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的听着学生们汇报,他们兴奋的说着封地的变化与族亲们的生活,李安努力想和他们交流但明显集中不是精力,他的注意力都在胸口的布袋中,那里有妻子给自己的信
结婚快一年了,李安两世为人第一次感觉到家庭的羁绊,她才十七岁就为自己生下孩子,作为丈夫却不能陪伴她生产,午夜梦回时想起离开时她在马车里溢满泪水的双眼总是心有愧疚
接风的宴会终于结束,点上油灯看她如同日记般的家书,厚厚一叠显然攒了很久,隔几天就有一封,显然母亲怕她打扰到自己,不许她发过来,如同小女孩一般的撒娇抱怨让李安会心一笑
第二天李安已经恢复正常,收起丈夫的温柔重新成为威严的侯爷,先给前来的学生们布置任务,将他分配到各个工厂去学习指导工人们施工作业
给李浩和他带来的伙计们讲述他们需要传递的内容,练习几天就散到流民中传递宣讲,等他们习惯了这样的模式,在以后的群中工作中会成为重要一环,李安要将自己的意志绕过州府的官员贯彻到群众中去
这些官员之所以现在表现的很温顺是因为自己手中有他们的把柄和密谍司的威慑,但随着蓟州发展总会有人不愿让自己如意,起码儒家的一些门生看完盐池已经开始坐不住了,如果房玄龄这样的大佬有所动作,肯定就不是散播一些无关紧要的谣言这种昏招了
蓟州的官员都是儒家门人,如果朝中有人支持,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想要发展科学他们就会成为最大的阻碍,科学能对抗他们的底气就是几十万百姓的信任,所以李安从一开始就没有与这里的官员交集过深,道统之争从没有蝇营狗苟的说法,一但开始对立必然是泾渭分明,科学既然从一开始就选择群众路线就一定要贯彻到底
安排完李浩他们的工作,造纸厂也开始动工,流水线模式让生产变的更加高效快捷
李安特意圈了几座山养竹子,将纸张生产线增加到三百条,造纸与晒盐不同,十几道工序每一道都需要多人共同工作,缺少机器的时代任何事都需要人力,再加上养竹运料,这里反而是能收纳流民最多的,
唯一让李安心中担忧的是造纸厂每日排放的污水,短短几天那天条污水沟边上的花草已经开始耷拉着脑袋随时都要枯萎的样子,一开始没想到会开这么多生产线所以排污沟不够深,污水经常会漫过沟渠流的到处都是,百姓们对此都是无所谓的态度,反而认为侯爷多事,不就是一点黑水么,直接倒河里就行了呗,搞得这么隆重干啥
工业时代对环境的影响李安是经历过的,百姓们刚开始吃饱肚子不理解这种危害只能随他们去,他现在也没能力建造污染物处理系统,只能先顾眼前
在这里安置了两万多流民后李安手里能动的人就不多了,剩下一万多人都是经过挑选的,他们都是从小生活在河边海边的渔民与采珠人,个个都有两手玩水的绝活,李安以后要做河运海运这些人就是底子,而且等自己有钱了,蓟州海军也要从他们中出
终于到了九月,提盐的商人们来了
李安在州府热情接待了来自各地的盐商,看着酒楼中这些或爽朗,或沉稳,或狡猾的掌柜李安心中快乐,肥羊们入栏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