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继咸(张亮) 金声(江天一) 丘祖德(温璜 吴应箕 尹民兴等)
沈犹龙(李待问 章简) 陈子龙(夏允彝 徐孚远) 侯峒曾(阎应元等
朱集璜等) 杨文骢(孙临等) 陈潜夫(陆培) 沈廷扬 林汝翥(林惣)
郑为虹(黄大鹏 王士和 胡上琛 熊纬)
袁继咸,字季通,宜春人。天启五年进士。授行人。崇祯三年冬,擢御史,
监临会试,坐纵怀挟举子,谪南京行人司副,迁主客员外郎。七年春,擢山西提
学佥事。未行,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有朝觐官赍册之奏。继咸疏论之,谓:
“此令行,上自藩臬,下至守令,莫不次第参谒,屏息低眉,跪拜于中官之座,
率天下为无耻事,大不便。”彝宪大恚,与继咸互讦奏。帝不听,乃孑身赴任。
久之,巡抚吴甡荐其廉能。而巡按御史张孙振以请属不应,疏诬继咸脏私事。帝
怒,逮继咸,责甡回奏。甡贤继咸,斥孙振。诸生随至都,伏阙诉冤,继咸亦列
上孙振请属状及其赃贿数事。诏逮孙振,坐谪戍;继咸得复官。十年,除湖广参
议,分守武昌。以兵捣**巢兴国、大冶山中,擒贼首吕瘦子,降其党十余人。
诏兼佥事,分巡武昌、黄州。击退贼老回回、革里眼等七大部黄陂、黄安,筑黄
冈城六千余丈。
十二年,移淮阳,忤中官杨显名,奏镌二秩调用。督师杨嗣昌以其知兵,引
参军事。明年四月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未一年,襄阳陷,被逮,戍贵州。
十五年,廷臣交荐,起故官,总理河北屯政。未赴,贼逼江西。廷议设重臣总督
江西、湖广、应天、安庆军务,驻九江。擢继咸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以行。
贼已陷武昌,左良玉拥兵东下。继咸遇良玉于芜湖,激以忠义。良玉即还,恢复
武昌。廷议吕大器来代,继咸仍督屯政。大器、良玉不协,长沙、袁州俱陷,仍
推继咸代之。甫抵镇而京师陷。
福王立南都,颁诏武昌,良玉不拜诏。继咸致书言伦序正,良玉乃拜受诏。
继咸入朝,高杰新封兴平伯。继咸曰:“封爵以劝有功。无功而封,有功者不劝。
跋扈而封,跋扈愈多。”王曰:“事已行,奈何?”继咸曰:“马士英引杰渡江,
宜令往辑。”王曰:“彼不欲往,辅臣史可法愿往。”继咸曰:“陛下嗣位,固
以恩泽收人心,尤宜以纪纲肃众志。乞振精神,申法纪。冬春间,淮上未必无事。
臣虽驽,愿奉六龙为澶渊之举。”王有难色。因诣榻前密奏曰:“左良玉虽无异
图,然所部多降将,非孝子顺孙。陛下初登大宝,人心危疑,意外不可不虑,臣
当星驰回镇。”许之。因赴阁责可法不当封杰,士英嗛之。俄陈致治守邦大计,
引宋高宗用黄潜善、汪伯彦事,语复侵士英。会湖广巡按御史黄澍劾奏士英十大
罪,士英拟旨逮治。澍与良玉谋,阴讽将士大哗,欲下南京索饷,保救澍。继咸
为留江漕十万石、饷十三万金给之,且代澍申理,以良玉依仗澍为言。士英不得
已,免逮澍。继咸既与士英隙,所奏悉停寝。
明年正月,继咸言:“元朔者,人臣拜手称觞之日,陛下尝胆卧薪之时。念
大耻未雪,宜以周宣之未央问夜为可法,以晚近长夜之饮、角�之戏为可戒。省
土木之功,节浮淫之费。戒谕臣工,后私斗而急公仇。臣每叹三十年来,徒以三
案葛藤血战不已。若《要典》一书,已经先帝焚毁,何必复理其说。书苟未进,
宜寝之;即已进,宜毁之。至王者代兴,从古亦多异同。平、勃迎立汉文,不闻
穷治朱虚之过;房、杜决策秦邸,不闻力究魏征之非。固其君豁达大度,亦其大
臣公忠善谋,翊赞其美。请再下宽大之诏,解圜扉疑入之囚,断草野株连之案。”
王降旨俞其言。
群小皆不喜继咸,汰其军饷六万,军中有怨言,继咸疏争不得。又以江上兵
寡,郑鸿逵战舰不还,议更造,檄九江佥事叶士彦于江流截买材木。士彦家芜湖,
与诸商昵,封还其檄。继咸以令不行,疏劾士彦。士彦同年御史黄耳鼎亦劾继咸,
言继咸有心腹将校劝左良玉立他宗,良玉不从云。良玉尝不拜监国诏,闻之益疑
惧,上疏明与继咸无隙,耳鼎受指使而言,《要典》宜再焚。江东人乃由是交口
言继咸、良玉倡和,胁制朝廷矣。会都下又有伪太子之事,良玉争不得,遂与士
英辈有隙。继咸疏言:“太子真伪,非臣所能悬揣。真则望行良玉言,伪则不妨
从容审处,多召东宫旧臣辨识,以解中外之疑。”疏未达,良玉已反。
初,继咸闻李自成兵败南下,命部将郝效忠、陈麟、邓林奇守九江,自统副
将汪硕画、李士元等援袁州,防贼由岳州、长沙入江西境。既已登舟,闻良玉反,
复还九江。良玉舟在北岸,贻书继咸,愿握手一别,为皇太子死。九江士民泣请
继咸往,纾一方难。继咸会良玉于舟中,良玉语及太子下狱事,大哭。次日,舟
移南岸,良玉袖出皇太子密谕,劫诸将盟。继咸正色曰:“密谕何从来?先帝旧
德不可忘,今上新恩亦不可负,密谕何从来?”良玉色变,良久乃曰:“吾约不
破城,改檄为疏,驻军侯旨。”继咸归,集诸将于城楼而洒泣曰:“兵谏非正。
晋阳之甲,《春秋》恶之,可同乱乎?”遂约与俱拒守。而效忠及部将张世勋等
则已出与良玉合兵,入城杀掠。继咸闻之,欲自尽。黄澍入署拜泣曰:“宁南无
异图。公以死激成之,大事去矣。”副将李士春亦密白继咸隐忍,至前途,王文
成之事可图也。继咸以为然,遂出责良玉。良玉已疾笃,夜望见城中火起,大哭
曰:“予负临侯!”临侯,继咸别号也。呕血数升,遂死。其子梦庚秘不发丧,
诸将推为帅,移舟东。中朝皆疑继咸、良玉同反。而南都时已破,诸镇多纳款。
继咸劝梦庚旋师,不听。遣人语林奇、硕画、士元毋为不忠事,林奇、硕画、士
元避皖湖中,遣人阴逆继咸。继咸已为效忠绐赴其军。将及湖口,而梦庚、效忠
降于我大清,遂执继咸北去,馆内院。至明年三月,终不屈,乃杀之。
有张亮者,四川人。举于乡。崇祯时,历榆林兵备参议,用荐改安庐兵备,
监禁军讨贼,频有功。十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其地。福王既立,亮闻李自成
兵败西奔,奏言贼势可乘,请解职视贼所向,督兵进讨,从之。寻召入京议事,
复遣还任。明年四月,左梦庚陷安庆,亮被执。梦庚北行,挟亮与俱,乘间赴河
死。
金声字正希,休宁人。好学,工举子业,名倾一时。崇祯元年成进士,授庶
吉士。明年十一月,大清兵逼都城,声慷慨乞面陈急务,帝即召对平台。退具疏
言:“臣书生素矢忠义,遭遇圣明,日夜为陛下忧念天下事。今兵逼京畿,不得
不急为君父用。夫通州、昌平,都城左右翼,宜戍以重兵。而天津漕艘所聚,尤
宜亟防。今天下草泽之雄,欲效用国家者不少,在破格用之耳。臣所知申甫有将
才。臣愿仗圣天子威灵,与练敢战士,为国家捍强敌,惟陛下立赐裁许。”
申甫者,僧也,好谈兵,方私制战车火器。帝纳声言,取其车入览,授都司
佥书。即日召见,奏对称旨,超擢副总兵,敕募新军,便宜从事。改声御史,参
其军。甫仓猝募数千人,皆市井游手,所需军装戎器又不时给。而是时大清兵在
郊圻久,势当速战,急出营柳林。总理满桂节制诸军,甫不肯为下。桂卒掠民间,
甫军捕之,桂辄索去。声以两军不和闻,帝即命声调护。亡何,桂殁,甫连败于
柳林、大井,乃结车营卢沟桥。大清兵绕出其后,御车者惶惧不能转,歼戮殆尽,
甫亦阵亡。声痛伤之,言甫受事日浅,直前冲锋,遗骸矢刃殆遍,非喋血力战不
至此。帝亦伤之,命予恤典。
声耻无功,请率参将董大胜兵七百人,甫遗将古壁兵百人,及豪杰义从数百
人,练成一旅,为刘之纶奇兵,收桑榆之效,不许。俄以清核军需告竣,奏缴关
防,请按律定罪,再疏请罢斥,皆不许。东江自毛文龙被杀,兵力弱,势孤。声
因东宫册立,自请颁诏朝鲜,俾联络东江,张海外形势。帝虽嘉其意,亦不果用。
寻上疏言:“陛下晓夜焦劳,日亲天下之事,实未尝日习天下之人。必使天
下才不才,及才长短,一一程量不爽,方可斟酌位置。往者,陛下数召对群臣,
问无所得,鲜当圣心,遂厌薄之。臣愚妄谓陛下泰交尚未殷,顾问尚未数,不得
谓召对无益也。愿自今间日御文华,令京卿、翰林、台谏及中行、评博等官,轮
番入直,博咨广询。而内外有职业者,亦得不时进见。政事得失,军民利病,庙
堂举错,边塞情形,皆与臣工考究于燕闲之间。岁月既久,品量毕呈。诸臣才不
才,及才长短,岂得逃圣鉴。”帝未及报,声再疏恳言之,终不用,遂屡疏乞归。
后大学士徐光启荐声同修历书,辞不就。以御史召,亦不赴。八年春,起山
东佥事,复两疏力辞。乡郡多盗,声团练义勇,为捍御。十六年,风阳总督马士
英遣使者李章玉征贵州兵讨贼,迂道掠江西,为乐平吏民所拒击。比抵徽州境,
吏民以为贼,率众破走之。章玉讳激变,谓声及徽州推官吴翔风主使。士英以闻,
声两疏陈辨。帝察其无罪,不问。其年冬,廷臣交荐,即命召用,促入都陛见,
未赴而京师陷。
福王立于南京,超擢声左佥都御史,声坚不起。大清兵破南京,列郡望风迎
降。声纠集士民保绩溪、黄山,分兵扼六岭。宁国丘祖德、徽州温璜、贵池吴应
箕等多应之。乃遣使通表唐王,授声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总督诸道军。拔旌
德、宁国诸县。九月下旬,徽故御史黄澍降于大清,王师间道袭破之。
声被执至江宁,语门人江天一曰:“子有老母,不可死。”对曰:“天一同
公起兵,可不同公殉义乎!”遂偕死。唐王赠声礼部尚书,谥文毅。天一,歙诸
生。
丘祖德,字念修,成都人。崇祯十年进士。授宁国推官,以才调济南。用荐
超擢佥事,分巡东昌。山东土寇猖獗,帝因给事中张元始言,令祖德及东兖道李
恪专任招抚,寇多解散。十五年调官沂州。其冬用兵部尚书张国维荐,擢右佥都
御史,巡抚保定。十六年罣察典,解职侯勘。事白,以故官代王永吉抚山东。京
师覆,贼遣使招降。祖德斩之,谋发兵拒守。会中军梅应元叛,率部卒索印,祖
德乃南奔。
福王时,御史沈宸荃劾祖德及河南总督黄希宪轻弃封疆,诏削籍提讯,久之
获释。而成都亦陷,无家可归,流寓宁国。金声起兵绩溪,祖德与宁国举人钱文
龙,诸生麻三衡、沈寿荛等各举兵应之。时郡城已失,祖德驻华阳,三衡驻稽亭,
他蜂起者又十余部,约共攻郡城。不克,寿荛阵殁,祖德退还山中。大清兵攻拔
其寨,被获,磔死,其子亦死。越四日,三衡军败,亦死。寿荛,都督有容子。
三衡,布政使溶孙也。三衡兵既起,旁近吴太平、阮恒、阮善长、刘鼎甲、胡天
球、冯百家与俱起,号七家军,皆诸生也。三衡既败,太平等亦死。
温璜,初名以介,字于石,乌程人。大学士体仁再从弟也。母陆守节被旌。
璜久为诸生,有学行。崇祯十六年秋举进士。授徽州推官。甫莅任,闻京师陷,
亟练民兵,为保障计。明年,南京亦覆。知府秦祖襄及诸僚属皆遁,璜乃尽摄其
印,召士民慰谕之。金声举兵绩溪,璜与掎角,且转饷给其军,而徙家属于村民
舍。未几,声败,璜严兵自守。郡中故御史黄澍以城献,璜趋归村舍,刃其妻茅
氏及长女,遂自刭死。
吴应箕,字次尾,贵池人。善今古文,意气横厉一世。阮大铖以附珰削籍,
侨居南京,联络南北附珰失职诸人,劫持当道。应箕与无锡顾杲、桐城左国材、
芜湖沈士柱、余姚黄宗义、长洲杨廷枢等为《留都防乱公揭》讨之,列名者百四
十余人,皆复社诸生也。后大铖得志,谋杀周镳,应箕独入狱护视。大铖闻,急
遣骑捕之,应箕夜亡去。南都不守,起兵应金声,败走山中,被获,慷慨就死。
其同时举兵者有尹民兴、吴汉超、庞昌胤、谢球、司石磐、王湛、鲁之玙。
民兴,字宣子,崇祯初举进士。历知宁国、泾二县,除奸厘蠹,有神明之称。
行取入都,为陈启新所讦,谪福建按察司检校。十五年春,疏陈时务十四事,帝
喜,召为职方主事。数召对,言多当帝意,即擢本司郎中。周延儒出督师,命从
军赞画。延儒被谴,下民兴吏,除名,久之始释。福王立,起故官,寻谢病归,
流寓泾县。南京失,与诸生赵初浣等据城拒守,大清兵攻破城,初浣死之,民兴
走免。唐王以为御史,事败归,卒于家。
汉超,宣城诸生。崇祯十七年闻都城变,谋募兵赴难,会福王立,乃已。明
年,南都覆,弃家走泾县,从尹民兴起兵。兵败,匿华阳山中。先是,丘祖德、
麻三衡诸军溃,保华阳,有徐淮者部署之。汉超与合,连取句容、溧水、高淳、
溧阳、泾、太平诸县。明年正月袭宁国,夜缘南城登。兵溃,城中按首事者。汉
超已出城,念母在,且恐累族人,入见曰:“首事者我也。”剖其腹,胆长三寸。
妻戚自掷楼下死。
昌胤,西充人。崇祯十年进士。授青阳知县。南京覆,走匿九华山,谋举兵。
事泄被执,夜死旅店中。
球,溧阳诸生,佥事鼎新子也。毁家募兵。兵散,被执而死。
石磐,盐城诸生,与都司酆某同举兵,兵败被执。酆言:“此儒生,吾劫之
为书记耳。”石磐曰:“吾首事,奈何讳之!”系狱六十余日,与酆偕死。
湛,太仓诸生。城已下,与兄淳复集里人数百围城。城中兵出击,淳赴水死,
湛被斫死。
之玙,历官副总兵,驻福山。苏州既降,诸生陆世钥聚众焚城楼。之玙率千
人入城,与大清兵战,溃走,之玙战死。
其时以诸生死者,有**马纯仁、邳州王台辅。南京既下,**即归附,纯
仁题铭桥柱,抱石投水死。台辅,当崇祯末,闻宦官复出镇,将草疏极谏。甫入
都,都城陷,乃还。福王时,东平伯刘泽清、御史王燮张乐大宴于睢宁。台辅衰
纟至直入,责之曰:“国破君亡,此公等卧薪尝胆、食不下咽时,顾置酒大会耶!
”左右欲鞭之,燮曰:“狂生也。”命引去。及南京覆,台辅视其廪曰:“此吾
所树,尽此死。”明年,粟尽,北面再拜,自缢死。
沈犹龙,字云升,松江华亭人。万历四十四年进士。除鄞县知县。天启初,
征授御史,出为河南副使。崇祯元年,召复故官,进太仆少卿,拜右佥都御史,
巡抚福建。江西妖贼张普薇等作乱,犹龙遣游击黄斌卿协剿,大破之。增秩赐金,
以忧归。服阕,起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
十七年冬,福王召理部事,不就,乞葬亲归。明年,南京失守,列城望风下。
闰六月,吴淞总兵官吴志葵自海入江,结水寨于泖湖。会总兵官黄蜚拥千艘自无
锡至,与合。犹龙乃偕里人李待问、章简等,募壮士数千人守城,与二将相掎角,
而参将侯承祖守金山。八月,大清兵至,二将败于春申浦,城遂被围。未几破,
犹龙出走,中矢死。待问守东门,简守南门,城破,俱被杀。华亭教谕眭明永题
诗明伦堂,投缳死。诸生戴泓赴池死。嘉定举人傅凝之参志葵军事,兵败,赴水
死。大清兵遂攻金山,承祖与子世禄犹固守。城既破,巷战逾时,世禄中四十矢,
被获,死之。承祖亦被获,说之降,不从,遂被杀。志葵、蜚既败,执至江阴城
下,令说城中人降。志葵说之,蜚不语,城迄不下,后皆被杀。
待问,字存我,崇祯末进士。授中书舍人。工文章,兼精书法。简,字坤能。
举于乡,官罗源知县。
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生有异才,工举子业,兼治诗赋古文,取法
魏、晋,骈体尤精妙。崇祯十年进士。选绍兴推官。
东阳诸生许都者,副使达道孙也。家富,任侠好施,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
思得一当。子龙尝荐诸上官,不用,东阳令以私憾之。适义乌奸人假中贵名招兵
事发,都葬母山中,会者万人。或告监司王雄曰:“都反矣。”雄遽遣使收捕,
都遂反。旬日间聚众数万,连陷东阳、义乌、浦江,遂逼郡城,既而引去。巡抚
董象恒坐事逮,代者未至,巡按御史左光先以抚标兵,命子龙为监军讨之,稍有
俘获。而游击蒋若来破其犯郡之兵,都乃率余卒三千保南砦。雄欲抚贼,语子龙
曰:“贼聚粮据险,官军不能仰攻,非旷日不克。我兵万人,止五日粮,奈何?”
子龙曰:“都,旧识也,请往察之。”乃单骑入都营,责数其罪,谕令归降,待
以不死。遂挟都见雄。复挟都走山中,散遣其众,而以二百人降。光先与东阳令
善,竟斩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子龙争,不能得。
以定乱功,擢兵科给事中。命甫下而京师陷,乃事福王于南京。其年六月,
言防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议不可缓,请专委兵部主事何刚训练,从之。太仆少
卿马绍愉奉使陛见,语及陈新甲主款事。王曰:“如此,新甲当恤。”廷臣无应
者,独少詹事陈盟曰可。因命予恤,且追罪尝劾新甲者。廷臣惩刘孔昭殿上相争
事,不敢言。子龙与同官李清交章力谏,事获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