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太仆少卿杨维垣、徐景濂,给事中虞廷陛、郭如暗,御史周昌晋、陈以瑞、
徐复阳,编修吴孔嘉,参政虞大复辈相继而起,国亡乃止。
刘志选,慈谿人。万历中,与叶向高同举进士。授刑部主事,偕同官刘复初、
李懋桧争郑贵妃、王恭妃册封事。后懋桧因给事中邵庶请禁诸曹言事,抗疏力争,
贬二秩。志选言:“陛下谪懋桧,使人箝口结舌,蒙蔽耳目,非国家福也。”帝
怒,谪福宁州判官。稍迁合肥知县,以大计罢归,家居三十年。光宗、熹宗相继
立,诸建言得罪者尽起,志选独以计典不获与。会向高赴召,道杭州,志选与游
宴弥月。还朝,用为南京工部主事,进郎中,时已七十余,嗜进弥锐,上疏追论
“红丸”,极诋孙慎行不道。魏忠贤喜,天启五年九月召为尚宝少卿。在道,复
力攻慎行,遂并及向高。忠贤益喜,出两疏宣史馆。
明年擢顺天府丞。冬十月遂上疏劾张国纪。国纪者,后父也。忠贤忌后贤明,
欲倾之。会有张匿名榜于厚载门者,列忠贤反状,并其党七十余人。忠贤疑出国
纪及被逐诸人手。邵辅忠、孙杰谋因此兴大狱,尽杀东林诸人,而借国纪以摇中
宫,事成则立魏良卿女为后,草一疏,募人上之。诸人虑祸不敢承。志选惑家人
言,谓己老必先忠贤死,竟上之。极论国纪罪,而末言“毋令人訾及丹山之穴,
蓝田之种。”盖前有死囚孙二言张后己所生,非国纪女也。疏上,事叵测。帝伉
俪情笃,但令国纪自新而已。后为故司礼刘克敬所选,忠贤迁怒克敬,谪发凤阳,
缢杀之。未几,志选疏颂《要典》,言:“命德讨罪,无微不彰,即尧、舜之放
四凶,举元、恺,何以加焉,洵游、夏无能赞一词者。”因力诋王之寀、孙慎行、
杨涟、左光斗,而极誉刘廷元、岳骏声、黄克缵、徐景濂、范济世、贾继春并及
傅櫆、陈九畴。且言:“慷慨忧时,力障狂澜于既倒者,魏广微也,当还之揆
席,以继五臣之盛事。赤忠报国,弼成巨典于不日者,厂臣也,当增入简端,以
扬一德之休风。”又言:“之寀宜正典刑,慎行宜加谪戍。”忠贤大悦,于是骏
声等超擢,之寀被逮,慎行遣戍,悉如志选言。
七年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其年,熹宗崩,忠贤败,言官交劾,诏削籍。
后定逆案,律无倾摇国母文,坐子骂母律,与梁梦环并论死。志选先自经。
梦环,广东顺德人。举进士。历官御史。父事忠贤,兴汪文言狱,杀杨涟等。
出巡山海关,会宁远叙功,崔呈秀不获与,梦环力叙其贤劳,遂进侍郎。劾熊廷
弼乾没军资十七万,廷弼已死,家益破。志选之劾国纪也,忠贤意未逞。梦环侦
知之,七年二月驰疏极论国纪罪,且故诘“丹山、蓝田”二语,冀倾后。顾事重,
忠贤亦不能骤行,而国纪竟勒还籍。梦环建祠祀忠贤,三疏颂功德。宁、锦之役,
复称忠贤“德被四方,勋高百代”,于是有安平之封,梦环擢太仆卿。
又刘诏者,杞县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授卢龙知县。天启二年超擢山东佥
事。七年代阎鸣泰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寻进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诏嗜利
无耻,父事忠贤。释褐九年,骤至极品。建四祠祀忠贤。忠贤败,仅罢官听勘。
御史高弘图言:“倾危社稷,摇动宫闱,如诏及刘志选、梁梦环三贼者,罪实浮
于‘五虎’‘五彪’,而天讨未加。且诏建祠蓟州,迎忠贤像,五拜三稽首,呼
九千岁。及闻先帝弥留,诏即整兵三千,易置将领,用崔呈秀所亲萧惟中主邮骑,
直接都门,此其意何为。”由是三人皆被逮,论死。
邵辅忠,定海人。万历二十三年进士。为工部郎中,首劾李三才贪险假横四
大罪。寻谢病去,久之起故官。天启五年附忠贤,骤迁至兵部尚书,视侍郎事。
诸奸党攻击正人,多其所主使。七年三月护桂王之藩衡州,加太子太保。还朝,
时事已变,移疾归。寻丽逆案,赎徒为民。
孙杰,钱塘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刑科右给事中,以附忠贤劾刘一燝、
周嘉谟,为清议所弃。出为江西参议,引疾归。忠贤召为大理丞,累擢工部右侍
郎。大学士冯铨由李鲁生、李蕃拥戴为首辅,素与崔呈秀珰。而杰与霍维华以
呈秀最得忠贤欢,欲令入阁,谋之吴淳夫等,先击去铨。又恐王绍徽为吏部,不
肯推呈秀,令袁鲸疏攻绍徽,而龚萃肃上阁臣内外兼用疏以坚之。自是,鲁生、
蕃与杰等分途,其党日相辄矣。杰官亦至尚书,加少保。忠贤诛,杰被劾罢,名
丽逆案,赎徒三年。辅忠、杰本谋摇中宫,而事发于志选、梦环,故得轻论云。
曹钦程,江西德化人。举进士。授吴江知县,赃污狼籍,以淫刑博强项声。
巡抚周起元劾之,贬秩,改顺天教授,调国子助教。谄附汪文言,得为工部主事。
及文言败,钦程力挤之,由座主冯铨父事魏忠贤,为“十狗”之一。铨欲害御史
张慎言、周宗建,令李鲁生草疏,属钦程上之,因及李应升、黄尊素,而荐鲁生
及傅櫆、陈九畴、张讷、李蕃、李恒茂、梁梦环辈十余人。慎言等四人并削籍。
钦程于群小中尤无耻,日夜走忠贤门,卑谄无所不至,同类颇羞称之。钦程顾骄
众人以忠贤亲己。给事中吴国华劾之,忠贤怒,除国华名,钦程益得志。给事中
杨所修缘忠贤指,力荐其贤,遂由员外郎擢太仆少卿。后忠贤亦厌之,六年正月
为给事中潘士闻所劾。忠贤责以败群,削其籍。濒行犹顿首忠贤前曰:“君臣之
义已绝,父子之恩难忘。”絮泣而去。忠贤诛,入逆案首等,论死。系狱久之,
家人不复馈食,钦程掠他囚余食,日醉饱。李自成陷京师,钦程首破狱出降。自
成败,随之西走,不知所终。福王时,定从贼案,钦程复列首等。
当忠贤盛时,其党争搏击清流,献谄希宠。最著者,石三畏、张讷、卢承钦、
门克新、刘徽、智铤。
三畏,交河人。知文登、曹二县,大著贪声。以御史陈九畴荐,得行取。赵
南星秉铨,出为王府长史。故事,外吏行取无为王官者,三畏以是大恨。及忠贤
得志,三畏谄附之,遂授御史。首劾都给事中刘弘化护熊廷弼,太仆卿吴炯党顾
宪成,两人获严谴。追论京察三变,力诋李三才、王图、孙丕扬、曹于汴、汤兆
京、王宗贤、顾宪成、胡忻、王元翰、王淑抃、**星、张问达、王允成、涂一
榛、王象春等十五人,而荐乔应甲、徐兆魁等十三人。于是三才等生者除名,死
者追夺。已,极论三案,请以其疏付史馆,而劾礼部侍郎周炳谟、南京尚书沈儆
炌、大理丞张廷拱,三人亦获谴。三畏为忠贤“十孩儿”之一。又倚呈秀为荐
主,锻成杨、左之狱,咆哮特甚。一日,赴戚畹宴,魏良卿在焉。三畏醉,误令
优人演《刘瑾酗酒》一剧。忠贤闻,大怒,削籍归。忠贤殛,借忤荫名,起故官,
为南京御史朱纯所劾,罢去。
讷,阆中人。由行人擢御史,承忠贤指,首劾**星十大罪,并及御史王允
成,吏部郎邹维琏、程国祥、夏嘉遇。忠贤大喜,立除南星等名,且令再奏。乃
罗织兵部侍郎李邦华,湖广巡抚孙鼎相,旧给事中毛士龙、魏大中,光禄少卿史
记事等十七人,诬以贿南星得官,诸人并获罪。寻请毁东林、关中、江右、徽州
诸书院。痛诋邹元标、冯从吾、余懋衡、孙慎行并及侍郎郑三俊、毕懋良等,亦
坐削夺。复劾罢江西巡抚韩光祐。讷为忠贤鹰犬,前后搏击用力多。忠贤深德之,
用其兄太仆少卿朴至南京户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朴官宣大总督,为忠贤建四祠。
兄弟并入逆案。
承钦,余姚人。由中书舍人擢御史,首劾罢户部侍郎孙居相等,因言:“东
林自顾宪成、李三才、**星而外,如王图、高攀龙等谓之副帅,曹于汴、汤兆
京、史记事、魏大中、袁化中谓之‘先锋’,丁元荐、沈正宗、李朴、贺烺谓
之‘敢死军人’,孙丕扬、邹元标谓之‘土木魔神。’请以党人姓名、罪状榜示
海内。”忠贤大喜,敕所司刊籍,凡党人已罪未罪者,悉编名其中。承钦官至太
仆少卿卒。
克新,汝阳人。由青州推官擢御史,劾右庶子叶灿、光禄卿钱春、按察使张
光缙倚傍门户,且请速诛熊廷弼。忠贤大喜,立传旨行刑。以阁臣固争,乃令俟
秋后,而除灿等名。御史吴裕中,廷弼姻也,愤曰:“廷弼已死人,何必疏促。”
与克新绝,逆党由此衔之。廷弼之祸,大学士丁绍轼有力焉。冯铨因使人嗾裕中
劾绍轼,而先报忠贤曰:“裕中必为廷弼报仇。”裕中疏上,遂命于午门杖之百,
舁至家死。魏广微将谢政,克新言:“广微砥柱狂澜,厥功甚伟,宜锡之温纶,
优以礼数。”以是稍失忠贤意。太仓人孙文豸,与同里武进士顾同寅尝客廷弼所。
廷弼死,文豸为诗诔之,同寅题尺牍亦有追惜语,为逻卒所获。克新遽以诽谤闻,
两人遂弃市,连及同郡编修陈仁锡、故修撰文震孟,并削籍。克新寻巡按山东,
崇祯初,引疾去。
徽,清苑人。由临淮知县擢御史。陈朝辅劾冯铨,徽出疏继之,且曰:“臣
与铨同乡,痛恶群小之误铨,不忍铨坐失燕、赵本色。”闻者笑之。出督辽饷,
乾没不赀。初,梁梦环巡关,诬熊廷弼侵盗军赀十七万。徽言:“廷弼原领帑金
三十万,茫无所归。其家赀不下百万,而仅以十七万还公家,何以申国法?”因
诬给事中刘弘化、毛士龙,御史樊尚燝、房可壮赃贿事。忠贤喜,削弘化等籍,
敕所司徵廷弼赃。寻加徽太仆少卿,先后颂忠贤至十一疏。忠贤败,被劾回籍。
铤,元氏人。举乡试,受业**星门,授知县。由魏广微通于忠贤,得擢御
史,遂疏诋南星为元恶。先后劾罢礼部侍郎徐光启等。铤以乙榜起家,欲得忠贤
欢,搏击弥锐。忠贤大喜,加太仆少卿,以忧归。崇祯初,礼部主事乔若雯劾铤
及陈九畴、张讷为魏广微爪牙,诏夺职。后与三畏、讷、承钦、克新、徽并入逆
案,讷遣戍,三畏等论徒。
当忠贤横时,宵小希进干宠,皆陷善类以自媒。始所击皆东林也,其后凡所
欲去者,悉诬以东林而逐之。自四年十月迄熹宗崩,毙诏狱者十余人,下狱谪戍
者数十人,削夺者三百余人,他革职贬黜者不可胜计。
王绍徽,咸宁人,尚书用宾从孙也。举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邹平知县,擢
户科给事中。居官强执,颇以清操闻。汤宾尹号召党与,图柄用。吏部尚书孙丕
扬以绍徽其门生,用年例出为山东参议,绍徽辞疾不就。泰昌时,起通政参议,
迁太仆少卿,被劾引疾。寻以拾遗罢。
天启四年冬,魏忠贤既逐去左光斗,即召绍徽代为左佥都御史。明年六月进
左副都御史。寻进户部侍郎,督仓场,甫视事,改左都御史。十二月拜吏部尚书。
忠贤为从子良卿求世封,绍徽即为奏请良卿封伯。请推崇其三世,绍徽亦议如其
言。至忠贤遣内臣出镇,绍徽乃偕同官陈四不可。王恭厂、朝天宫并灾,绍徽言
诛罚过多。忤忠贤意,得谯让。已复上言:“四方多事,九边缺饟,难免催科,
乞定分数,宽年限,以缓急之宜付抚按。正殿既成,两殿宜缓,请敕工部裁省织
造、瓷器诸冗费,用佐大工。奸党削除已尽,恐藏祸蓄怨,反受中伤。逮系重刑,
加于封疆、显过、三案巨奸,则人心悦服,余宜少宽贷。”复忤忠贤意。
初,绍徽在万历朝,素以排击东林为其党所推,故忠贤首用居要地。绍徽仿
民间《水浒传》,编东林一百八人为《点将录》,献之,令按名黜汰,以是益为
忠贤所喜。既而奸党转盛,后进者求速化,妒诸人妨己,拟次第逐之。孙杰乃谋
使崔呈秀入阁,先击去绍徽,令御史袁鲸、张文熙诋绍徽朋比。鲸再疏列其鬻官
秽状,遂落绍徽职,而以周应秋代。逆案既定,绍徽削籍论徒。
应秋,金坛人。万历中进士。历官工部侍郎,生平无持操。天启三年避东林
谢病去。明年冬,魏忠贤起为南京刑部左侍郎。五年召拜刑部添注尚书。时忠贤
广树私人,悉饵以显爵,故两京大僚多添注。寻改左都御史。家善烹饪,每魏良
卿过,进豚蹄留饮,良卿大欢,时号“煨蹄总宪”。明年七月代绍徽为吏部尚书,
与文选郎李夔龙鬻官分贿。清流未尽逐者,应秋毛举细故,削夺无虚日。忠贤门
下有“十狗”,应秋其首也。冒三殿功,屡加太子太师。初,杨涟等拷死,应秋
夜半叩户,语其馆客曰:“天眼开,杨涟、左光斗死矣。”庄烈帝嗣位,被劾归。
已,入逆案,遣戍死。弟维持。天启中为御史,请刊党籍,尽毁天下书院。俄劾
兵部尚书赵彦等,并削籍。以兄应秋在位,引嫌归。崇祯初,起按浙江,被劾罢。
兄弟并丽逆案。
霍维华,东光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除金坛知县,徵授兵科给事中。天启
元年六月,中官王安当掌司礼监印,辞疾居外邸,冀得温旨即视事。安与魏忠贤
有隙,阉人陆荩臣者,维华内弟也,侦知之以告。维华故与忠贤同郡交好,遂乘
机劾安,忠贤辄矫旨杀之。刘一燝、周嘉谟咸恶维华,用年例出为陕西佥事。
其同官孙杰言,维华三月兵垣无过失,一燝、嘉谟仰王安鼻息,故摈于外。忠
贤大喜,立逐两人,而维华亦以外艰归。
四年冬,朝事大变,南京御史吕鹏云以外转请告。忠贤传旨令与被察徐大化、
年例外转孙杰俱擢京卿,维华及王志道、郭兴治、徐景濂、贾继春、杨维垣并复
故官。维华得刑科。诸为**星斥者,竞起用事。维华益锐意攻东林,劾罢御史
刘璞、南京御史涂世业、黄公辅、万言扬。追论三案,痛诋刘一燝、韩爌、
孙慎行、张问达、周嘉谟、王之寀、杨涟、左光斗,而誉范济世、王志道、汪庆
百、刘廷元、徐景濂、郭如楚、张捷、唐嗣美、岳骏声、曾道唯。请改《光宗实
录》,宣其疏史馆。忠贤立传旨削一燝等五人籍,逮之寀,免李可灼戍,擢济
世巡抚、志道等京卿,嗣美以下悉起用,实录更撰,而以阁臣言免一燝等罪。
寻言,总督张我续宜罪,尚书赵彦宜去,御史方震孺不宜逮,韩敬宜复官,汤宾
尹宜雪。忤忠贤意,传旨谯责之。五年冬擢太仆少卿。明年擢本寺卿。寻擢兵部
右侍郎,署部事。每陈奏,必颂忠贤。七年,延绥奏捷,进右都御史,荫子锦衣
千户。宁、锦叙功,进兵部尚书,视侍郎事,荫子如之。俄叙三殿功,加太子太
保。
维华性憸邪,与崔呈秀为忠贤谋主。所亲为近侍,宫禁事皆预知,因进仙
方灵露饮。帝初甚甘之,已渐厌。及得疾,体肿,忠贤颇以咎维华。维华甚惧,
而虑有后患,欲先自贰于忠贤,乃力辞宁、锦恩命,让功袁崇焕,乞以己荫授之。
忠贤觉其意,降旨颇厉。无何,熹宗崩,忠贤败,维华与杨维垣等弥缝百方。其
年十月,以兵部尚书协理戎政。
崇祯改元,附珰者多罢去,维华自如。辽东督师王之臣免,代者袁崇焕未
至,维华谋行边自固。帝已可之,给事中颜继祖极论其罪,言“维华狡人也,珰
炽则借珰,珰败则攻珰。击杨、左者,维华也。杨、左逮,而阳为救者,亦维华
也。以一给事中,三年躐至尚书,无叙不及,有赉必加,即维华亦难以自解。”
乃寝前命。顷之,言者踵至,维华乃引退。逆案既定,维华戍徐州,气势犹盛。
七年,骆马湖淤,维华言于治河尚书刘荣嗣,请自宿迁抵徐州,穿渠二百余里,
引黄河水通漕,冀叙功复职。荣嗣然其计,费金钱五十余万,工不成,下狱论死,
维华意乃沮。九年,边事急,都御史唐世济荐维华边才,至,下狱遣戍。维华遂
忧愤死。
福王时,杨维坦翻逆案,为维华等讼冤,章下吏部。尚书张捷重述三朝旧事,
力称维华等忠,追赐恤典。赠荫祭葬谥全者,维华及刘廷元、吕纯如、杨所修、
徐绍吉、徐景濂六人。赠荫祭葬不予谥者,徐大化、范济世二人。赠官祭葬者,
徐扬先、刘廷宣、岳骏声三人。复官不赐恤者,王绍徽、徐兆魁、乔应甲三人。
他若王德完、黄克缵、王永光、章光岳、徐鼎臣、徐卿伯、陆澄源,名不丽逆案,
而为清议所抑者,亦赐恤有差。
徐大化,会稽人,家京师。由庶吉士改御史,以京察贬官,再起再贬,至工
部主事。孙丕扬典京察,坐不谨落职。故事,大计斥退官无复起者。万历末,群
邪用事,文选郎陆卿荣破例起之。天启初,屡迁刑部员外郎,结魏忠贤、刘朝,
为之谋主。给事中周朝瑞劾其奸贪,御史张新诏抉其闺房之隐,大化颇愧沮。已,
承要人指,力诋熊廷弼。及廷弼入关,又请速诛,与朝瑞相讦,尚书王纪劾罢之。
寻复罹察典,削职。四年冬,中旨起大理丞,益与魏广微比,助忠贤为虐。疏荐
邵辅忠、姚宗文、陆卿荣、郭巩等十三人,即召用。俄迁少卿。左佥都御史杨涟
等之下狱也,大化献策于忠贤曰:“彼但坐移宫罪,则无赃可指。若坐纳杨镐、
熊廷弼贿,则封疆事重,杀之有名。”忠贤大悦,从之,由是诸人皆不免。寻进
左副都御史,历工部左、右侍郎。皇极殿成,加尚书,贪恣无忌,忠贤亦厌之。
七年四月那移金钱事发,遂勒闲住。后入逆案,戍死。
李蕃,日照人。与李鲁生皆万历四十一年进士。蕃由庐江知县入为御史,鲁
生亦方居垣中,皆为魏忠贤心腹。孙承宗请入朝,蕃以王敦、李怀光为比,承宗
遂还镇。朱国祯当国,不为忠贤所喜,蕃希指劾去之。同官排击忠良,多其代草。
始与鲁生谄事魏广微,广微败,改事冯铨,铨宠衰,又改事崔呈秀,时号两人为
四姓奴。出督畿辅学政,建祠天津、河间、真定,呼忠贤九千岁。加太仆卿,视
御史事。忠贤败,被劾罢。
鲁生,沾化人,知邢台、邯郸、仪封、祥符四县。擢兵科给事中,由座主广
微通于忠贤,卑污奸险,常参密谋。周起元劾朱童蒙,鲁生希忠贤指,攻罢起元。
时中旨频出,朝端以为忧。鲁生独上言:“执中者帝,用中者王,旨不从中出而
谁出?”举朝大骇。内阁缺人,诏举老成干济者。冯铨资浅,年未及四十,鲁生、
蕃欲令入阁。鲁生遂上言:“成即为老,而非必老乎年。干乃称济,而即有济于
国。”铨果柄用。时有“十孩儿”之号,鲁生其一也。尝荐阮大铖、陈尔翼、张
素养、李嵩、张捷辈十一人,悉其私党。疏诋家居大学士韩爌,削其籍。主事
吕下问治徽州吴养春狱,株累者数百家,知府石万程不能堪,弃官去。鲁生反劾
罢万程。迁左给事中,典试湖广,发策诟杨涟,因历诋屈原、宋玉等。冒宁、锦
功,进太仆少卿。庄烈帝即位,鲁生知祸及,疏请免涟等追赃。给事中汪始亨、
颜继祖,御史张三谟交章发其奸,始罢去。御史汪应元再劾之,乃削籍。
又有李恒茂者,邢台人。为礼科给事中,荐呈秀复官,与深相得。劾罢侍郎
扶克俭、太仆少卿孙之益、太常少卿庄钦邻,皆不附忠贤者也。恒茂、鲁生、蕃
日走吏、兵二部,交通请托,时人为之语曰:“官要起,问三李。”后忽与呈秀
交恶,削籍归。忠贤败,起故官,为御史邹毓祚劾罢。逆案既定。鲁生遣戍,蕃、
恒茂赎徒为民。
阎鸣泰,清苑人。万历中进士。除户部主事,屡迁辽东参政,拾遗被劾罢归。
久之,起佥事,分巡辽海。开原既失,经略熊廷弼遣抚沈阳,半道恸哭而返。寻
托疾谢归。天启二年,起故官,监军山海关。旋进副使,受知孙承宗,屡疏推荐,
而鸣泰实无才略,工谄佞,以虚词罔上而已。其年八月,廷推鸣泰辽东经略,会
承宗自请督师,乃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自王化贞弃地后,巡抚罢不设。至
是承宗以重臣当关,事权独操,鸣泰不能有所为。明年五月复移疾去,家居三年。
魏忠贤窃柄,鸣泰潜结之,用御史智铤荐,召为兵部右侍郎。
六年正月,宁远告警,畿辅震惊。内阁顾秉谦等以顺天巡抚吴中伟非御侮才,
荐鸣泰代之。未几,代王之臣总督蓟、辽、保定军务。宁远叙功,进本部尚书。
以缮修山海关城,进太子太傅。寻召还,协理戎政。叙锦州功,加少保。三殿成,
加少师兼太子太师。熹宗崩,代崔呈秀为兵部尚书。鸣泰由忠贤再起,专事谄谀。
每陈边事,必颂功德,于蓟、辽建生祠,多至七所。其颂忠贤,有“民心依归,
即天心向顺”语,闻者咋舌。崇祯初,为言者劾罢。后丽逆案,遣戍死。
生祠之建,始于潘汝祯。汝祯巡抚浙江,徇机户请,建祠西湖。六年六月疏
闻于朝,诏赐名“普德”。自是,诸方效尤,几遍天下。其年十月,孝陵卫指挥
李之才建之南京。七年正月,宣大总督张朴、宣府巡抚秦士文、宣大巡按张素养
建之宣府、大同,应天巡抚毛一鹭、巡按王珙建之虎丘。二月,鸣泰与顺天巡抚
刘诏、巡按倪文焕建之景忠山,宣大总督朴、大同巡抚王点、巡按素养又建之大
同。三月,鸣泰与诏、文焕,巡按御史梁梦环建之西协密云丫髻山,又建之昌平、
通州,太仆寺卿何宗圣建之房山。四月,鸣泰与巡抚袁崇焕又建之宁前,宣大总
督朴、山西巡抚曹尔祯、巡按刘弘光又建之五台山,庶吉士李若琳建之蕃育署,
工部郎中曾国祯建之卢沟桥。五月,通政司经历孙如冽、顺天府尹李春茂建之宣
武门外,巡抚朱童蒙建之延绥,巡视五城御史黄宪卿、王大年、汪若极、张枢、
智铤等建之顺天,户部主事张化愚建之崇文门,武清侯李诚铭建之药王庙,保定
侯梁世勋建之五军营大教场,登莱巡抚李嵩、山东巡抚李精白建之蓬莱阁、宁海
院,督饷尚书黄运泰,保定巡抚张凤翼、提督学政李蕃、顺天巡按文焕建之河间、
天津,河南巡抚郭增光、巡按鲍奇谟建之开封,上林监丞张永祚建之良牧、嘉蔬、
林衡三署,博平侯郭振明等建之都督府、锦衣卫。六月,总漕尚书郭尚友建之淮
安。是月,顺天巡按卢承钦、山东巡按黄宪卿、顺天巡按卓迈,七月,长芦巡盐
龚萃肃、淮扬巡盐许其孝、应天巡按宋祯汉、陕西巡按庄谦,各建之所部。八月,
总河李从心、总漕尚友、山东巡抚精白、巡按黄宪卿、巡漕何可及建之济宁,湖
广巡抚姚宗文、郧阳抚治梁应泽、湖广巡按温谟建之武昌、承天、均州。三边总
督史永安。陕西巡抚胡廷晏,巡按谦、袁鲸建之固原太白山。楚王华奎建之高观
山。山西巡抚牟志夔,巡按李灿然、刘弘光建之河东。
每一祠之费,多者数十万,少者数万,剥民财,侵公帑,伐树木无算。开封
之建祠也,至毁民舍二千余间,创宫殿九楹,仪如帝者。参政周锵、祥符知县季
寓庸恣为之,巡抚增光俯首而已。锵与魏良卿善,祠成,熹宗已崩,犹抵书良卿,
为忠贤设渗金像。而都城数十里间,祠宇相望。有建之内城东街者,工部郎中叶
宪祖窃叹曰:“此天子幸辟雍道也,土偶能起立乎!”忠贤闻,即削其籍。上林
一苑,至建四祠。童蒙建祠延绥,用琉璃瓦。诏建祠蓟州,金像用冕旒。
几疏词揄扬,一如颂圣,称以“尧天帝德,至圣至神。”而阁臣辄以骈语褒
答,中外若响应。运泰迎忠贤像,五拜三稽首,率文武将吏列班阶下,拜稽首如
初。已,诣像前,祝称某事赖九千岁扶植,稽首谢。某月荷九千岁拔擢,又稽首
谢。还就班,复稽首如初礼。运泰请以游击一人守祠,后建祠者必守。其孝等方
建祠扬州,将上梁,而熹宗哀诏至,既哭临,释縗易吉,相率往拜。监生陆万龄
至谓:“孔子作《春秋》,忠贤作《要典》。孔子诛少正卯,忠贤诛东林。宜建
祠国学西,与先圣并尊。”司业朱之俊辄为举行,会熹宗崩,乃止。而华奎、诚
铭辈,以藩王之尊,戚畹之贵,亦献谄希恩,祝厘恐后。最后,巡抚杨邦宪建祠
南昌,毁周、程三贤祠,益其地,鬻澹台灭明祠,曳其像碎之。比疏至,熹宗已
崩,庄烈帝且阅且笑。忠贤觉其意,具疏伪辞,帝辄报允。无何,忠贤诛,诸祠
悉废,凡建祠者概入逆案云。
贾继春,新乡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历知临汾、任丘二县,入为御史。李
选侍移哕鸾宫,一时颇逼迫,然故无恙也。继春听流言,上书内阁方从哲等,略
言:“新君御极,首导以违忤先皇,逼逐庶母,通国痛心。昔孝宗不问昭德,先
皇优遇郑妃,何不辅上取法?且先皇弥留,面以选侍谕诸臣,而玉体未寒,爱妾
莫保。忝为臣子,夫独何心。”给事中周朝瑞驳之,继春再揭,谓“选侍雉经,
皇八妹入井”,至称选侍为未亡人。杨涟乃上移宫始末疏,谓:“宸宫未定,先
帝之社稷为重,则平日之宠爱为轻。及宸居已安,既尽臣子防危之忠,即当体圣
主如天之度。臣所以请移宫者如此。而蜚语谓选侍踉跄徒跣,屡欲自裁,皇妹失
所投井。恐酿今日之疑端,流为他年之实事。”帝于是宣敕数百言,极言选侍无
状,严责廷臣党庇。
时继春出按江西,便道旋里,驰疏自明上书之故,中有“威福大权,莫听中
涓旁落”语。王安激帝怒,严旨切责,令陈状。于是御史张慎言、高弘图连章为
求宽。帝益怒,下廷臣杂议。尚书周嘉谟等言:“臣等意陛下笃念圣母,不能忘
选侍。及诵敕谕,知圣心自体恤。而继春误听风闻,慎言等又连疏渎奏。然意本
无他,罪当宥。”未报。御史王大年、张捷、周宗建、刘廷宣,给事中王志道、
倪思辉等交章论救,给事、御史复合词为请,诸阁臣又于讲筵救之,乃停慎言、
弘图、大年俸,宥志道等。既而继春回奏,词甚哀,且隐“雉经、入井”二语。
帝严旨穷诘,令再陈。嘉谟等复力救,帝不许。继春益窘,惶恐引罪,言得之风
闻。乃除名永锢,时天启元年四月也。其后言者屡请召还,帝皆不纳。
四年冬,魏忠贤既逐杨涟等,即以中旨召复官。至则重述移宫事,极言:“
涟与左光斗目无先皇,罪不容死。且涟因傅櫆发汪文言事,知祸及,故上劾内
疏,先发制人,天地祖宗所必殛。而止坐纳贿结党,则涟等当死之罪未大暴天下。
宜速定爰书布中外,昭史册,使后世知朝廷之罪涟等以不道无人臣礼也。”疏娓
娓数百言,且请用杨所修言,亟修《三朝要典》,忠贤大喜。
庄烈帝即位,继春方督学南畿,知忠贤必败,驰疏劾崔呈秀及尚书田吉、顺
天巡抚单明诩、副都御史李夔龙,群小始自贰。旋由太常少卿进左佥都御史,与
霍维华辈力扼正人。崇祯改元五月,给事中刘斯球极言其反覆善幻,乃自引归。
已,杨涟子之易疏讦之,诏削籍。初,继春以移宫事诋涟结王安图封拜,后见公
议直涟,畏涟向用,俯首乞和,声言疏非己意。还朝则极诋涟。及忠贤殛,又极
誉高弘图之救涟,且荐韩爌、倪元璐,以求容于清议。帝定逆案,继春不列名,
帝问故。阁臣言继春虽反覆,持论亦可取。帝曰:“惟反覆,故为真小人。”遂
引交结近侍律,坐徒三年,自恨死。
田尔耕,任丘人,兵部尚书乐孙也。用祖荫,积官至左都督。天启四年十月
代骆思恭掌锦衣卫事。狡黠阴贼,与魏良卿为莫逆交。魏忠贤斥逐东林,数兴大
狱。尔耕广布侦卒,罗织平人,锻练严酷,入狱者率不得出。宵人希进者,多缘
以达于忠贤,良卿复左右之,言无不纳,朝士辐辏其门。魏广微亦与缔姻,时有
“大儿田尔耕”之谣。又与许显纯、崔应元、杨寰、孙云鹤有“五彪”之号。累
加至少师兼太子太师,荫锦衣世职者数人,岁时赏赉不可胜纪。显纯等加官亦如
之。忠贤败,言者交劾,下吏论死。.uunsh. 崇祯元年六月与显纯并伏诛。
显纯,定兴人,驸马都尉从诚孙也。举武会试,擢锦衣卫都指挥佥事。天启
四年,刘侨掌镇抚司,治汪文言狱,失忠贤指,得罪,以显纯代之。显纯略晓文
墨,性残酷,大狱频兴,毒刑锻练,杨涟、左光斗、周顺昌、黄尊素、王之寀、
夏之令等十余人,皆死其手。诸人供状,皆显纯自为之。每谳鞫,忠贤必遣人坐
其后,谓之听记,其人偶不至,即袖手不敢问。
应元,大兴人。市井无赖,充校尉,冒缉捕功,积官至锦衣指挥。云鹤,霸
州人,为东厂理刑官。寰,吴县人。隶籍锦衣,为东司理刑。凡显纯杀人事,皆
应元等共为之。而寰为田尔耕心腹。及显纯论死,法司止当应元、云鹤、寰戍。
后定逆案,三人并论死,寰先死戍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