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其秋,吏部侍郎赵用贤以绝婚事被讦,世达白其无罪。郎中杨应宿、郑材疏
诋世达,遂连章乞休去。归七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敏肃。
曾同亨,字于野,吉水人。父存仁,云南布政使。同亨举嘉靖三十八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改礼部,迁吏部文选主事。故事,丞簿以下官,听胥吏铨注,同亨
悉躬亲之。与陆光祖、李世达齐名。隆庆初,为文选郎中,荐用遗佚几尽。进太
常少卿,请急去。万历初,起大理少卿。历顺天府尹,以右副都御史巡抚贵州。
御史刘台得罪张居正,同亨,台姊夫也,给事中陈三谟欲并逐之,奏同亨羸不任
职。诏调南京,遂移疾归。九年,京察拾遗,给事中奏�翟、御史钱岱等复希居
正指,列同亨名。勒休致。
居正卒,起南京太常卿。召为大理卿,迁工部右侍郎。督治寿宫,节浮费三
十余万。由左侍郎进尚书。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又请减织造
之半。皆报可。汝安王妃乞桥税,同亨拒之。帝竟如妃请。内府工匠,隆庆初数
至万五千八百人,寻汰二千五百人,而中官滥增不已。同亨疏请清厘。已得旨,
中官复奏寝之。给事中杨其休疏争,弗纳。同亨弟乾亨请裁冗员以裕经费,京卫
诸武臣谓减己月俸也,大哗,伺同亨出朝,围而噪之。同亨再乞休,不得请。九
门工成,加太子少保。力乞去,诏乘传归。起南京吏部尚书,辞不拜。久之,再
起故官,累辞乃就职。税使所在虐民,同亨极谏。三十三年,大计京官,与考功
郎徐必达持正不挠。是年,北察失执政意,中旨留给事中钱梦皋等;南察及同亨
自陈疏,亦久不下。同亨适给由入都,遂引疾。诏加太子太保致仕。
同亨初入吏部,严嵩其乡人,尚书吴鹏则父同年也,同亨无私谒。尝止宿署
舍,弥月不归。雅与罗汝芳、耿定向善。尚书杨博痛诋伪儒,同亨曰:“此中多
暗修,非可概斥。即使阳假名义,视呈身进取、恬不知耻者,孰愈哉?”卒年七
十有五。赠少保,谥恭端。
弟乾亨,字于健。从罗洪先学。登万历五年进士,除合肥知县,调休宁。擢
御史。给事中冯景劾李成梁被谪,乾亨以尚书张学颜右成梁也,并劾之。帝怒,
黜为海州判官。稍迁大名推官,历光禄少卿。十八年冬,敕兼监察御史,阅视大
同边务。劾罢总兵官以下十余人。大同士兵岁饷万二千石,兵自征之,民不胜扰。
乾亨议留兵二百,余尽汰之。屡奏边备事宜,辄中机要。诸武弁之诟同亨也,大
学士王家屏遣谕之曰:“天下有叛军,宁有叛臣?若曹于禁地辱大臣,罪且死。”
诸人乃散去。尚书石星言贵臣被辱,大伤国体,给事中钟羽正亦言之。不报。家
屏密揭力争,乃夺掌后府定国公徐文璧禄半岁,而治首事者以法。乾亨寻进大理
丞,迁少卿。考功郎**星以考察事被斥,乾亨论救,侵执政,复移书辨之。廷
推巡抚者三,俱不用。遂引疾归,未几卒。乾亨言行不苟,与其兄并以名德称。
辛自修,字子吉,襄城人。嘉靖三十五年进士。除海宁知县。擢吏科给事中,
奏言:“吏部铨注,遴才要矣,量地尤急。迩京府属吏以大计去者十之五,岂畿
辇下独多不肖哉?地艰而事猥也。请量地剧易以除官,量事繁简以注考。”吏部
善其言,请令抚按举劾如自修议。巡视京营,劾典营务镇远侯顾寰、协理佥都御
史李燧,请戒寰罢燧。从之。历迁礼科都给事中。诚意伯刘世延不法,自修极论
其奸。诏革任禁锢。隆庆元年,给事中胡应嘉言事斥,自修疏救。未几,论夺尚
书顾可学、徐可成,侍郎朱隆禧、郭文英赠谥;以可成由黄冠,文英由工匠,可
学、隆禧俱以方药进也。擢太仆少卿,引疾归。
万历六年,起应天府丞,再迁光禄卿。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六府。奏减均
徭里甲银六万两,增筑雄、任丘二县堤,以御滹沱水患。每岁防秋,巡抚移驻易
州,征所部供费,防秋已罢,征如故,自修奏已之。入历大理卿,兵部左、右侍
郎,擢南京右都御史。御史沈汝梁者,巡视下江,用馈遗为名,尽括所部赎鍰,
自修劾奏之。帝方欲惩贪吏,乃命逮治汝梁,而召自修为左都御史。
十五年,大计京官,政府欲庇私人,去异己。吏部尚书杨巍承意指惟谨,自
修患之,先期上奏,请勿以爱憎为喜怒,排抑孤立之人。帝善其言,而政府不悦。
有贪竞者十余辈,皆政府所厚,自修欲去之。给事中陈与郊自度不免,遂言宪臣
将以一眚弃人,一举空国。于是自修所欲斥者悉获免。已而御史张鸣冈等拾遗,
首工部尚书何起鸣。起鸣故以督工与中官张诚厚,而雅不善自修,遂讦自修仇主
使。与郊及给事中吴之佳助之。御史高维崧、赵卿、张鸣冈、左之宜不平,劾起
鸣饰非诡辨。帝先入张诚言,颇疑自修。得疏益不悦,曰:“朝廷每用一人,言
官辄纷纷排击。今起鸣去,尔等举堪此任者。”维崧等具疏引罪,无他举。帝怒,
悉出之外。给事中张养蒙申救,亦夺俸。刑部主事王德新复疏争,语侵嬖幸。帝
下之诏狱,酷刑究主者。无所承,乃削其籍。自修不自安,亟引疾归。
自修之进也,非执政意,故不为所容。久之,起南京刑部尚书。复以工部尚
书召。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肃敏。
德新,安福人,后起官至光禄丞。
温纯,字景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由寿光知县征为户科给事中。
隆庆三年,穆宗既禫除,犹不与大臣接。纯请遵祖制延访群工,亲决章奏,报
闻。屡迁兵科都给事中。倭陷广东广海卫,大杀掠而去。总兵刘焘以战却闻,纯
劾焘欺罔。时方召焘督京营,遂置不问。黔国公沐朝弼有罪,诏许其子袭爵。纯
言事未竟,不当遽袭。中官陈洪请封其父母,纯执不可。言官李已、石星获谴,
疏救之。初,赵贞吉更营制,三营各统一大将。以恭顺侯吴继爵典五军,而都督
袁正、焦泽典神枢、神机。继爵耻与同列,固辞。帝为罢二人,尽易以勋臣。纯
请广求将才,毋拘世爵,不纳。已,复命文臣三人分督之,时号“六提督”。纯
以政令多门,极陈不便,遂复旧制。俺答请贡市,高拱定议许之。纯以为弛边备,
非中国利。出为湖广参政,引疾归。
万历初,用荐起河南参议。十二年,以大理卿改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
巡抚浙江。入为户部左侍郎,进右副都御史,督仓场。母忧去。进南京吏部尚书。
召拜工部尚书。父老,乞养归。终丧,召为左都御史。
矿税使四出,有司逮系累累,纯极论其害,请尽释之,不报。已,诸阉益横,
所至剽夺,污人妇女。四方无赖奸人蜂起言利:有请开云南塞外宝井者;或又言
海外吕宋国有机易山,素产金银,岁可得金十万、银三十万;或言淮、扬饶盐利,
用其策,岁可得银五十万。帝并欣然纳之,远近骇震。纯言:“缅人方伺隙,宝
井一开,兵端必起。余元俊一盐犯,数千赃不能输,而欲得五十万金,将安取之?
机易山在海外,必无遍地金银,任人往取;不过假借诏旨,阑出禁物与番人市易,
利归群小,害贻国家。乞尽捕诸奸人,付臣等行法,而亟撤税监之害民者。”亦
不报。当是时,中外争请罢矿税,帝悉置不省。纯等忧惧不知所出,乃倡诸大臣
伏阙泣请。帝震怒,问谁倡者,对曰:“都御史臣纯。”帝为霁威,遣人慰谕曰:
“疏且下。”乃退。已而卒不行。广东李凤、陕西梁永、云南杨荣并以矿税激民
变,纯又抗言:“税使窃弄陛下威福以十计,参随凭藉税使声势以百计,地方奸
民窜身为参随爪牙以万计。宇内生灵困于水旱,困于采办、营运、转输,既嚣然
丧其乐生之心,安能复胜此千万虎狼耶!愿即日罢矿税,逮凤等置于理。”亦不
报。
先是,御史顾龙桢巡按广东,与布政使王泮语不合,起殴之,泮即弃官去。
纯劾罢龙桢。御史于永清按陕西贪,惧纯举奏,倡同列救龙桢,显与纯异,以胁
制纯,又与都给事中姚文蔚比而倾纯。纯不胜愤,上疏尽发永清交构状,并及
文蔚,语颇侵首辅沈一贯。一贯等疏辨。帝为下永清、文蔚二疏,而纯劾疏留不
下。纯益愤,三疏论之,因力丐罢,乃谪永清。纯遂与一贯忤。给事中陈治则、
钟兆斗皆一贯私人,先后劾纯。御史汤兆京不平,疏斥其妄。纯求去,章二十上,
杜门者九阅月。帝雅重纯,谕留之。纯不得已,强起视事。及妖书事起,力为沈
鲤、郭正域辨诬。楚宗人戕杀抚臣,纯复言无反状。一贯怨益深。三十二年,大
计京朝官。纯与吏部侍郎杨时乔主之,一贯所欲庇者兆斗及钱梦皋等皆在谪中。
疏入久之,忽降旨切责,尽留被察科道官,而察疏仍不下。纯求去益力。梦皋、
兆斗既得留,则连章讦纯楚事。言纯曲庇叛人,且诬以纳贿。廷臣大骇,争劾梦
皋等。梦皋等亦再疏劾纯求胜。俱留中。已,南京给事中陈嘉训等极论二人阴有
所恃,朋比作奸,当亟斥之,而听纯归,以全大臣之体。帝竟批梦皋等前疏,予
纯致仕,梦皋、兆斗亦罢归。
纯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肃百僚,振风纪,时称名臣。卒,
赠少保。天启初,追谥恭毅。
赵世卿,字象贤,历城人。隆庆五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张居正当国,
政尚严。州县学取士不得过十五人;布按二司以下官,虽公事毋许乘驿马;大辟
之刑,岁有定额;征赋以九分为率,有司不及格者罚;又数重谴言事者。世卿奏
匡时五要。请广取士之额,宽驿传之禁,省大辟,缓催科,而末极论言路当开,
言:“近者台谏习为脂韦,以希世取宠。事关军国,卷舌无声。徒摭不急之务,
姑塞言责。延及数年,居然高踞卿贰,夸耀士林矣。然此诸人岂尽矩诟无节,忍
负陛下哉,亦有所惩而不敢耳。如往岁傅应祯、艾穆、沈思孝、邹元标皆以建言
远窜,至今与戍卒伍。此中才之士,所以内自顾恤,宁自同于寒蝉也。宜特发德
音,放还诸人,使天下晓然知圣天子无恶直言之意,则士皆慕义输诚,效忠于陛
下矣。”居正欲重罪之。吏部尚书王国光曰:“罪之适成其名,请为公任怨。”
遂出为楚府右长史。明年京察,复坐以不谨,落职归。
居正死,起户部郎中,出为陕西副使。累迁户部右侍郎,督理仓场。世卿饶
心计。凡所条奏,酌剂赢缩,军国赖焉。户部尚书陈垞有疾,侍郎张养蒙避不署
事,帝怒,并罢之,而进世卿为尚书。时矿税使四出为害,江西税监潘相至擅捕
系宗室。曩时关税所入岁四十余万,自为税使所夺,商贾不行,数年间减三之一,
四方杂课亦如之。岁入益寡,国用不支,边储告匮,而内供日繁。岁增金花银二
十万,宫帑日充羡。世卿请复金花银百万故额,罢续增数,不许。乞发内库银百
万及太仆马价五十万以济边储,复忤旨切责。世卿又请正潘相罪,且偕九卿数陈
其害,皆不纳。世卿复言脂膏已竭,闾井萧然,丧乱可虞,揭竿非远,不及今罢
之,恐后将无及。帝亦不省。
三十二年,苏、松税监刘成以水灾请暂停米税。帝以岁额六万,米税居半,
不当尽停,今以四万为额。世卿上言:“乡者既免米税,旋复再征,已失大信于
天下。今成欲免税额之半,而陛下不尽从,岂恻隐一念,貂榼尚存,而陛下反漠
然不动心乎?”不报。
其夏,雷火毁祖陵明楼,妖虫蚀树,又大雨坏神道桥梁。帝下诏咨实政。世
卿上疏曰:
今日实政,孰有切于罢矿税者!古明主不贵异物,今也聚悖入之财,敛苍生
之怨,节俭之谓何?是为君德计,不可不罢者一。多取所以招尤,慢藏必将诲盗。
鹿台、钜桥,足致倒戈之祸。是为宗社计,不可不罢者二。古者国家无事则预桑
土之谋,有事则议金汤之策。安有凿四海之山,榷三家之市,操弓挟矢,戕及良
民,毁室逾垣,祸延鸡犬,经十数年而不休者!是为国体计,不可不罢者三。貂
榼渔猎,翼虎咆哮。毁掘冢墓,则枯骨蒙殃,奸虐子女,而良家饮恨。人与为怨,
讠雚噪屡闻,此而不已,后将何极!是为民困计,不可不罢者四。国家财赋不在
民则在官,今尽括入奸人之室。故督逋租而逋租绌,稽关税而关税亏,搜库藏而
库藏绝,课盐策而盐策薄,征赎鍰而赎鍰消。外府一空,司农若埽。是为国课计,
不可不罢者五。天子之令,信如四时。三载前尝曰“朕心仁爱,自有停止之时”,
今年复一年,更待何日?天子有戏言,王命委草莽。是为诏令计,不可不罢者六。
陛下试思:服食宫室,以至营造征讨,上何事不取之民,民何事不供之上?
嗟此赤子,曾无负于国,乃民方欢呼以供九重之欲,而陛下不少遂其欲;民方奔
走以供九重之劳,而陛下不少慰其劳;民方竭蹶以赴九重之难,而陛下不少恤其
难。返之于心,必有不自安者矣。陛下勿谓蠢蠢小民可驾驭自我,生杀自我,而
不足介意也。民之心既天之心,今天谴频仍,雷火妖虫,淫雨叠至,变不虚生,
其应非远。故今日欲回天意在恤民心,欲恤民心在罢矿税,无烦再计而决者。
帝优答之,而不行。至三十四年三月,始诏罢矿使,税亦稍减。然辽东、云
南、四川税使自若,吏民尤苦之。云南遂变作,杨荣被戕。而西北水旱时时见告,
世卿屡请减租发振,国用益不支。逾月复奏请捐内帑百万佐军用,不从。世卿遂
连章求去,至十五上,竟不许。先是,福王将婚,进部帑二十七万,帝犹以为少,
数遣中使趣之。中使出谇语,且劾世卿抗命。世卿以为辱国,疏闻于朝,帝置不
问。至三十六年,七公主下嫁,宣索至数十万。世卿引故事力争,诏减三之一。
世卿复言:“陛下大婚止七万,长公主下嫁止十二万,乞陛下再裁损,一仿长公
主例。”帝不得已从之。福王新出府第,设崇文税店,争民利,世卿亦谏阻。
世卿素励清操,当官尽职。帝雅重之。吏部缺尚书,尝使兼署,推举无所私。
惟楚宗人与王相讦,世卿力言王非伪,与沈一贯议合。李廷机辅政,世卿力推之。
廷臣遂疑世卿党比。于是给事中杜士全、邓去霄、何士晋、胡忻,御史苏为霖、
马孟祯等先后劾之,世卿遂杜门乞去。章复十余上,不报。三十八年秋,世卿乃
拜疏出城候命。明年十月,乘柴车径去。廷臣以闻,帝亦不罪也。家居七年卒,
赠太子少保。
李汝华,字茂夫,睢州人。万历八年进士。授兖州推官。征授工科给事中,
尝劾戎政尚书郑洛不职。及出阅甘肃边务,洛方经略西事,主和戎。汝华疏洛畏
敌贻患,且劾诸将吏侵军资,复请尽垦甘肃闲田。还朝,历吏科都给事中,多所
纠擿。
寻迁太常少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税使四出,议括关津诸税输内
府。汝华以税本饷军,力争止之。既而诏四方税务尽领于有司,以其半输税监,
进内府,半输户部。独江西潘相勒有司悉由己输。汝华极论相违诏,帝竟如相议,
且推行之四方。
汝华在赣十四年,威惠甚著,进秩兵部右侍郎,召拜户部左侍郎。尚书赵世
卿去位,遂掌部事。福王庄田四万顷,诏旨屡趣,不能及额。汝华数偕廷臣执争,
仅减四之一。及王既之国,诏许自遣使督租,所在驿骚。内使阎时诣汝州,杖二
人死。汝华请遵祖制隶有司,尽撤还使者,不纳。畿辅、山东大饥,因汝华言,
出仓米平粜,且发银以振。汝华复奏行救荒数事,两地赖之。先是,山东饥,蠲
岁赋七十万。是年尽蠲又百七十余万。汝华以边饷不继,请天下税课未入内藏者,
暂留一年补其缺,辅臣亦助为言。疏三上,不报。已,进尚书。
四十六年,郑继之去,兼摄吏部事。畿辅、陕西大饥,汝华请振,皆不报。
辽东兵事兴,骤增饷三百万。汝华累请发内帑不得,则借支南京部帑,括天下库
藏余积,征宿逋,裁工食,开事例。而辽东巡抚周永春请益兵加赋,汝华议:天
下田赋,自贵州外,亩增银三厘五毫,得饷二百万。明年,复议益兵增赋如前。
又明年四月,兵部以募兵市马,工部以制器,再议增赋。于是亩增二厘,为银百
二十万。先后三增赋,凡五百二十万有奇,遂为岁额。当是时,内帑山积,廷臣
请发,率不应。计臣无如何,遂为一切苟且之计,苛敛百姓。而枢臣征兵,乃远
及蛮方,U.uuknshm致奢崇明、安邦彦相继反,用师连年。又割四川、云南、广西、湖广、
广东所加之赋以饷之,而辽饷仍不充,天下已不可支矣。
汝华练达勤敏,立朝无党阿。官户部久,于国计赢缩,边储虚实,与盐漕屯
牧诸大政,皆殚心裁剂。岁比不登,意常主宽恤,独加赋之议不能力持,驯致万
方虚耗,内外交讧。天启元年得疾乞休,加太子太保致仕。卒,谥恭敏。从子梦
辰,自有传。
赞曰:古称文昌政本,七卿之任,盖其重矣。万士和诸人奉职勤虑,异夫依
阿保位之流;刘应节、王遴、舒化、李世达尤其卓然者哉。李汝华司邦计,值兵
兴饷绌,请帑不应,乃不能以去就争,而权宜取济,遂与裒刻聚敛者同讥。时事
至此,其可叹也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