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母亲的张亮一边想着心事一边应付妻妾们的抱怨,家主回家后府中紧张的气氛骤然消失,国公府的女人们又回复了从前争风吃醋的日子,只是张亮仔细整理整件事情脉络仍然想不出仇家到底是谁
能左右皇帝的人不是没有,太上皇,皇后,太傅李纲这些人都能在李世民面前说上话,但李世民极其自信,像这种既定的决策上并非某位臣子有能力改变的
李世民的实力非常强,超过了勋贵世家与皇族一直保持的相互关系,李靖告老后朝中实权人物几乎全是秦王府的旧臣,这些新上位的大佬们与原来的掌权者最大的区别不是派系的不同,而是根基不够
他们能得到如今的爵位却没有千年世家那种可以共同影响皇权的能力,想要保证手中权利与利益就只能无限向皇帝靠拢,这就导致皇权太过强大,失去了该有的节制
张亮实在想不通谁能左右李世民的决定将自己踩倒,一晚上罗列了无数名单都被自己一一否定
张亮回来的消息瞒不过京城的权贵,朝会一早,御史台就请求陛下将张亮交给大理寺审问,朝中官员与勋贵纷纷附议
皇帝只说张亮昨日回京旧疾发作,卧床不起,现御医正在为其治疗,等他病好些了再去大理寺受查
魏征自然不干,他对于张亮横行沧海道的作风一直不满,但知道皇帝另有安排所以一直未发作,此时这张亮已经无用,为何还要留此活该,就算他有些事是为了完成皇帝谋划,但把人家十几岁的女儿强纳为妾这种事难道也是皇帝安排的,这种人简直就是丢贵族的脸
大理寺某位官员刚想出班上奏却被侯君集的眼色拦了下来,他心中纳闷,昨夜国公将这些证据给他,让他今日上奏,他仔细看了一夜,这些证据若是公布,张亮绝无翻身的可能,就算不被抄家灭族也得腰斩弃市,皇帝也保不住他,这位官员昨晚抱着证据睡的,他等不及想去今日早朝表演,他觉得自己掌握了一位国公的生死
刚才他不断在心中演练说辞,调动情绪,刚准备悲情的开口请陛下为民做主却被侯君集眼神打断,他不敢违背这位国公的意愿,只能默默地站回原位
侯君集听了李世民的话已经明确的知道皇帝要保张亮,虽然公布那些证据确实能让张亮必死,但惹怒了皇帝对接下来的计划不利
张亮的生死说白了没那么重要,关键是沧海道水军的归属,张亮死了皇帝必然也知道是自己出手,再想插手沧海道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侯君集出班说到“我虽不耻张亮在沧海道行径,但此人毕竟于国有功,他身上隐疾也是为国征战留下的,此时病发,卧床不起,若强行交由大理寺审查太过苛待,也有损陛下名声,我看不如就让他先养病吧”
他话一说完魏征就不干了,大声吼道“对百姓不仁者岂能求国法善待,为国征战的功劳未曾亏他,国公之位锦衣玉食还有何不满,侯君集,前日里弹劾他的是你,为何今又颠三倒四”
看的出来魏征真的很生气,直呼侯君集之名,一副质问的架势
侯君集也很淡定,淡淡的说道“无他,同为武将,兔死狐悲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