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出生于山西省晋中市的一个农村,一个有大院子而没有大门的家庭。这在当时的农村,是一件很普遍的现象。由于母亲的体弱多病,还有林三的兄弟姐妹颇多,所以记忆中,家庭一点都不富裕。曾经因为交不起超生费用,被村委会把家里的电也停了。黑暗中,老妈无声的擦着眼泪。这一记忆,是否会陪伴林三的一生?他不知道,但至今让他没有忘却。
今天的孩子,无法想象,一家人睡在一个大概20平方的屋子里是怎样的感受。或许还会错误的觉得,那是一种温暖吧。以前的瓦片房,屋子里的顶部敷着一层布。每当到了晚上,安静的想要睡觉的时候,老鼠们就似乎开起了运动会,在屋顶上跑来跑去。曾经有一只老鼠不小心掉到了林三的头旁边,但奇怪的是,林三竟没有被吓到。当时还因为没有抓到它,很是遗憾。有时候老爸会把喂猪的脸盆拿到屋内,临睡的时候,会让他数一数,围着脸盆的老鼠有多少只。林三就是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的。现在回忆起来,原来数老鼠也是一件幸福满满的事情。
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成就,应该是把一个农业国家变成了工业国家。中国晚清到解放之前,曾经的屈辱,更多的是外国列强,用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的屠戮。比较不错的是,林三出生的时候,家家户户已通电,能源变更是不是人类进步的最根本原因,他不清楚,但新能源的利用,一定会让一切未来更加美好。家里也是在林三出生的那一年买的黑白电视机。但小时候喝水还是仍然需要去附近井里打的,一个扁担两只桶。所幸山西这边地下水位并不高,村里的井也比较多,离家不远处就有一口。所以后来当林三成为人父,教导孩子《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时,内心并不是平静的,甚至于自己百度了许多井的图片给孩子看。当然在他快要上学的时候,村子里也实现了自来水供应。至于普遍用收割机收庄家,那已经是到了三年级左右的事了。
大大的院子里有两个猪圈,它成为了林三一家,除了种地收粮以外最重要的收入。当时喂养的还是黑猪,这一品种是属于国产的。现在中国的猪种,应该基本找不到了吧,百分之九十多控制在了美国企业家手里,而且只能坚持四五代,就需要重新引进新品种,这是不是危险的,咱作为普通老百姓并不清楚。今天老百姓的口中......猪肉是我们最主要的肉食产品。以前一百七八斤重的猪就已经是很大的猪了,现在是一百七八公斤。此时回忆起来,从喂猪半年以上才出圈到后来四五个月出栏,仿佛可以看到中国经济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快节奏。饲料被广泛的使用,猪越来越重,同时成猪的周期越来越短,就像90年代中国的经济,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本土猪种从产仔数量,生长周期,产肉量等各方面来说,被取代或许也是应该的。世事沧桑虽变化很大,但林三依然可以准确的画出曾经两个猪圈的位置。
童年的林三体质单薄弱小,直到今天,似乎怎么也吃不胖。这样的话,会不会被胖子读者心中感叹,这货很是欠揍呀。唉,曾经实力不允许,现在身板已被后天早期所锁定,对此林三也只能感叹并安慰自己,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朦朦胧胧中,就这样到了上学的年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