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显待他们纷纷提出了疑问,提出了反对的意见,甚至是让他们说出了刘显这次迁徙行动,是否是朝廷要对他们的清理之后。刘显才冷静的让他们都安静下来。
刘显站在点将台上,说道:“各位乡亲,首先我刘显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次迁徙,并不是什么朝廷对你们的安顿安置,而是本侯向皇上提出来的。再次说明的是,这一次救济行动,更不是朝廷的命令,而是本侯本人愿意出钱出力来救济你们,甚至是救济天下百姓。所以,救济你们,此实在是本人个人的意愿,跟朝廷无关。朝廷,现在只不过是为了配合本侯的救济行动,进行了一定的配合罢了。比如,派出一些官员进行督察,下达一些命令给地方的官府,让地方官府配合本侯的救济工作。还有就是,给予了本侯便宜行事的权利。”
刘显说完这个,顿了一下,再道:“明白本侯先跟你们说明这个是为什么吗?本侯的意思是说,你们是否获得救济,这实在是本侯一念之间的事。本侯愿意救济你们那就救济,如果本侯不愿意,那么那也是本侯的自由。你们当中,甚至是这天底下任何一个人,都没有权利要求本侯要对任何人进行救济,更没权利要求本侯对你们的救济要做得到那一种地步。如此说,你们明白了吗?"
“如果还不明白,那么就反过来说。不管是谁救济你们,你们也都有选择接受救济或是拒绝救济的权利,没有人能够强迫你们一定要接受本侯的救济。咱们双方,都是自由的。”
刘显说完了这些话后,这些流民代表就一一低下头去,没话可说。
因为刘显所说的就是这么的一个道理。刘显愿意救济或是不愿意,那的确是刘显的自由,而他们,愿意不愿意接受救济,那也是他们的自由。现在刘显打算让他们迁徙到别的地方,这个也并非是朝廷的强制性规定,去与不去,的确也是他们的自由。
“武勇侯,那、那么你把我们迁徙到并州,是打算到哪里啊?听说,并州并不安生,其大部份地区,还是一些苦寒之地,咱们朝廷,好像都把那些地方划给一些异族人作为放牧之地了。”
“是啊,武勇侯,如果咱们迁徙到并州后,是不是要去做劳役啊?”
“小民斗胆,想请问武勇侯,我等就算是迁徙到了并州,那么咱们以后又如何才能生存生活呢?”
……
有人再壮着胆子,向刘显得出了种种的疑问。
刘显摆了摆手,让众人安静,道:“本侯先不说到了并州后如何如何。”
“本侯就问,你们对目前的生活状况还满意吗?你们如今这样在洛阳四周艰苦渡日,看得到对未来的希望吗?”
“本侯再问,你们原来有谁能过得很好的?又或者说,原来就算过得不是太好,但衣食无忧,又能安安生生的?有,又有多少人?”
“你们迁徙到并州,哪怕情况再坏再不好,本侯不就答应了至少会确保你们半年以上的救济吗?最不济,在这半年之内,你们都不用再为粮食的问题而担忧,不用担心饿肚子,更不用担心会饿死。”
“然后,话再说回来。本侯救济你们,是为了你们以后能够自力更生,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属于你们自己的财产财富,依靠你们自己的双手来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本侯不奢望你们能记住本侯的恩惠,更不会施恩图报,但希望你们都好好想想,[豆豆小说几乎是每一个流民聚居点,也的确有一小部份人,他们并不需要接受刘显的救济的。他们在洛阳城内,能够找得到事儿做,还会有着不少的收入。他们之所以还留在流民聚居点内,那是他们这暂时还没有累积到足够的可以将自己一家人都带进城去,或是购置家业安顿家人的钱财。可是,如果没有意外,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可以做得到。
对于这一部份的人,刘显也给出了意见,那就是不用给予登记接济。所有那些,虽然暂时还居住在那些流民聚居点的,都能够自己养活自己的人,全都不用登记接济。
这是为自己减轻负担,也为那些负责登记的人减轻工作量。
不过,如果他们个人愿意接受登记,并打量跟着一起迁徙到并州去的人,不管是不是流民,都可以接受。
刘显现在也并不会害怕人多,不管有多少流民,刘显都有信心安置安顿好他们。都有信心,一定可以为他们谋一条生路出路。
登记造册也只是第一步,对他们开始进行接济是第二步。跟着,就是对他们进行一定的组织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