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卧室,他急忙把信拆开。信封里除了一封信外,还有一张折叠得规规矩矩的大红纸。
他展开信笺看了起来,只见郭强胜写道:
乎中学友:
见字如面!
昨日别后,今日在家与娘亲及兄嫂团聚,明日即将启程归队,我自投军以来,誓驱倭寇,早抱必胜必死之决心,毋庸赘言,你亦不必多念。
此次回家省亲,所见所闻,感慨颇多,尤其关心你和侍凤的爱情故事,想一想你们两人的事,成功是铁定无疑的。倘若你们成婚,我没有什么贺礼想送,用你的口气自度一曲,抄写在红纸上,作为我对你们新婚的贺礼,聊作闹洞房之一笑耳。
若展示于人,必能博大家开怀。新婚之后,希如你所言,携侍凤嫂子之手赶赴重庆为国出力。
值此国难当头,年轻人当以国家为重,是我之至盼。
专此
祝你安好
学友强胜
反复地读着郭强胜的信,又一次燃起了周乎中报国的热忱。
他没有打开红纸来看,既然侍凤把新婚之夜看得那么庄严神圣,就留着那天晚上两个人一同看吧。
他的心里却在谋划着还有两天就结婚了,结婚三天就回门,回门之后再有个两、三天自己就可以同侍凤远走高飞了。加起来也就七、八天时间,应该不算太长,怎么就过得这么慢呢。
他站起身来踱到床边,和衣躺在床上,嘴里自言自语地说:
“哎哟,时间过得好慢哟。”
…………
日本飞机飞走了好久之后,周夫人才急匆匆的出门到缝纫店去取她的新衣。
为了儿子的婚礼,她特地做了一件红色的软缎绣花旗袍。店老板娘正和几个打工的在清理一堆在街上捡回来的旧衣服,看样子她们今天捡到了不少的好东西,一个个笑嘻嘻的把衣服翻来覆去的看着,弄得屋子里灰喷喷的,倒把进店来的周夫人晾在一边。
对此不屑一顾的周夫人有些不耐烦起来,她不满地对着店老板说:
“你们有完没完?捡一堆破烂东西当个宝,把客人晾在一边不管,以后哪个还来做生意?”
“来了来了。”
老板娘慌忙放下手里的衣服,笑容满面的来到周夫人面前。
“真对不住,让您久等了。您的旗袍已经做好了,我给您取来。你们这些人都长不长眼睛啦,夫人来了都不知道,都不想干啦”
明明是老板娘在那里带领着大家,确把责任推脱给下人。
周夫人露出不愉快的神情,略带讥讽地说:
“你们捡这么多衣服,是准备拆了给客人做里子布、口袋布的吧?”
老板娘顿时慌乱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哪里,夫人快莫这样讲。我们可是从不偷工减料的,再说了,您这么会赏识的人,怎么可能一眼看不出来我们的料子、做工都是极好的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