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修习一夜的闫启明精神奕奕的迎着朝阳武出一套剑法,然后盘坐在庭院的树下,聚精会神的听着倚天尊讲解修仙一途的常识。
“听好了,我辈修行,既要顺应天命,又要逆天而行,所谓顺应天命,便是交感天地,只有道法随天,才能做到最后的道法随心;所谓逆天而上,便是与天地夺造化,求长生。”倚天尊慵懒的斜躺在院落中的一块岩石之上,阳光照耀在俊美的脸庞上,更添加了几分明亮。
看了一眼闫启明似懂非懂的表情,倚天尊并未过多的纠结这个问题,关于自己的道路,还是要由他自己走出为好,这些道理,还要等他在之后的时间里,慢慢明悟,倚天尊继续开口:“我辈修行,以不同境界将修士区别划分,第一重境界为气感境,此境界初感天地灵韵,乃是修行之始,寿元可达二百载;气感境之上为开光境,开光抱元,道法可循,到了这一境界,就可以施展部分仙家手段,是修行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寿元可达五百载;至于开光境之上,便是玄丹境,气海凝丹辟紫府,达到玄丹境界,便已算是修为小成,可搬山填海,法术通玄,昨日那只人面鬼蛟便是此等境界,寿元已有两千年;玄丹之上是为聚华境,此境界可物聚天华,凝炼法身,在一方世界可称雄霸道,威震一方,此境界,就是那凡人口中的陆地神仙,寿元为五千年;而聚华至顶,则可以周游诸天,便是那被称为道之绝巅的游天境,寿元万载,当然,游天境也并非绝巅。”
闫启明听着倚天尊的讲述,不尽随着他的讲述神游天外,对那至高的大能境界充满向往,待到倚天尊话语戛然而止,闫启明忍不住开口问询:“游天之上又是什么?”
“游天之上,呵呵,现在告诉你为时过早,你只要记住,道无绝巅需不断攀登即可。”听到闫启明追问,倚天尊呵呵低笑,如此回答。
“那师尊如此能力,是否已经达到了那令无数人追求的游天之境。”闫启明想起那日倚天尊一指灭鬼蛟的情景,不禁开口询问。
“哈哈。”倚天尊哈哈一笑,并没有回答闫启明的问题。
看到倚天尊不愿回答,闫启明连忙再问:“那弟子我,如今,是何等境界?”
倚天尊看了一眼一脸期待的闫启明,缓缓开口:“每一个境界又有着初期、中期、后期、大成的划分,你初感天地灵韵,便是气感境初期。”
闫启明听到这里,脸上显的有些沮丧,但转念想到自己不过刚刚修炼一个多月,便已经将两只脚迈入了修行一途,脸上的沮丧便又是一扫而空。
似是又想到了什么,闫启明继续开口追问:“师傅昨日说,凡人的武道修炼,也是追求长生的一大途径,弟子对此不太理解。”
“哈哈,这个事情的确值得一提,凡人习武,炼的是内力,内力也和灵气、清气相同,修炼至大乘,均有着莫大威能,而凡人却无法将其修至大乘,这是因为,内力由肉身孕育,并不能起到增长寿元的能力,寿元不足,便会衰老而亡,当然无法继续修行,只有气武双修,才能达到那种高深境界,但修炼灵气之人,有谁还愿意去浪费时间去修炼那耗时漫长的内力。”倚天尊听到闫启明的问题,微微点头,为其解惑。
“那我所修炼的清气,又当从何说起?”闫启明继续说出自己的疑惑。
“道家三清法决分为混洞,赤混,寂玄通元三境,你刚刚修炼第一重,是为混洞,所修清气便是始气,而清气与灵气最大的不同,便是修炼的艰难,清气每一缕给人带来的提升都十分巨大,但这种天地之初便存在的清气,实在是太过稀少,修炼前期虽然进境神速,但到了后期,就开始变得缓慢了。”倚天尊回答。
“既然如此,那我为何不直接修炼灵气呢。”闫启明疑惑。
“修炼灵气,需要灵根,你,没有。”倚天尊笑着回应。
闫启明当时一惊:“那是不是没有灵根的人,都可以修炼清气,亦或是拥有灵根的人,也可以兼修清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