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233 列传第121(1 / 2)

加入书签

○姜麟(从思睿) 陈登云 罗大摐(黄正宾) 李献(舒弘

象 丁逊 吴佳 叶春 杨休 董成 贾儒 张) 孟

京 王坚 王曾(涂) 张观 樊衡(子遇 维 孙自

赞(兄谅) 天民 选(冯虞 任蘖)

应麟,泰符,谿人。国华,靖中进。历陕西参议,廉名。

麟举历十一进士,庶吉士,授户科事中。妃郑氏殊宠,子常洵,

诏进为皇贵。而王妃育皇子已五,无所封。中籍籍,帝欲立

年二月,应麟首疏言:“礼贵别,事当始。贵所生陛第三子

宫,恭诞育元翻令居。揆之理则不,质之心则不,传之

则不正,非所以储贰、众志也。伏请俯舆情,还成命。其或情

已,请先封妃为皇妃,而及于郑,则礼不违,亦不废。然臣所

末,未及其也。陛诚欲正定分,嫌明微,莫若俯阁臣之,册立

宫,以天下之,则臣之望慰,宗社之长矣。”疏入,震怒,

地,遍召大谕曰:“册封贵,初非东宫起,科臣何讪朕!”手击

再。诸珰环叩首,稍解,降旨:“贵妃敬勤劳,加殊封。立储自

幼,姜应麟君卖直,可降极杂职。”于是得同广昌史。吏员外郎璟、

部主事如法继之,并罪。两申救者数十上,皆不省。自后言蜂起,

咸执“储自有幼”之,以责于帝。虽厌苦,终不夺也。

应麟居广昌四年,量移余知县。父忧归。服阕,京,会部数以

诸臣得谴,应遂不复。家居十年。宗立,太仆少。给事

劾应麟病失仪,遂引疾。崇祯年卒,太常卿。

从子睿,字愚。少,事母。举天二年进,授行。崇祯年擢

史。明春,陈下五大:曰加病民,邮传过,曰搜愈精,绪愈

,曰惩愈甚,废愈多,曰督责急,蒙愈深。旨,切。其冬宦官

视边务,抗疏切。已,首辅周儒以家周文郁副将,素儒为衣,

父人瑞中书,赇行私,请罢斥。已,论给事中呈润、史李曰、王

灿。巡云南。辞,历诸弊政,而言:“举朝拯救溺之神,专之摘

细微,以察吏戎予夺柄仅付三阉寺。厝火自,不知计,天安望

平!”旨,切。还朝,值帝撤二部总诸镇监内臣。睿请并监视

营关、者。因向来秉大臣阿将顺之,意指体仁也。体仁二俨、

数请嘱学佥事元宽。元宽以体险怪黜,遂其二子书。思劾体

纵子作,以元揭为据。体仁谓不出元手,思等群谋陷。元上疏

明,思再劾体以“群”二字陷人之,但知子,不有君。怒,

俸五月。出视河盐政。邑有故御史曹汴讲学院,思为置田学舍,

公余亲讲授。还,乞归里。几卒。

陈登云,字从龙,唐山人。万历五进士。鄢陵知。政最,征授御

辽东,陈安攘策,又速首功赏。改山西。朝,会臣方争储。

云谓议早决,贵妃家沮之。六年六,遂因异抗疏,劾妃父承宪,

言:“宪怀祸奸,窥储贰。与貂珰来,绸杯酌,广结山、术士、

缁黄流。曩下重惩场冒籍,承宪妻扬言事己发,以恐喝贵,簧

朝绅。不但惠遭其虐,即中与太后亦谨避锋矣。下享国长,自

敬德致,而宪每对言,以不立东之效。挠盛典,蓄隐邪,他日

所不。苟不奋乾刚,断以大,虽日殿撤乐、素服停,恐天未易格,

天变可弭也。”疏入,贵妃、宪皆怒,同列亦登云危,帝竟留不下。

久之,论吏部书陆光,又论四川提副使冯可,论应天巡

涞、顺天巡王致祥,又论礼侍郎韩能、尚罗万化、南京太卿徐用

皆惮之。时方考科道,云因疏:“近言官,午以前于威,

柔;壬以后昵情,则直为佞。其间岂刚直之,而弗龃龉,

其身。十年来,以刚直京卿者,百止一耳。背植党,嗜乞怜,如

‘七豺’、‘八’者,路顾居半。夫谏为天持是非,而使人

,安望抗颜直,为国锄大奸、歼巨蠹!与其用而斥,不若

。”因数事以

河南。大饥,相食。使崔应见民啖中雁矢,囊示登,登云

即进之朝。帝遣寺丞化民赍金振之。登云巡者三,裁峻厉。以久次

当擢京,累寝下,遂疾归。卒。

大纮,公廓,水人。历十四进士。行人。九年八,迁礼

给事。甫拜,即上《定制书》数千言。已,复视朝宜,语皆直。先

诏以十年春立东宫,至是工主事张德以预仪物请。帝怒,夺俸三

册立事。尚书曾亨请如诏,忤,切让。大纮复为言,夺俸如德。

学士许、王家连署阁名,乞新命,诸臣请,帝益怒。首辅申行方

告,闻怒,乃揭言:“臣虽列公疏,不与知。”帝喜,手诏褒,而

与诏俱礼科。事,阁密揭无科者。行惭惧,亟谋之科都给中胡

宁,遣使取揭。独大纮科,使绐取之。及往索,时行留发。大乃抗

曰:“奉职无,谨席稿以待。念时行国厚恩,乃内外心,藏蓄祸,

误国卖,罪何胜言。时行身在告,翰林迁之奏,俨然首其名,

何独于储一事避如此。纵陛下然震怒,加国等不测之,时行当与分

过。况下未尝,而乃塞睿聪,摇动国,苟自其乞怜术,而主上悔

悟之萌,此臣之大恨也。假令国得请,行庆典恩泽加,时行辞之乎?

盖其心妄意下有所系,故附廷臣立之议,而阴缓事,以自交宫

之谋。使请之得,则居羽翼功;不,则别集菀之。其操术以愚

世久,不图日乃发之也。”疏入,震怒,贬边方职。俄六科钟

正等救,斥民,羽等夺俸。中书舍黄正宾抗疏力时行。怒,下

拷讯,斥为民。时行亦安,无,竟引。大纮行高卓。乡人以里先达

伦、洪先,为“三”。天中,赠禄少卿。

正宾,歙人。赀为舍,直武殿。耻赀入官,思树奇,至是见推

议。后三才、宪成咸游,益声士大间。熹立,起官。再尚宝

卿,引归。魏贤下汪言狱,连正宾。坐赃千,遣戍同。庄帝嗣

,复官,致仕。祯元年月,魏徐大化、杨维垣罢官,潜居辇,交

奄寺,宾在都,抗疏发奸。勒人归田,都人之。而有“潜宦寺”

语,帝指名。宾以赵、于化对。帝其妄,回籍。

李献可,字尧俞,同安人。万历十年进士。除武昌官。课,征授

中。屡礼科都事中。十年正,偕六诸臣疏豫教,:“元

一矣,教之典及首春行。倘内庭足诵读,侍亦堪导,则

,岂若朝之清;内臣敬,何师保之严。”入,帝怒,摘

弘治年,责以旨侮君,贬一秩外,余俸半岁。大学士家屏封

批,帝益不。吏科给事中羽正言:“献可疏,臣赞成之,请与同。”

科给事舒弘绪言“言可罪,教必不不行”。帝益怒,出弘绪京,

羽正及可并以职徙边。大学赵志皋救,被谯让。科右给中陈

象复争,坐斥民。户左给事孟养浩,御史邹泳,户刑工四都给

中丁懋、张栋、吴之佳、杨其休,礼科左事中叶春,各疏救。益怒,

廷杖养百,除名。德、懋逊六人并一秩,之外。可、羽、弘绪

亦除名。

当是,帝一而斥谏十一人,朝士莫骇叹,谏者卒已。礼员外

董嗣成、御史贾儒特疏之,御陈禹谟、吏科左事中李策亦偕僚论

。帝怒甚,夺成职,儒谪边,德泳、懋逊等削籍,谟等停有差。

礼部尚李长春亦疏谏,帝复诘。献可遂废于。久之,吏部尚蔡国珍、

侍郎时乔先请收叙,咸报寝。

天启,录先言事诸。献可前卒,赠光禄

、名儒献可同进士。象、懋、之佳、初春、休、嗣皆万历

八年进

,通山。由庶士改给中。天中,赠禄少卿。

尚象,都匀人。以中书人为给中。尝罢尚书鲤,为论所非。至是

直言去,国人始焉。天中,赠如弘绪。

懋逊,沾化人。为余姚县,有绩,入吏科给中。既籍,里三十

。光宗,起太少卿,迁工部侍郎。,赠尚

,长洲。初为阳知县。初春,县人。为顺德县。并治行征。

至是张栋并,称“中三谏”。天启,赠之太仆少,初春禄少卿。

之佳适,亦科给事。敢言。

其休,青城人。由苏州官擢吏给事中。内官张殴杀人,帝令司按问,

蔽罪其。其休并付德司,竟许。帝不视朝。十七年月,其以万邦

入觐,临御以励诸臣。他论奏众。罢,卒,太常少

,乌程。祖份,礼部尚。父道,南京事中。世贵显。嗣成以

气节著,士论多

,真定。赠官初春。

栋,字任,昆人。万五年进。除新知县。授工科事中。

下逋租,格不行。时蠲租,相沿蠲存留,不及起。栋请拘故事,从

之。再迁刑左给事。吴中粮为累,民承役破家,请令出助漕舟载。

时行、锡爵绌议,栋移疾归。起兵科给事中。劾去南户部尚张西

、刑部郎詹仰。军政遗,劾顺侯吴爵、宣伯卫国、忻城赵泰

、宣府兵官李恩。继留,余罢。已,言边臣功不宜内阁、、科,

帝亦从。遣视原边备。时经略洛方议,栋言力克负不归,失兔

黠如故,火落赤、真相雄海上,可使洛责以去。因论兵尚书王鹗。

一鹗已,洛亦撦力克归,遂其奏。又言:“洮、河事,陛

怒。命视师,止欲其词媚敌,博一顺东归毕耶?今、真依

窟,出没自,不宜将吏功。”报闻。母卒,年已六,毁瘠墓,竟

。天启,赠太少卿。

德泳,酒守益。养浩、羽正自传。

养浩,义甫,广咸宁。万历一年进。授行。擢户给事中,

迁左事中。严谴李可,养疏谏曰:“人臣至狂悖,未有敢侮君者,

陛下真以其而罪之?献可跻礼垣,骤议巨。一字误,本无心,

遽蒙斥。臣以为有不可。子天下,豫教请,实宗社计。陛下不

不听,且从而之,是忍元子学,而帚宗社。不可一。长定序,

旨森,天下民既晓谅陛下无他矣。然豫教、册立?非两事。今日既

回于教,安来岁不移于册,是重天下之。不可二。父之恩,

于天,豫教请,有元子明。而陛罪之,所以示爱。不者三。

者引折槛之,中主容之。下量侔地,奈言及宗大计,震怒而

折之?天下万谓陛下如主?可者四。献可等论,非三言官私言,

天下民之公也。今罪献可,是所罪一人,实失天人之心。不可者

下收还命,亟豫教。”帝大怒,言册立谕于明举行,浩疑君众,

可痛恶。令锦衣杖之百,削籍为,永不用。中交荐,报寝。宗立,

起太常卿。半中迁至京刑部侍郎。之官,

京,字可,工尚书衡也。举历五年士,授理评事,进右寺

副。九京察,汝州同,改知德。入屯田主,再迁禄丞。落赤败

盟,经郑洛主,督抚学曾、梦熊主。维京召洛还,专委学等经理。

及学以宁夏被逮,抗疏救

一年,王并封下,维首上疏:“往圣谕,二十一册立,

廷臣莫延颈企。今忽而为分,是向大号之,徒戏也,何示天下?

圣谕立嗣以,是已。但元子长,欲迟册立,以待中正嫡之,则祖

以来,实无此。考英之立,宣德三;宪宗立,以统十四;孝宗

立,成化十年。少止一二,多亦过五六耳。维中宫正,嫡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明史相关推荐:

明史孝宗

 

明史宋濂传

 

明史纪事本末作者

 

明史纪事本末简介

 

明史李三才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左光斗传原文翻译

 

明史副会长

 

明实录与明史哪个真实

 

明史pdf百度网盘

 

明朝刺客

 

国家历史

 

二十五史

 

明史六大奸臣

 

明史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演义在线阅读

 

明史pdf

 

明史漫谈论文

 

明史pdf下载

 

明史周新传

 

明史白话版在线阅读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在线阅读白话文

 

明史国学导航

 

明史十讲

 

明史罗伦传

 

明史古诗文网

 

明史罗伦

 

明历史

 

皇明

 

明朝历史

 

明儒学案

 

辽史

 

清史

 

明史TXT

 

宋史

 

明史欧阳伦

 

明史儒林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马世奇传翻译

 

明史案简介

 

明史而知兴替下一句

 

明史秦良玉传注释

 

明史秦良玉转翻译

 

明史王祯传翻译

 

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

 

明史odf

 

明史书籍

 

明史 王振

 

明史仁宣之治文言文翻译

 

明史奇侠武功排名

 

明史方孝孺传

 

明史欧阳铭

 

明史专家

 

明史epub下载

 

明史后妃传

 

明史eupb百度网盘

 

明史演义蔡东藩在线阅读

 

明史名臣传

 

明史欧阳铭传

 

明史翻译

 

明史孝义翻译

 

明史案说明了什么

 

明史王思传

 

明史刘基传

 

明史up主知乎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翻译

 

明史职官志

 

明史isbn

 

明史左光斗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二翻译

 

明史里面有关于汤显祖的传记

 

明史秦良玉传翻译

 

明史对朱棣的评价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马文升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徐光启传

 

明史海瑞传翻译

 

明史案后人是什么意思

 

明史王阳明传

 

明史王思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翻译

 

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陈道亨

 

明史纪事本末太祖起兵翻译

 

明史白话文在线全文翻译

 

明史哪个版本比较好

 

明史欧阳一敬传

 

明史文苑传翻译

 

明史文苑传

 

明史爱好者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

 

明史南炳文

 

明史而

 

明史儒林传

 

明史up主

 

明史修了多久

 

明史epub

 

明史而知兴替

 

明史南炳文pdf

 

明史的曲笔隐晦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史欧洲四国传中提到了五大洲的是

 

明史万观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欧阳铭翻译

 

明史可以知兴替

 

明史海瑞传全文

 

明史偶笔

 

明史马世奇传

 

明史孝义麹祥翻译

 

明史up

 

明史作者

 

明史戚继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

 

明史孝义

 

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equb

 

明史epub南炳

 

明史对明代历史而言是什么材料而明代档案是什么材料

 

明史郑芝龙传

 

明史魏忠贤传

 

明史张居正传翻译

 

明史海瑞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孝义麹祥品质

 

明史青文胜为民请命翻译

 

明史本纪

 

明史日本传

 

明史况钟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贰臣传

 

历史书籍推荐

 

为什么领导喜欢读明史

 

明史经纬

 

明史孝义之麹祥

 

明史秦良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书籍推荐

 

明史辑略

 

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于谦传

 

明史纪事本末河漕转运文言文答案

 

红色百年行明史感党恩

 

明史杨廷和传原文

 

明史演义

 

明史张居正传全文翻译

 

明史纲要

 

明史白话文

 

明史研究

 

明史翻译全文阅读

 

明史海瑞传

 

明史张居正传

 

明史讲义

 

明史目录

 

明史稿

 

明史多少字

 

明史可信度高吗

 

明史杨慎传翻译

 

明史石璞传翻译

 

明史是谁修的

 

明史案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明史在线阅读

 

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列传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明史是谁写的

 

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翻译

 

明史杨信传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