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现在的孩子相比较,林三小时候的玩具虽然很少,甚至没玩具之前就是最原始的玩泥爬树等,但孩子众多。所以简单的玩具玩法也能越玩越有意思,恨不得父母不要打扰自己。父母最动听的话就是出去玩吧。但现在的孩子,有太多太多玩具了,你想要什么玩具,父母给你买,却总说自己无聊,总在家里无理取闹。
现在的媒体总是强调,父母要多陪伴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成长是陪伴。这样的话,被我们奉为心灵鸡汤,这要放到林三小时候,媒体的这种声音,一定会被孩子们骂死的。同样的,现在媒体不会劝说父母,要多给孩子寻找玩伴,因为那比多陪伴孩子更加麻烦困难。林三的小时候,是不需要父母陪伴的,包括上学路上。如果有人被父母送着上学,估计会被笑掉大牙吧。
归根结底,还是现在的孩子比过去少了很多很多。林三一开学的时候,班里就有70多个孩子。但今天林三的村子和隔壁村子,两个村子的同龄入学孩子合起来才能凑成一个三四十人的班集体。城镇化让一批年轻人走了出去,但更多的是新生儿的锐减。
寒假很快就要结束了,每到假期快结束的时候,就是林三最着急的时候。因为还有很多的作业没有完成,赶作业成为了大多数男生们不得不面对的事。因为不完成作业是会被老师数落和挨打的。
不同于现在,老师打孩子,家长会与老师理论:凭啥打我家孩子;不管怎么样,也不能打孩子呀。林三小时候,老师打了学生,父母也会接着揍的。所以比较普遍的现象是,所有孩子都怕老师。
同样的,那时期的老师,也说不出教育孩子是学校和父母共同的事这样的话来。因为没有这方面的认知。社会共同的认知就是,教育孩子是老师的责任,或许这就是过去老师这个职业被父母和社会尊重的原因所在吧。当父母的与老师在同一教育管理线上的时候,老师也就不会像过去那样被尊重了。
寒假过后又开始了正常的上学生活,林三还是一如往常的认真书写着拼音汉字,完成着数学课程,不同以往的是,因为有了寒假打洋片熟悉的一些朋友们,下课期间玩耍的伙伴也多了起来,大家也算彼此熟悉起来。而欺负过林三的孔同学,似乎也不再欺负人了,或许本来就是大家相互玩耍、开玩笑,也或许是林三习惯了这种追赶打闹嬉戏的状态。因为学校也没什么提供给同学们可玩的,空旷的操场,也只能相互追逐并快乐着。
林三平淡的过着每一天,由于不再玩洋片,每到星期六日的林三只能跟着林大或者林二去玩。对此,林大林二是很不喜欢的,经常为了摆脱林三,给他讲道理哄骗他,实在骗不过去就会假装生气着急训斥林三。最后的结果就是宁愿不去玩也不带林三,没有办法的林三也就慢慢的找到了不玩洋片的同龄人玩了。这也开始形成了林三后来的朋友圈,包括随后来到的暑假,林三也是和新朋友玩到了一起。
结交了新朋友,玩的也就变了,主要是去田野里,去发现新植物新动物,寻找新鲜感。或看到野兔子窝,点个火看能不能把兔子熏出来;或看到别人种的瓜,看能不能偷摘一两颗西瓜、甜瓜;或看到野鸡,追逐半天,试图抓住它;或看到有人浇田,故意找一些废弃的农药瓶在河渠里涮洗一下瓶子,洋洋得意的,似乎觉得可以毒死人家的大片农田;或看到大批蚂蚁,故意抓走几只,看它们是否可以找到自己的大部队。林三的世界里,突然又增添了许多许多的新玩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