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一人二人的私有之物,我儒家不像是道家,一条大道只能承载一位圣人。要不然当年孔夫子开设儒道之后,哪里还会有我们什么事情?儒家,从来走的都是一条教化之路!”孟轲道。
众人面色逐渐的深沉起来,若有所思。
“再者而言,我儒家修的是人道,心学却是非匡臬所创,但也让却是本不存在与人世间,难道就是为了所谓开宗立派的名头,让这等学说消亡?匡臬你也是不必妄自菲薄,虽说不是你立下的道统,但若是没有真正的理解没有真才实学,方才天劫之下,你便已经是去了,手中那卷宣纸也会弃你而去。至于盗诗之事,你已欠下因果,自己以后慢慢的还吧。”
孟轲看着江匡臬说道。
江匡臬抿着唇点了点头。
孟轲看着众人深思,摇了摇头,觉得自己一直在天宫之巅参悟确实不是个事情,就算是成圣了大家需要学习的还是很多啊!
“好了,此事已毕,我们便是先走吧。”孟轲慢慢降下天空,说道“匡臬,传教之事不得的马虎,但是分度如何确实需要你自己拿捏....”
“学生明白。”江匡臬拱手。
言罢,孟轲便是带着众圣回归贡院,一道神魂离去,重新变为了一尊泥塑。
江匡臬长长喘了口气,打理了下心情也是慢慢的从天空中降下。
“恭迎圣师!!”江匡臬身影方方在贡院众人视野中出现,众人便是高声齐呼,灼灼的目光紧紧的盯着江匡臬。
舒了口气,打点还自己的妆容,朝着众人点了点头。
打开手中宣纸,探入文气,勾连天地。
“吾江匡臬,今立心学一派,传道诸位......”
声音不大,却似道音,勾连天地法则,一瞬便是传播万里。
但凡身具文气者,皆是清晰可闻。
天下文道修士皆是屏气息声,静静的等待着。
文道已是许久没有出圣人了。
江匡臬虚着眼,隐隐约约中仿佛是可以感觉到众生期待的念头,心中忽然是有些苦涩。
但终究没有迟疑,道“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四周,地涌金莲,百花在江匡臬身侧绽放,阳光在江匡臬身侧也是格外的灿烂.....
江匡臬话响在所有文道修士的耳边,也是重重敲击着四遭百里所有未修出文气的儒生心中,不多时便是有十来位儒生身上绽出古涩的文气。
江匡臬的道还在传播,万里,千万里......
但听者的面色却是逐渐诡异了起来。
更是有许多大儒面带愤愤之色,直接屏蔽了江匡臬的讲道,长身而起,飞向临安。
江匡臬感受到,心中苦涩愈发浓郁。
道统之争,从来都是残酷的。
今大唐盛行的是近似朱熹理学的学说,而江匡臬的心学却完全与之想反。
理学主张‘天理’,通过外界来约束自身,通过断绝私欲来合乎圣道。
心学却是认为成圣成贤的潜能和动力,都在于生命之中。
甚至是否定了不少大儒终身所学,焉能不怒?
江匡臬在落笔之时便是想到过,但现在还是会心痛。
学说被否定之时,没有人会不感到愤怒。
面上带着些许痛苦,江匡臬继续讲道。
===========
虚空之中,众圣的眼睛依旧会是盯着江匡臬。
“子瞻,你说江匡臬他能成功吗?”王逸仙问道“他的学说实在是.....呃.....有背世俗.....”
“不知道...”苏子瞻摇了摇头,将目光投向孔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