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最后一层禁制幻光解去,前方洞穴深处黑暗无光,显得神秘异常。
隼陀道人带着众弟子向前走去。小虫在蓝色幻光的笼罩下,十分不安,嘶嘶地叫着。
他们走入到黑暗中,前方隐隐出现幽蓝色的浮光,好像是一张巨大的鬼怪的狰狞面容,在空中浮动着,似乎被惊挠,向着众人猛扑过来。
众人心中惊惧,这是一种灵煞魂识,看那幽蓝的寒戾光芒,他们知道这个灵煞肯定具有非凡的力量。他们骇得抽身后退。
小虫的不安到达极点,在蓝光中拼命地挣扎摇晃,嘶吼连连。
隼陀再度打出复杂的灵诀,那道幽蓝鬼脸在空中摇荡着,化为一道蓝光隐入到洞穴壁内。
众人这才松了口气,这冥仪洞的防卫竟如此森严。
灵煞魂识散去后,泂内深处显现出一道厚重的石门。隼陀转动石门上的一个圆形石盘,石门发出隆隆的声音,向后缓缓地退去。
随着石门洞开,从里面射出一道浑厚、明亮的白色光芒,瞬间笼罩住众人。
众人立刻感到凌厉的寒意穿透自身的肌肤、骨骼、内脏,他们的每一个细胞都似乎完全被冻僵,动弹不得。
在蓝光中挣扎的小虫,忽然静了下来,它扬起头,黑洞洞的干枯眼窝冲着白光的方向,头微微晃动着。但看得出来,它并没有被这白光控制住,相反,它周身的数百根触手轻轻地动荡着,似乎蓄满力劲,随时爆发。
有弟子惊恐叫道:“师、师尊,我无法动弹,我被控制了!”
隼陀也受到这白光的影响,深深地吸了口气,手僵硬地抬了起来,面孔抽搐:“没、没关系,你们……跟着我做‘地天解灵诀’!”
他双手哆哆嗦嗦半天,才最终掐成一个灵诀,一股柔和的法力释出来,勉强抵消了那股白光的笼罩。他的身子一下子从僵冻的状态中恢复过来。
他转过身,向弟子们示意这地天解灵诀,弟子们纷纷照着作了,身体也渐渐恢复过来。弟子们虽然心中仍然惊惧,但却也暗自窃喜,这地天解灵诀是一种强大的解除法术禁制的灵诀,是师尊的拿手绝学,没想到现在却被迫传给了他们。
隼陀声音低沉地道:“你们不可松开灵诀,跟我来。”
他们向门内走去。有弟子担心地低声问:“师尊,这白光到底是什么,这样厉害?”
隼陀走入门内,“你们自己看吧。”
众弟子也来到石门内,顿时都大吃一惊,眼前是一个宽有三丈的巨大圆形石窟,圆穹形的顶部镶嵌着五枚巨大的晶珠,莹莹的白光映亮整个空间。
在石窟中心处,有一座高三尺的圆形白色玉台,台子上,放置着一个约一尺高的黑色三足鼎,表面平滑、圆润,似金属又像是晶石质地。
在鼎身上,刻画着奇异的咒纹图符。
令他们惊异的是,虽然这鼎身是黑色的,却从鼎的内部透射出一种强烈的白色光芒,似乎在鼎内盛放着某种强烈的白色光源,以至于整个鼎身几乎无法完全罩住。
近距离下,那白光似乎在浮动、升腾,好像是无形的幽灵向衡灵门人扑来。他们虽然并没有松开“地天解灵诀”,但是强大的压力仍使他们寒慄惊恐,惴惴发抖。
“师尊,这到底是什么?”弟子们惊悚地叫道。
隼陀虽然也在恐惧地轻颤着,但是却露出僵硬的冷笑:“这是咱们衡灵门的宝物——冥仪鼎!”
众弟子呆呆地望着,惊叹出声:“这、这就是冥仪鼎?”
冥仪鼎在天宇内是相当有名的一件神器,以最为强大的召摄、束缚灵识的能力而著称,在历史上,流下许多有关冥仪鼎的传说。
据说最早灵族曾持着这只鼎,在战争中一举收走十万魔族灵识。后来魔族动用天魔器,才最终降伏灵族。
此时,这座传说中的冥仪鼎就位于他们眼前,周身浑圆的线条充满了神圣的气息,引人遐思。
他们甚至不敢粗重呼吸,在这拥有古远历史的神器之前,他们心中充满了敬畏。
隼陀盯着那黑鼎,声音低沉地道:“这鼎本来是灵族的圣物,但是六百年前的一场战争中,咱们衡灵门的一名道尊偶然间得到它。”
众弟子心想,那名道尊不知是用怎样阴险的方法才得到这件神鼎。
一名弟子问道:“这鼎果然厉害非凡,发出的白光令人无法抵挡。”
隼陀微微冷笑:“这白光并不是鼎身发出的,而是鼎内所藏的一个‘魂识’所发。”
“一个魂识?”弟子们瞪大了眼睛,冥仪鼎本来就以“摄灵束魂”闻名天下,法力无匹。可是竟然有一个“魂识”在这鼎中,仍然能够透出强烈的白光,似乎这鼎身根本不能束缚那个魂识的力量。真不知一旦没有了冥仪鼎的束缚,这魂识的能量完全发挥出来,该如何惊人。
众人惊骇,此时冥仪鼎在他们眼中,好像随时会倾倒,放出那个强大、恐惧的魂识一般。他们心中的恐惧提升到极点,几乎要转身逃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