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忌安甚。天启元年五月,帝命安掌司礼监,安以故事辞。客氏劝帝从其请,
与忠贤谋杀之。忠贤犹豫未忍,客氏曰:“尔我孰若西李,而欲遗患耶?”忠贤
意乃决,嗾给事中霍维华论安,降充南海子净军,而以刘朝为南海子提督,使杀
安。刘朝者,李选侍私阉,故以移宫盗库下狱宥出者。既至,绝安食。安取篱落
中芦菔啖之,三日犹不死,乃扑杀之。安死三年,忠贤遂诬东林诸人与安交通,
兴大狱,清流之祸烈矣。庄烈帝立,赐祠额曰昭忠。
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变姓名
曰李进忠。其后乃复姓,赐名忠贤云。忠贤自万历中选入宫,隶太监孙暹,夤缘
入甲字库,又求为皇长孙母王才人典膳,谄事魏朝。朝数称忠贤于安,安亦善遇
之。长孙乳媪曰客氏,素私侍朝,所谓对食者也。及忠贤入,又通焉。客氏遂薄
朝而爱忠贤,两人深相结。
光宗崩,长孙嗣立,是为熹宗。忠贤、客氏并有宠。未逾月,封客氏奉圣夫
人,荫其子侯国兴、弟客光先及忠贤兄钊俱锦衣千户。忠贤寻自惜薪司迁司礼秉
笔太监兼提督宝和三店。忠贤不识字,例不当入司礼,以客氏故,得之。
天启元年诏赐客氏香火田,叙忠贤治皇祖陵功。御史王心一谏,不听。及帝
大婚,御史毕佐周、刘兰请遣客氏出外,大学士刘一燝亦言之。帝恋恋不忍舍,
曰:“皇后幼,赖媪保护,俟皇祖大葬议之。”忠贤颛客氏,逐魏朝。又忌王安
持正,谋杀之,尽斥安名下诸阉。客氏淫而狠。忠贤不知书,颇强记,猜忍阴毒,
好谀。帝深信任此两人,两人势益张,用司礼临王体乾及李永贞、石元雅、涂文
辅等为羽翼,宫中人莫敢忤。既而客氏出,复召入。御史周宗建、侍郎陈邦瞻、
御史马鸣起、给事中侯震�昜先后力诤,俱被诘责。给事中倪思辉、朱钦相、王
心一复言之,并谪外,尚未指及忠贤也。忠贤乃劝帝选武阉、炼火器为内操,密
结大学士沈纮为援。又日引帝为倡优声伎,狗马射猎。刑部主事刘宗周首劾之,
帝大怒,赖大学士叶向高救免。
初,神宗在位久,怠于政事,章奏多不省。廷臣渐立门户,以危言激论相尚,
国本之争,指斥营禁。宰辅大臣为言者所弹击,辄引疾避去。吏部郎顾宪成讲学
东林书院,海内士大夫多附之,“东林”之名自是始。既而“梃击”、“红丸”、
“移宫”三案起,盈廷如聚讼。与东林忤者,众目之为邪党。天启初,废斥殆尽,
识者已忧其过激变生。及忠贤势成,其党果谋倚之以倾东林。而徐大化、霍维华、
孙杰首附忠贤,刘一燝及尚书周嘉谟并为杰劾去。然是时叶向高、韩爌方辅
政,邹元标、**星、王纪、高攀龙等皆居大僚,左光斗、魏大中、黄尊素等在
言路,皆力持清议,忠贤未克逞。
二年叙庆陵功,荫忠贤弟侄锦衣卫指挥佥事。给事中惠世扬、尚书王纪论沈
纮交通客、魏,俱被谴去。会初夏雨雹,周宗建言雹不以时,忠贤谗慝所致。修
撰文震孟、太仆少卿满朝荐相继言之,亦俱黜。
三年春,引其私人魏广微为大学士。令御史郭巩讦宗建、一燝、元标及杨
涟、周朝瑞等保举熊廷弼,党邪误国。宗建驳巩受忠贤指挥,御史方大任助宗建
攻巩及忠贤,皆不胜。其秋,诏忠贤及客氏子国兴所荫锦衣官并世袭。兵部尚书
董汉儒、给事中程注、御史汪泗论交谏,不从。忠贤益无忌,增置内操万人,衷
甲出入,恣为威虐。矫诏赐光宗选侍赵氏死。裕妃张氏有娠,客氏谮杀之。又革
成妃李氏封。皇后张氏娠,客氏以计堕其胎,帝由此乏嗣。他所害宫嫔冯贵人等,
太监王国臣、刘克敬、马鉴等甚众。禁掖事秘,莫详也。是冬,兼掌东厂事。
四年,给事中傅櫆结忠贤甥傅应星为兄弟,诬奏中书汪文言,并及左光斗、
魏大中。下文言镇抚狱,将大行罗织。掌镇抚刘侨受叶向高教,止坐文言。忠贤
大怒,削侨籍,而以私人许显纯代。是时御史李应升以内操谏,给事中霍守曲以
忠贤乞祠额谏,御史刘廷佐以忠贤滥荫谏,给事中沈惟炳以立枷谏,忠贤皆矫旨
诘责。于是副都御史杨涟愤甚,劾忠贤二十四大罪。疏上,忠贤惧,求解于韩�
广不应,遂趋帝前泣诉,且辞东厂,而客氏从旁为剖析,体乾等翼之。帝懵然不
辨也。遂温谕留忠贤,而于次日下涟疏,严旨切责。涟既绌,魏大中及给事中陈
良训、许誉卿,抚宁侯朱国弼,南京兵部尚书陈道亨,侍郎岳元声等七十余人,
交章论忠贤不法。向高及礼部尚书翁正春请遣忠贤归私第以塞谤,不许。
当是时,忠贤愤甚,欲尽杀异己者。顾秉谦因阴籍其所忌姓名授忠贤,使以
次斥逐。王体乾复昌言用廷杖,威胁廷臣。未几,工部郎中万燝上疏刺忠贤,
立杖死。又以御史林汝翥事辱向高,向高遂致仕去,汝翥亦予杖。廷臣俱大詟。
一时罢斥者,吏部尚书**星、左都御史高攀龙、吏部侍郎陈于廷及杨涟、左光
斗、魏大中等先后数十人,已又逐韩爌及兵部侍郎李邦华。正人去国,纷纷若
振槁。乃矫中旨召用例转科道。以朱童蒙、郭允厚为太仆少卿,吕鹏云、孙杰为
大理丞,复霍维华、郭兴治为给事中,徐景濂、贾继春、杨维垣为御史,而起徐
兆魁、王绍徽、乔应甲、徐绍吉、阮大铖、陈尔翌、张养素、李应荐、李嵩、杨
春懋等,为之爪牙。未几,复用拟戍崔呈秀为御史。呈秀乃造《天鉴》、《同志》
诸录,王绍徽亦造《点将录》,皆以邹元标、顾宪成、叶向高、刘一燝等为魁,
尽罗入不附忠贤者,号曰东林党人,献于忠贤。忠贤喜,于是群小益求媚忠贤,
攘臂攻东林矣。
初,朝臣争三案及辛亥、癸亥两京察与熊廷弼狱事,忠贤本无预。其党欲藉
忠贤力倾诸正人,遂相率归忠贤,称义儿,且云:“东林将害翁。”以故,忠贤
欲甘心焉。御史张讷、倪文焕,给事中李鲁生,工部主事曹钦程等,竞搏击善类
为报复。而御史梁梦环复兴汪文言狱,下镇抚司拷死。许显纯具爰书,词连**
星、杨涟等二十余人,削籍遣戍有差。逮涟及左光斗、魏大中、周朝瑞、袁化中、
顾大章等六人,至牵入熊廷弼案中,掠治死于狱。又杀廷弼,而杖其姻御史吴裕
中至死。又削逐尚书李宗延、张问达,侍郎公鼐等五十余人,朝署一空。而特召
元诗教、刘述祖等为御史,私人悉不次超擢。于是忠贤之党遍要津矣。
当是时,东厂番役横行,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戚臣李承恩者,宁安大长
公主子也,家藏公主赐器。忠贤诬以盗乘舆服御物,论死。中书吴怀贤读杨涟疏,
击节称叹。奴告之,毙怀贤,籍其家。武弁蒋应阳为廷弼讼冤,立诛死。民间偶
语,或触忠贤,辄被擒僇,甚至剥皮、刲舌,所杀不可胜数,道路以目。其年,
叙门功,加恩三等,荫都督同知。又荫其族叔魏志德都督佥事。擢傅应星为左都
督,且旌其母。而以魏良卿佥书锦衣卫,掌南镇抚司事。
六年二月,卤簿大驾成,荫都督佥事。复使其党李永贞伪为浙江太监李实奏,
逮治前应天巡抚周起元及江、浙里居诸臣高攀龙、周宗建、缪昌期、周顺昌、黄
尊素、李应升等。攀龙赴水死,顺昌等六人死狱中。苏州民见顺昌逮,不平,殴
杀二校尉,巡抚毛一鹭为捕颜佩韦等五人悉诛死。刑部尚书徐兆魁治狱,视忠贤
所怒,即坐大辟。又从霍维华言,命顾秉谦等修《三朝要典》,极意诋诸党人恶。
御史徐复阳请毁讲学书院,以绝党根。御史卢承钦又请立东林党碑。海内皆屏息
丧气。霍维华遂教忠贤冒边功矣。
辽阳男子武长春游妓家,有妄言,东厂擒之。许显纯掠治,故张其辞云:“
长春敌间,不获且为乱,赖厂臣忠智立奇勋。”诏封忠贤侄良卿为肃宁伯,赐宅
第、庄田,颁铁券。吏部尚书王绍徽请崇其先世,诏赠忠贤四代如本爵。忠贤又
矫诏遣其党太监刘应坤、陶文、纪用镇山海关,收揽兵柄。再叙功,荫都督同知,
世袭锦衣卫指挥使,各一人。浙江巡抚潘汝桢奏请为忠贤建祠。仓场总督薛贞言
草场火,以忠贤救,得无害。于是颂功德者相继,诸祠皆自此始矣。
编修吴孔嘉与宗人吴养春有仇,诱养春仆告其主隐占黄山,养春父子瘐死。
忠贤遣主事吕下问、评事许志吉先后往徽州籍其家,株蔓残酷。知府石万程不忍,
削发去,徽州几乱。其党都督张体乾诬扬州知府刘铎代李承恩谋释狱,结道士方
景阳诅忠贤,铎竟斩。又以睚眦怨,诬新城侯子锦衣王国兴,论斩,并黜主事徐
石麒。御史门克新诬吴人顾同寅、孙文豸诔熊廷弼,坐妖言律斩。又逮侍郎王之
寀,毙于狱。凡忠贤所宿恨,若韩爌、张问达、何士晋、程注等,虽已去,必
削籍,重或充军,死必追赃破其家。或忠贤偶忘之,其党必追论前事,激忠贤怒。
当此之时,内外大权一归忠贤。内竖自王体乾等外,又有李朝钦、王朝辅、
孙进、王国泰、梁栋等三十余人,为左右拥护。外廷文臣则崔呈秀、田吉、吴淳
夫、李夔龙、倪文焕主谋议,号“五虎”。武臣则田尔耕、许显纯、孙云鹤、杨
寰、崔应元主杀僇,号“五彪”。又吏部尚书周应秋、太仆少卿曹钦程等,号“
十狗”。又有“十孩儿”、“四十孙”之号。而为呈秀辈门下者,又不可数计。
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心忌张皇后,其年秋,诬后父张国
纪纵奴不法,矫中宫旨,冀摇后。帝为致奴法,而诮让国纪。忠贤未慊,复使顺
天府丞刘志选、御史梁梦环交发国纪罪状,并言后非国纪女。会王体乾危言沮之,
乃止。
其冬,三殿成。李永贞、周应秋奏忠贤功,遂进上公,加恩三等。魏良卿时
已晋肃宁侯矣,亦晋宁国公,食禄如魏国公例,再加恩荫锦衣指挥使一人,同知
一人。工部尚书薛凤翔奏给赐第。已而太监陶文奏筑喜峰隘口成,督师王之臣奏
筑山海城,刑部尚书薛贞奏大盗王之锦狱,南京修孝陵工竣,甘镇奏捷,蕃育署
丞张永祚获盗,并言忠贤区画方略。忠贤又自奏三年缉捕功,诏书褒奖。半岁中,
所荫锦衣指挥使四人、同知三人、佥事一人。授其侄希孟世袭锦衣同知,甥傅之
琮、冯继先并都督佥事,而擢崔呈秀弟凝秀为蓟镇副总兵。名器僣滥,于是为极。
其同类尽镇蓟、辽,山西宣、大诸阨要地。总兵梁柱朝、杨国栋等岁时赂名马、
珍玩绝。
七年春,复以崔文升总漕运,李明道总河道,胡良辅镇天津。文升故侍光宗
药,为东林所攻者也。海内争望风献谄,诸督抚大吏阎鸣泰、刘诏、李精白、姚
宗文等,争颂德立祠,汹汹若不及。下及武夫、贾竖、诸无赖子亦各建祠。穷极
工巧。攘夺民田庐,斩伐墓木,莫敢控愬。而监生陆万龄至请以忠贤配孔子,以
忠贤父配启圣公。
初,潘汝祯首上疏,御史刘之待会藁迟一日,即削籍。而蓟州道胡士容以不
具建祠文,遵化道耿如杞入祠不拜,皆下狱论死。故天下风靡,章奏无巨细,
辄颂忠贤。宗室若楚王华煃、中书朱慎鉴,勋戚若丰城侯李永祚,廷臣若尚书
邵辅忠、李养德、曹思诚,总督张我续及孙国桢、张翌明、郭允厚、杨维和、李
时馨、汪若极、何廷枢、杨维新、陈维新、陈欢翼、郭如暗、郭希禹、徐溶辈,
佞词累牍,不顾羞耻。忠贤亦时加恩泽以报之。所有疏,咸称“厂臣”不名。大
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票旨,亦必曰“朕与厂臣”,无敢名忠贤者。山东
产麒麟,巡抚李精白图象以闻。立极等票旨云:“厂臣修德,故仁兽至。”其诬
罔若此。前后赐奖敕无算,诰命皆拟九锡文。
是年自春及秋,忠贤冒款汪烧饼、擒阿班歹罗銕等功,积荫锦衣指挥使至
十有七人。其族孙希孔、希孟、希尧、希舜、鹏程,姻戚董芳名、王选、杨六奇、
杨祚昌,皆至左、右都督及都督同知、佥事等官。又加客氏弟光先亦都督。魏抚
民又从锦衣改尚宝卿。而忠贤志愿犹未极,会袁崇焕奏宁远捷,忠贤乃令周应秋
奏封其从孙鹏翼为安平伯。再叙三大工功,封从子良栋为东安侯,加良卿太师,
鹏翼少师,良栋太子太保。因遍赉诸廷臣。用呈秀为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独绌
崇焕功不录。时鹏翼、良栋皆在襁褓中,未能行步也。良卿至代天子飨南北郊,
祭太庙。于是天下皆疑忠贤窃神器矣。
帝性机巧,好亲斧锯髹漆之事,积岁不倦。每引绳削墨时,忠贤辈辄奏事。
帝厌之,谬曰:“朕已悉矣,汝辈好为之。”忠贤以是恣威福惟己意。岁数出,
辄坐文轩,羽幢青盖,四马若飞,铙鼓鸣镝之声,轰隐黄埃中。锦衣玉带靴裤握
刀者,夹左右驰,厨传、优伶、百戏、舆隶相随属以万数。百司章奏,置急足驰
白乃下。所过,士大夫遮道拜伏,至呼九千岁,忠贤顾盼未尝及也。客氏居宫中,
胁持皇后,残虐宫嫔。偶出归私第,驺从赫奕照衢路,望若卤簿。忠贤故騃无他
长,其党日夜教之,客氏为内主,群凶煽虐,以是毒痡海内。
七年秋八月,熹宗崩,信王立。王素稔忠贤恶,深自儆备,其党自危。杨所
修、杨维垣先攻崔呈秀以尝帝,主事陆澄原、钱元悫,员外郎史躬盛遂交章论忠
贤。帝犹未发。于是嘉兴贡生钱嘉徵劾忠贤十大罪:一并帝,二蔑后,三弄兵,
四无二祖列宗,五克削藩封,六无圣,七滥爵,八掩边功,九朘民,十通关节。
疏上,帝召忠贤,使内侍读之。忠贤大惧,急以重宝啖信邸太监徐应元求解。应
元,故忠贤博徒也。帝知之,斥应元。十一月,遂安置忠贤于凤阳,寻命逮治。
忠贤行至阜城,闻之,与李朝钦偕缢死。诏磔其尸。悬首河间。笞杀客氏于浣衣
局。魏良卿、侯国兴、客光先等并弃市,籍其家。客氏之籍也,于其家得宫女八
人,盖将效吕不韦所为,人尤疾之。
崇祯二年命大学士韩爌等定逆案,始盖逐忠贤党,东林诸人复进用。诸丽
逆案者日夜图报复。其后温体仁、薛国观辈相继柄政,潜倾正人,为翻逆案地。
帝亦厌廷臣党比,复委用中珰。而逆案中阮大铖等卒肆毒江左,至于灭亡。
王体乾、李永贞、涂文辅,皆忠贤党。体乾,昌平人,柔佞深险。熹宗初,
为尚膳太监,迁司礼秉笔。王安之辞司礼掌印也,体乾急谋于客、魏夺之,而置
安于死。用是,一意附忠贤,为之尽力。故事,司礼掌印者位东厂上。体乾避忠
贤,独处其下,故忠贤一无所忌。杨涟劾忠贤疏上,帝命体乾诵之,置疏中切要
语不读,涟遂得谴。万燝之死,出体乾意。忠贤不识字,体乾与永贞等为之谋
主,遇票红文书及改票,动请御笔,体乾独奏,忠贤默然也。及忠贤冒陵工、殿
工、边功等赏,体乾、永贞辈亦各荫锦衣官数人。尝疑选人受益、黄愿素为钱谦
益、黄尊素兄弟,欲并柰锢,其阿媚忠贤如此。及庄烈帝定逆案,革体乾职,籍
其家。
永贞,通州人。万历中为内侍,犯法被系者十八年,光宗立,得释。忠贤用
事,引其党诸栋、史宾等为秉笔。永贞入栋幕,与忠贤掌班刘荣为死友。栋死,
夤缘得通于忠贤,由文书房升秉笔太监,匝月五迁,与体乾、文辅及石元雅共为
忠贤心腹。凡章奏入,永贞等先钤识窾要,白忠贤议行。崔呈秀所献诸录,永贞
等各置小册袖中,遇有处分,则争出册告曰:“此某录中人也。”故无得免者。
永贞性贪,督三殿工,治信王邸,所侵没无算。庄烈帝立,永贞阳引退,行十五
万金于体乾及司体王永祚、王本政求援。三人恶其反覆,首于帝。永贞惧,遂亡
去。既而被获,谪凤阳,寻以伪草李实奏,逮至,伏诛。
文辅,初为客氏子侯国兴授读,谄附忠贤,由司礼秉笔历掌御马监,总督太
仓、节慎二库。夺宁安大长公主第为廨,署曰“户工总部。”驺从常数百人,部
郎以下皆庭参,势焰出群阉上。庄烈帝立,复附徐应元,谪南京。
时有刘若愚者,故隶陈矩名下。善书,好学有文。天启初,李永贞取入内直
房,主笔札。永贞多密谋,若愚心识之,不敢与外廷通。忠贤败,若愚为杨维坦
所劾,充孝陵净军。已,御史刘重庆以李实诬高攀龙等七人事劾实。实疏辨言系
空印纸,乃忠贤逼取之,令永贞填书者。帝验疏,墨在朱上,遂诛永贞,坐若愚
大辟。久之,得释。若愚当忠贤时,禄赐未尝一及,既幽囚,痛己之冤,而恨体
乾、文辅辈之得漏网也,作《酌中志》以自明,凡四卷,见者邻之。
崔文升者,郑贵妃宫中内侍也。光宗立,升司礼秉笔,掌御药房。时贵妃进
帝美女四人,帝幸焉,既而有疾。文升用大黄药,益剧,不视朝。外廷汹汹,皆
言文升受贵妃指,有异谋。给事中杨涟言:“陛下哀毁之余,万几劳瘁。文升误
用伐药,又构造流言,谓侍御蛊惑,损陛下令名。陛下奈何置贼臣于肘腋间哉!”
然构造之说,涟疑文升误用药,故为此以图御罪,其实出于文升果否,未知也。
未几,光宗服鸿胪丞李可灼红丸,遂崩。言者交攻可灼及阁臣方从哲,惟御史郑
宗周等直指文升。给事中魏大中言文升之恶不下张差,御史吴甡亦谓其罪浮河灼。
下廷议,可灼论戍,文升谪南京。及忠贤用事,召文升总督漕运兼管河道。庄烈
帝即位,召回。御史吴焕复劾之。疏甫上,文升即结同党伏宫门号哭,声彻御座。
帝大怒,并其党皆杖一百,充孝陵净军。
张彝宪,庄烈帝朝司礼太监也。帝初即位,鉴魏忠贤祸败,尽撤诸方镇守中
官,委任大臣。既而廷臣竞门户,兵败饷绌,不能赞一策,乃思复用近侍。崇祯
四年九月,遣王应朝等监视关、宁,又遣王坤宣府,刘文忠大同,刘允中山西,
监视军马。而以彝宪有心计,令钩校户、工二部出入,如涂文辅故事,为之建署,
名曰户工总理,其权视外总督,内团营提督焉。给事中宋可久、冯元飙等十余人
论谏,不纳。吏部尚书闵洪学率朝臣具公疏争,帝曰:“苟群臣殚心为国,朕何
事乎内臣。”众莫敢对。南京侍郎吕维祺疏责辅臣不能匡救,礼部侍郎李孙宸亦
以召对力谏,俱不听。彝宪遂按行两部,踞尚书上,命郎中以下谒见。工部侍郎
高弘图不为下,抗疏乞归,削籍去。彝宪益骄纵,故勒边镇军器不发。管盔甲主
事孙肇兴恐稽滞军事,因劾其误国。帝命回奏,罪至遣戍。主事金铉、周镳皆以
谏斥去。工部尚书周士朴以不赴彝宪期,被诘问,罢去。
是时,中珰势复大振。王坤至宣府,甫逾月,即劾巡按御史胡良机。帝落
良机职,命坤按治。给事中魏呈润争之,亦谪外。坤性狂躁敢言,朝中大吏有欲
倚之相倾挤者。于是坤抗疏劾修撰陈于泰,谓其盗窃科名,语侵周延儒。给事中
傅朝佑言坤妄干弹劾之权,且其文词练达,机锋挡激,必有阴邪险人主之,其意
指温体仁。帝置不问。左副都御史王志道言:“近者内臣举动,几于手握皇纲,
而辅臣终不敢一问。至于身被弹击,犹忍辱不言。何以副明主之知?”皆备责延
儒,欲以动帝。帝怒,削其籍。时帝方一意用内臣,故言者多得罪。
到八年八月始下诏曰:“往以廷臣不职,故委寄内侍。今兵制粗立,军饷稍
清,尽撤监视总理。”又明年,命彝宪守备南京,寻死。然帝卒用高起潜辈典兵
监镇,驯至开关延贼,遂底灭亡。
高起潜,在内侍中,以知兵称,帝委任之。五年命偕其侪吕直督诸将征孔有
德于登州,明年凯旋。时流贼大炽,命太监陈大金、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等
为内中军,分入大帅曹文诏、左良玉、张应昌诸营,名曰监军,在边镇者,悉名
监视。而起潜得监视宁、锦诸军。已而诸监多侵克军资,临敌辄拥精兵先遁,诸
将亦耻为之下,缘是皆无功。八年尽撤诸镇内臣,惟起潜监视如故。
九年七月复遣太监李国辅、许进忠等分守紫荆、倒马诸关,孙惟武、刘元斌
防马水河。时兵部尚书张凤翼出督援军,宣大总督梁廷栋亦引兵南,特命起潜为
总监,给金三万、赏功牌千,以司礼大珰张云汉、韩赞周副之。然起潜实未尝
决一战,惟割死人首冒功而已。明年,起潜行部视师,令监司以下悉用军礼。永
平道刘景耀、关内道杨于国疏争,被黜。既而与兵部尚书杨嗣昌比,致宣大总督
卢象升孤军战殁,又匿不言状,人多疾之。
十七年,李自成将犯阙,帝复命起潜监宁、前诸军,而以杜勋镇宣府。勋至
镇即降贼。事闻,廷臣请急撤城守太监,忽传旨云:“杜勋骂贼殉难,予荫祠。”
盖为内臣蒙蔽也。未几,勋从贼至,自成设黄幄坐广宁门外,秦、晋二王左右席
地坐,勋侍其下,呼城上请入见。守城诸珰缒之上,同入大内,盛称贼势,劝
帝自为计。左右请留之,勋曰:“不返,则二王危。”乃纵之出,复缒下,语守
城诸珰曰:“吾曹富贵固在也。”俄而城陷,诸珰皆降。及贼败将遁,乃下令尽
逐内竖,无贵贱老弱皆号哭徒跣,破面流血,走出京城门。贼遂捆载其金帛珠宝
西去。
初,内臣奉命守城,已有异志,令士卒皆持白杨杖,朱其外,贯铁环于端使
有声,格击则折,至是贼即以其杖驱焉。广宁门之启,或日太监曹化淳献之,或
曰化淳实守东直门,而化淳入国朝,上疏奏辨甚力,时仓卒莫能明也。起潜赴宁、
前,中道弃关走。福王召为京营提督,后亦降于我大清。
王承恩,太监曹化淳名下也,累官司礼秉笔太监。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
犯阙,帝命承恩提督京营。是时,事势已去,城陴守卒寥寥,贼架飞梯攻西直、
平则、德胜三门。承恩见贼坎墙,急发炮击之,连毙数人,而诸珰泄泄自如。
帝召承恩,令亟整内官,备亲征。夜分,内城陷。天将曙,帝崩于寿皇亭,承恩
即自缢其下。福王时,谥忠愍。本朝赐地六十亩,建祠立碑旌其忠,附葬故主陵
侧。.ukanshu.
方正化,山东人。崇祯时,为司礼太监。十五年冬,畿辅被兵,命总监保定
军务,有全城功,已而撤还。十七年二月复命出镇,正化顿首辞,帝不许。又顿
首曰:“奴此行万无能为,不过一死报主恩尔。”帝亦垂涕遣之。既至,与同知
邵宗元等登陴共守。有请事者,但曰:“我方寸已乱,诸公好为之。”及城陷,
击杀数十人,贼问:“若为谁?”厉声曰:“我总监方公也!”贼攒刀斫杀之,
其从奄皆死。时内臣殉难者,更有故司礼掌印太监高时明,司礼秉笔太监李凤翔,
提督诸监局太监褚宪章、张国元四人。督东厂太监王之心家最富,既降,贼勒其
赀,拷死。南渡时,建旌忠祠祀诸死难者,以王承恩为正祀,内臣正化等附祀,
而之心亦滥与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