么的,枪管前加了一截枪管,也不知道干什么的,反正他没见过消音器,但能认出枪上的小铁管子是光学瞄准镜,他知道枪上有这个的,一般都打的非常准,几乎是可以一发子弹消灭一个敌人。
鲍有义换了个姿势继续端着望远镜,他仔细观察敌人,他们腰上有黄牛皮手枪套,这帮家伙可真有钱,还带手枪,后背上还背着个行李包(山里人没听说过搬家包),这个背包可看着不错,上边有很多小口袋,小绳子小挂钩,可以往包外边挂装东西,背包上怎么有支黑色的MP-5冲锋枪呢?还有折叠铁锨,看着铁锨闪闪发光的刃口,UUw.knshu. 估计很锋利,包外边的小兜儿还装着水壶饭盒,小兜儿口上还有按扣,背包跑动的时候里边的东西也不会掉出来。
他们从那买的这么好的包,去那买的这么新的枪?这支队伍的领导可是大财主,这是他见过的最富有的军队,三十来人,带这么多枪,个别士兵背包外还捆绑着两个一次性火箭筒,估计是M-72,佤军号称金三角第一,也就用的土掉牙的RPG-7,数量也难以保障。以前坤沙军队的工厂生产过部分M-72,价格不低,这支队伍莫非是坤沙军残部?
96年坤沙完蛋了,有个叫甘约的将军,因为坤沙杀死了合伙人赛雷而脱离坤沙的队伍,这支队伍没和坤沙合并前是赛雷指挥的,现在由掸族土司出身的甘约领导,总共有3千多人,他们并不忠于坤沙,不会是甘约领导的掸邦民族军。
很有可能是莫亨领导的掸邦联合革命军,他们几乎完全继承了坤沙的以军制毒,以毒养军的政策,而且一直把反对缅甸政府以及佤军当成主要任务,他们的钱包可是鼓的。可这两支队伍一个在东枝北部一个队伍在景栋以南地区。
这些队伍怕佤军打,一直是实行佤军进,掸军退的策略,他们有胆量找自己决战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