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和三兄弟聊了一阵之后,就和他们渐渐的熟悉了。因为兄弟三人心中怀着特殊感情的缘故,这次畅谈也十分成功。王平不但没有漏出马脚来,还将自己所想到的所有事情都问了个清楚。
“表哥,两位表弟,家中现在可好?”王平向三个兄弟问道。
其实,王平心里对“表哥”这个称呼很不满意。要知道,王平本身已经二十五岁了,而偏偏这个世界的宁王过了年才二十三岁,这使他不得不称王锋为“表哥”。
不过,王平的皮肤要比三兄弟好很多,看起来也确实要比王锋年轻。
“殿下,我们兄弟三人多亏您多年的照顾才有今日,殿下如此称呼我等,让我等如何敢应承?”王锋语气很是恭敬,举止也非常得体,但王平总觉得十分别扭。
这也不怪王锋,亲王是赵夏的最高封爵,连朝中的一品大员们见了也要首先行礼,身边第三等的护卫都是从五品的高官;而王锋三个却是郡中衙门里的捕头和捕快,是根本就不入流的公务员。这让三兄弟怎么敢不恭敬?
“表哥太客气了,我们本是兄弟,如此客气岂不是显得太生分了。两位表弟也是,以后就把我当成你们的哥哥,要像看待你们锋哥那样看待我。”
三个兄弟相互看了看,也只好应允下来。
“家父一切安好,郡里倒也没什么大事,今年地里的粮食比去年多收了一成,百姓们都在在赞叹皇上圣明呐,让他们风调雨顺。”王锋不忘在宁王面前说些恭维的话。
“风调雨顺和皇帝圣明有什么关系。”王平听了好笑,“大概是感谢皇帝没有加税吧。”
不过王平并没有打扰王锋,只是听他说下去。
“我母亲和三婶身体也都好,三个妹妹也都渐渐成人了。大妹妹王芷今年十七了,还真有不少名门贵胄前来提亲,只是这个妹妹眼界太高,说了多个,都不同意,倒也让人没有办法。”
“噢,给我说些家里的详细情况吧。欣儿给我说,我们几兄弟曾在几年前见过。但是,你瞧,我现在是什么都不记得了。”王平一副很无奈的表情。
“是。”王锋连忙答应,但这个“是”字仍然是下官对上官的口气。
“现在,咱们也是一个大家子了。家里除了母亲和三婶以外,本来只有我们兄弟四个和三个妹妹。如今,我们三兄弟都有了妻室……”
……
王锋把自家的情况给宁王详详细细的介绍了一遍,王铎和王钊两个也时不时的进行补充。王家加上两个孩子和八个仆人,一共有二十三口人,这相对于宁王府的近百口人来说,确实不算是大户人家。但是,王平却能深深的感受到这两者的不同。
王府人口虽多,却是四十多个男女仆役和三十多名护卫充实起来的。这些人里,还不包括宁王的七个大小丫环。事实上,王府里能够算作宁王亲人的人,只有王妃一人而已。
但以前的宁王,可以说说心里话的人,却可能只是欣儿,甚至有很多事情,连欣儿也不能说,只能自己咽到肚子里去。
王府其实就是一个“高处”,高处不胜寒!
王家,正好是截然相反。
王家除了八个仆人外,自家人竟然有十五口,而且,都是至亲。那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王平相信,任何一个人,在这样的家里都会感到温暖。那种由亲人传递来的关心和亲近,是与其他任何人都不同的,那几乎是用言语都无法表达的,是在心灵深处的共鸣。
以前,王平并不觉得和家人在一起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后来他发现他错了,先是上学,后是当兵,那时候,王平每次回到家都会感到无比的兴奋和幸福。
想一想,如果你离家半年或是一年,当你回到家,看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已经做好了你最喜欢吃的菜,并在门口迎接你,你是否会感到温暖呢?
但是,王平如今连这样的温暖也感受不到了,他已经离开了那个世界。现在,王平所拥有的,除了回忆,还是回忆。
虽然,这里的皇帝对他很是宠爱,但是,这些在王平看来都是不真实的。他相信,即使是宁王本人,也可以看到他自己与皇帝之间的距离。或许,在这个世界里,能让宁王真正感受到亲情的,只有他早已去世的母亲和哥哥。
宁王如同现在的他一样,也是一个可怜人。
王平很羡慕王家,他看着这三个原本和他没有一点关系的“兄弟”,突然间,竟也感到了一丝温暖。这使王平有了一种想亲近三人的**,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因为这种“亲人”的感觉。
这种感觉与和王妃、欣儿等人在一起时不同。.knsh.o他和王妃、欣儿等人在一起时,心中萌发的是对这些优秀女子的赞叹和爱怜,但这时,和王锋、王铎三兄弟一起,他好像真有兄弟的那种感觉,那种兄弟间相互依靠、互相扶持的感觉。
“怎样把他们留在身边呢?”王平知道这是一种很自私的想法,但是,这种自私的想法对于三兄弟来说,却并非全是坏处,因为,这可能是其他人一辈子都无法遇到的机会。
————————
关于荣亲王这个封号,历史有一个独特的说法。
清朝一共有两个人被封为荣亲王,一个是顺治和董鄂妃的儿子,另一个则是我们所熟悉的乾隆的五儿子永琪。
董鄂妃的儿子刚出生就被封为荣亲王,结果在他一百零六天的时候就夭折了,死时甚至还没有取名字。永琪是乾隆三十年十一月封荣亲王,三十一年卒,封王不到一年也死了。
所以有不少人把荣亲王这个封位看成厄运封位。而这两个王位的拥有者都是当时的皇帝最喜欢的儿子。在这里,我也借一下它厄运的名头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