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之所以这么好说话,是因为这支水军已经名存实亡了,在档人数不过百,统领加军事连一伍人都没有
会有这么惨的军队,乃是因为旧政,这支水军建立于武德三年,当时大唐已经有强国之姿,蓟州纳入版图后常有海盗骚扰,李渊经常半夜收到军报,不堪其扰的太上皇组建了两千人的蓟州水军应付海盗
组建之初确实效果斐然,大唐军人的战斗力没的说,小股海盗被围追堵截,抱头鼠窜,但时间长了,问题就来了
首先,兵部认为这水军组建乃是因为蓟州受敌,也听命于蓟州刺史,这粮草军械当然该蓟州出,毕竟蓟州多是泥泞沼泽,道路难行,兵部运粮太过艰难,耗费太大
蓟州想出,但出不起啊,这养军队与养百姓不一样,若只是两千张嘴怎么也能养活,但一支水军,军舰要保养,武器要更换,箭矢要补充,靠着贫瘠的蓟州无论如何也养不起
两方就这个问题扯皮,当时国内又乱,窦建德,种师道,冯盎没有一个易与之辈,小小两千人的水军就被搁置了
没了军饷与粮草的水军在蓟州官府的接济下艰难度日,军中有关系的都调走了,剩下的为了维持开销,就在刺史同意下抢劫海上商船
敢走海路的没有好相与的,千人舰队吓唬不住嗜血的海盗,每一次抢劫都是一场恶战
军士死了没补充,船破了没人修,很快这支舰队就没落了,没能力出去抢劫了,残破的军舰停在蓟州海滩,剩余的军士以打鱼为生
玄武门之后,李世民登基,清理大量老牌权贵,回收权利,这支太上皇时期的水军就更没人提了,李安以前在左武卫做总管,与兵部人交好,有一次在兵部做客,偶然翻到过这支水军档案,最近想起来,特意跑来找皇帝要权
如果只是指挥权,李安也不用来,他要这支水军的指挥权,任命权,监察权,军法行使不通过军部,可以随意增加舰队数量
皇帝自然不可能答应这么过分的要求,这与私军何异,哪怕这支水军再残破,也不可能给私人,最后只答应这支水军指挥权与任命权归李安,监察权与军法官归兵部,部队人数不能超过两千,船舰不能超过六艘
李安无奈同意皇帝要求,这已经是李世民最大让步了,一州刺史本来就权利极大,有了财政,有了百姓,如果再有军队那就有了造反的资本,能同意水军指挥任命都是极大信任了,这也就是大唐不重视水军,也就是蓟州实在贫瘠,否则绝不会发生这种事,军,政,败,一把抓,汉朝的王爷才有这样的待遇
谢过皇帝后就离开了,李世民已经吃过了,不会再请自己吃饭了
回家收拾行装,还能陪家人再吃几顿饭,朝廷准备的救济粮一到位就要离开了,这是每年的惯例,为蓟州准备粮食,一开春就送过去,让百姓能撑到秋收,今年李安上任,救济粮刚好就由他带去,还能收买些人心
贞观九年三月,告别了家人的李安在官员勋贵相送中出发了,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文官大佬都来了,难得的是铁面魏征还给他说了些鼓励的话
程咬金与侯君集也来了,侯君集是来送女婿的,程咬金是来送儿子的,金吾卫两千人中有他儿子,还是个统领,管着一半人马
侯君集身后有一辆马车,侯怜儿坐在里面悄悄望着丈夫,早晨李安在家中已经道别,但她还有好多话没跟丈夫说,一路快车赶到城中,求父亲带自己去相送,她还想多看他几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