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凤(杨振 杨国柱) 曹变蛟(朱文德 李辅明) 刘肇基(乙邦才
马应魁 庄子固)
金国凤,宣府人。崇祯中,以副总兵守松山。十二年二月,大清以重兵来攻,
环城发炮,台堞俱摧。城中人负扉以行。国凤间出兵突击,辄败还,乃以木石甃
补城坏处。大清兵屡登屡却,遂分兵攻塔山、连山,令锐卒分道穴城。国凤多方
拒守,终不下,阅四旬围解。帝大喜,立擢署都督佥事,为宁远团练总兵官。再
论功,署都督同知,荫锦衣卫千户。是年十月,大清兵复攻宁远。国凤愤将士
恇怯,率亲丁数十人出据北山冈鏖战。移时矢尽力竭,与二子俱死。帝闻痛悼,
赠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赐祭葬,有司建祠,增世职三级。总督洪承畴上言:
“国凤素怀忠勇。前守松山,兵不满三千,乃能力抗强敌,卒保孤城。非其才力
优也,以事权专,号令一,而人心肃也。迨擢任大将,兵近万人,反致陨命。非
其才力短也,由营伍纷纭,号令难施,而人心不一也。乞自今设连营节制之法,
凡遇警守城,及统兵出战,惟总兵官令是听。庶军心齐肃,战守有资,所系于封
疆甚大。”帝即允行之。及国凤父子柩归,帝念其忠,命所过有司给以舟车,且
加二祭。其妻张氏援刘綎例,乞加宫保。部议格不行,而请于世职增级外,再
荫本卫试百户世袭,以劝忠臣。帝可之。
当松山被围,巡抚方一藻议遣兵救援,诸将莫敢应。独副将杨振请行,至吕
洪山遇伏,一军尽覆。振被执,令往松山说降。未至里许,踞地南向坐,语从官
李禄曰:“为我告城中人坚守,援军即日至矣。”禄诣城下致振语,城中守益坚。
振、禄皆被杀。事闻,命优恤。
振,义州卫人。世为本卫指挥使。天启二年,河东失守,归路梗,其母自缢。
振随父及弟夜行昼伏,渡鸭绿江入皮岛。毛文龙知其父子才,并署军职。文龙死,
振归袁崇焕,为宁远千总。崇祯二年从入卫。救开平有功,进都司佥书。邮马山
之战,以游击进参将。久之,擢副总兵。监视中官高起潜招致之,不往。中以他
事,落职。用一藻荐,复官,及是死难。
振从父国柱,崇祯九年为宣府总兵官。十一年冬,入卫畿辅,从总督卢象升
战贾庄。象升败殁,国柱当坐罪。大学士刘宇亮、侍郎孙传庭皆言其身入重围,
非临敌退却者比。乃充为事官,戴罪图功。十四年,祖大寿被困锦州,总督洪承
畴率八大将往救。国柱先至松山,陷伏中。大清兵四面呼降,国柱太息,语其下
曰:“此吾兄子昔年殉难处也,吾独为降将军乎!”突围,中矢堕马卒。事闻,
赠恤如制。
国柱二子俱殀。妻何氏以所遗甲胄弓矢及战马五十三匹献诸朝。帝深嘉叹,
命授一品夫人,有司月给米石,饩之终身。
曹变蛟,文诏从子也,幼从文诏积军功至游击。崇祯四年从复河曲。明年连
破贼红军友等于张麻村、陇安、水落城、唐毛山,又破刘道江等于铜川桥,勇冠
诸军。以御史吴甡荐,进参将。文诏移山西,变蛟从战辄胜。及文诏改镇大同,
山西巡抚许鼎臣言:“晋贼紫金梁虽死,老回回、过天星、大天王、蝎子块、闯
塌天诸渠未灭。变蛟骁勇绝人,麾下健儿千百,才乃文诏亚,乞留之晋中。”从
之。
七年,群贼入湖广,命变蛟南征。文诏困于大同,又命北援。七月遇大清兵
广武,有战功。其冬,文诏失事论戍,变蛟亦以疾归。明年,文诏起讨陕西贼,
变蛟以故官从。大捷金岭川,鏖真宁之湫头镇,皆为军锋。文诏既战殁,变蛟收
溃卒,复成一军。总督洪承畴荐为副总兵,置麾下,与高杰破贼关山镇,逐北三
十余里。又与副将尤翟文、游击孙守法追闯王高迎祥,与战凤翔官亭,斩首七百
余级。又与总兵左光先败迎祥乾州。迎祥中箭走,斩首三百五十余级。已而迎祥
自华阴南原绝大岭,夜出朱阳关。光先战不利,赖变蛟陷阵,乃获全。九年破闯
将澄城。偕光先等追至靖虏卫,转战安定、会宁,抵静宁、固宁,贼屡挫。其秋
追混天星等,败之蒲城。贼西走平凉、巩昌,复击破之。
十年二月,巡抚孙传庭部卒许忠叛,勾贼混十万谋犯西安。变蛟方西追过天
星,闻乱急还,贼遂遁。传庭已诛迎祥,其党闯将混天星、过天星踞洮、岷、阶、
文深谷间。承畴遣变蛟、光先及祖大弼、孙显祖合击。四月望,入山,遇贼郭家
坝,大雨。诸将力战,贼死伤无算,食尽引还。九月,阶州陷,与光先并停俸。
俄擢都督佥事,为临洮总兵官。当是时,承畴、传庭共矢灭贼。传庭战于东,承
畴战于西,东贼几尽。贼在西者,复由阶、成出西和、礼县。光先、显祖皆无功,
独变蛟降小红狼。余贼窜走徽州、两当、成、凤间,不敢大逞。十月,贼瞷蜀
中虚,陷宁羌州,分三道,连陷三十余州县。承畴率变蛟等由沔县历宁羌,过七
盘、朝天二关。山高道狭,士马饥疲,岁暮抵广元,贼已走还秦。变蛟等回军邀
击,斩首五百余级。时兵部尚书杨嗣昌创“四正六隅”之说,限三月平贼。十一
年四月以灭贼逾期,普议降罚,变蛟、光先并镌五级,戴罪办贼。
贼之再入秦也,其渠魁号六队者,与大天王、混天王、争管王四部连营东犯,
混天星、过天星二部仍伏阶、文,独闯将李自成以三月自洮州出番地。承畴令变
蛟偕贺人龙追之,连战斩首六千七百有奇。番地乏食,贼多死亡。变蛟转战千里,
身不解甲者二十七昼夜。余贼溃入塞。大弼驻洮州,扼战不力。乃走入岷州及西
和、礼县山中。变蛟还剿,贼伏匿不敢出,惟六队势犹张。六月,光先自固原进
兵,贼已奔陇州、清水。光先追至秦州,六队及争管王复走成县、阶州,为变蛟
所扼。其别部号三队及仁义王、混天王降于光先,而自成、六队及其党祁总管避
秦兵,复谋犯蜀,副将马科、贺人龙拒之。将还走阶、文及西乡,惮变蛟,乃走
汉中,又为光先所扼。六队、祁总管皆降,惟自成东遁。承畴令变蛟穷追,而设
三伏于潼关之南原。变蛟追及,大呼斫贼。伏尽起,贼尸相枕藉。村民用大棒击
逃者。自成妻女俱失,从七骑遁去。余皆降。是时,曹兵最强,各镇依之以为固,
录关中平贼功,进变蛟左都督。
十一月,京师戒严,召承畴入卫,变蛟及光先从之。明年二月,抵近畿,帝
遣使迎劳,将士各有赐。未几,战浑河,无功。再战太平砦北,小有斩获。及解
严,留屯遵化。麾下皆秦卒,思归,多逃亡者,追斩之乃定。时张献忠、罗汝才
既降复叛,陕西再用兵。总督郑崇俭乞令变蛟兵西还,帝不许,寻用为东协总兵
官。
十三年五月,锦州告急。从总督承畴出关,驻宁远。七月与援剿总兵左光先、
山海总兵马科、宁远总兵吴三桂、辽东总兵刘肇基,遇大清兵于黄土台及松山、
杏山,互有杀伤。大清兵退屯义州。承畴议遣变蛟、光先、科之兵入关养锐,留
三桂、肇基于松、杏间,佯示进兵状。又请解肇基任,代以王廷臣;遣光先西归,
代以白广恩。部议咸从之,而请调旁近边军,合关内外见卒十五万人备战守。用
承畴言,师行粮从,必刍粮足支一岁,然后可议益兵。帝然之,敕所司速措给。
征宣府总兵杨国柱、大同总兵王朴、密云总兵唐通各拣精兵赴援。以十四年
三月偕变蛟、科、广恩先后出关,合三桂、廷臣凡八大将,兵十三万,马四万,
并驻宁远。
承畴主持重,而朝议以兵多饷艰,职方郎张若麒趣战。承畴念祖大寿被围久,
乃议急救锦州。七月二十八日,诸军次松山,营西北冈。数战,围不解。八月,
国柱战殁,以山西总兵李辅明代之。承畴命变蛟营松山之北,乳峰山之西,两山
间列七营,环以长壕。俄闻我太宗文皇帝亲临督阵,诸将大惧。及出战,连败,
饷道又绝。朴先夜遁。通、科、三桂、广恩、辅明相继走。自杏山迤南沿海,东
至塔山,为大清兵邀击,溺海死者无算。变蛟、廷臣闻败,驰至松山,与承畴固
守。三桂、朴奔据杏山。越数日,欲走还宁远。至高桥遇伏,大败,仅以身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