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口问那汉子“谁给你们说的我会赶人,在府城时你们说过相信我,为什么这时候会有这种想法”
那汉子开始哭着解释,他来的时候非常信任李安,干活也很卖力,侯爷也从没饿着他们,但随着工程快要完工,很多人心里开始含糊起来
已经完工的盐池工作好几天了,他们都见识了怎么取盐,脑子转的快的已经发现,这取盐用不了多少人手,一块盐池只需要几个人工作,那剩下的人修完盐池去哪呢
在他们的认知中,官府不可能白养这么多人的,干活才能吃饭也是应该的,那没活干的人岂不是要继续挨饿,负责做饭的妇人也说粮食没多少了,肯定不够这么多人吃到秋收的,再说秋收又能怎么样,他们已经没地了
于是大家都心照不宣的开始磨洋工,希望能多吃几天工地饭,后勤也开始减少粮食消耗,指望能多撑几天
李安听了真是又同情他们又生气,自己现在巴不得他们一个变成两个,会赶人走?港口码头规划这么久还没有开工,州府到海边那么长的路还没人修,将来人家盐商来提盐难道还要在那高低不平的路上来回颠簸么,那自己有什么脸面叫人家投资呢
这也不怪他们,自己的计划只有科学的学子们知道,他们自从督造盐池开始就觉得这些官员蠢蠢的,自然不会给他们讲侯爷的计划,怕他们听不懂,这就导致上下离心啊
将他们扶起来,告诉他们自己绝不会赶走任何一个人,这里忙完还有更多工程等着他们,让他们放心干活
重新将科学学子召集起来,让他们去给百姓解释,让大家安心,安排完这些给李浩去信,自己去年就让他培养人手,现在不知怎么样了,让他赶紧派些人过来给自己做宣传员
之所以发生这种事,完全是自己工作疏忽,既然直接接触百怎么能没有好宣传组织呢,这群众工作做的,太失败了
随着百姓们心头的恐慌被消除,剩下的一点活很快就被大家干完了,李安给众人放了一天假,开始挑选盐户
所有人都充满渴望,大家都明白,能留在盐池取盐的人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担心会饿肚子,成为盐户就会有朝廷的俸薪,习惯了饥饿的蓟州人做梦都想过上这样的日子
最终李安的决定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却无话可说,他留下的都是有孩子的家庭,只有有孩子,父母都可以留下,还有剩下的位置就留一些老弱
百姓们都觉得这是侯爷慈悲,给这些孩子铺条好路,给老弱们一条活路,都很赞成,有些不服的也会被周围乡亲耻笑,你一个大男人怎么好意思跟一群孩子夺食
这件事李安是有些私心的,未来几年蓟州肯定会处于上升期,人心浮动在所难免,这片盐田会成为一片净土,他已经规划好了,会在盐田边上盖一片房子,这一千多户人都有家小,统一居住在一起方便管理,最重要的利于教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