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昭昭把自己的疑惑说出来。
杨玉茹很快纠正道:“这个异地搬迁的村子,属于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旅游不仅仅要游览自然风光,而且还要参观人文风景,新农村示范村,就是属于人文景观了。”
“那么,你带客人参观了些什么?”程昭昭问她。
“有很多值得参观的地方,村民的特色民居、民俗陈列展览、房前屋后的菜园、山上种的树、地里种的土豆......”杨玉茹说。
程昭昭对她说的民俗展览特别陌生,至于民居、菜园、树、土豆,还能够想象一点点。
“什么叫民俗陈列展览啊?”程昭昭问杨玉茹。
杨玉茹回答:“为了迎接外来的游客,这个村在村委会驻地,专门腾出一间屋子,开辟成民俗陈列室,把村民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劳动工具,进行展览。”
程昭昭耐着性子,好奇地问:“好看吗?”
“好看,”杨玉茹说,“那些锄头、犁耙、磨子、马灯、吹火筒、弓箭、蒸笼、铁锹、家织布,全从民间征集而来,越是普通的东西,越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这就是山区农村的生活场景,你在大城市,肯定看不到这些。”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
程昭昭由蹲着变成了站立。
他手拿手机,扫视一眼达庆健身会所的大厅。
这里的一切,与杨玉茹介绍的大巴山农村的一切大相径庭。
这里,透露出商业化下的城市富贵气息。
杨玉茹所说的原始农具,扑面而来的是贫困的信息。
什么叫贫困?
在城市,有城镇居民吃低保的说法。
那些城市的平民,在政府的关爱下,每月领取政府发放的低保救济金。
大概,这就是城市的贫困户。
程昭昭的一位邻居,就是这样的低保户。
他对城市贫困户的理解不难。
至于杨玉茹说的大巴山区贫困村,程昭昭只能像听天方夜谭一样,神游一番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