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184 列传第72(1 / 2)

加入书签

○周谟 杨陈(弟阯 子元 茂) 张祯(陈) 傅

张昇 吴宽 珪 刘 吴俨 顾清

谟,字弼,长人。正十年,士及第。授编修。博闻强,善文

词,熟朝典故,喜谈经

元年,劝帝亲筵,勤政,因时务十事。再侍读。顺二年

掌南院。宪宗位,复时务,人君保之道有:曰力学,曰内治,

曰攘外。力圣之目一:曰正心。修内治目五:求真才,去不肖,旌忠良,

罢冗,恤漕。攘外之目六:曰选将,练士,讲陈,治兵,足馈

陲。帝纳焉。

成化改,廷议四川山掌蛮,谟上方六事,付军帅之。进士。

为南京酒。上南监有板仓二间,高后积粟养监生孥者,修复。

帝允行。母丧阕,改监。十年,言风浇浮,请复洪中学规。帝嘉纳,

命礼榜谕。信伯费入监习,久不。洪谟之,夺带,以巾赴监,

停岁之半,政肃然。先圣像冕旒十,而舞豆笾数称,洪请备天

制。言:“者鸣球瑟为堂之乐,镛柷敔堂下之,而干则舞于

阶。舞羽居,乐器下,非制,当。”尚邹干驳之,洪再疏争。

帝竟其议。

迁礼部侍郎。之,转。以蔡《传》所璇玑玉,后人用其制,考

不合,改制,即属洪。洪谟以木,日而就。十七年尚书。

太子少。二十年,星,有所奏,帝采纳。

弘治元四月,寿山震风雹,殿瓦兽毁。洪复力劝省,帝

之。洪谟矜寡合,万安同,安居府时颇之善。是,言先后论

归。又年卒,七十二。谥文安。

洪谟言:“人出仕,或去乡千里,昧土俗,亦拂人,不若近选

。王府终身不,乖祖,当稍更。都蛮及白罗羿子叛,宜设长

司,就其人任,庶无患。”殁,犹安中国、定四裔事。其建白

此。

守陈,维新,人。祖,有学,尝诲陈以精实践之。举景

二年士,改吉士,编修。化初,经筵讲,进侍。《英实录》

马。寻侍讲学,同修《宋元通纲目》。母忧服,起故。孝宗阁,

东宫讲。时编《文华大》,事宦官者不录。陈以为,备列善恶

失。书,进少事。

宗嗣位,宫僚悉秩,执拟守陈京吏部侍郎,举笔去“南京”

言刘宣为右侍,帝乃宣左,以守陈之。修《宪宗实》,充

裁。弘治改正月,疏曰:

孟子言“我非尧之道不陈于王。”夫舜之道道?《》曰:“人

危,道惟微,精惟一,允执厥”,此、舜之于内者,而为

也。询岳,辟门,明目,达聪,此、舜之于外者,而为

也。臣忝宫僚,伏睹陛朗读经,未尝睿问以圣贤奥。儒臣

,未尝详说以帝王要。是陛得于内未深也。今视朝,所接见

之丰采已。君、小人情状,臣、远之才行,何由识?退朝所

者,百官之奏而已。诸司之则,群之情弊,何由见?宫中所信者,

言而已。百官之议,万之繁言,何由闻?恐陛下于外者博也。

愿遵祖旧制,大小经,日再朝。大筵及早,但如仪。若

筵,必择端博雅之,更番讲。凡未明,赐清问。凡圣贤旨,帝

道,以及人贤否,事得失,民情休,必讲明而无,乃可之笃而弊。

夫前朝籍,祖典训,官章奏,皆当贮华殿后,陛下退披览。令内

一人、官二人前殿右,有疑询,必晰而后。一日间,居华殿

时多,乾清宫时少,欲寡心,临政惑,得内者深出治之立矣。

午朝则文华门,大臣台更番侍。事已疏者用帖,略口奏,下详问

而裁决。在外武官来,俾条地方事,口陈大,付诸评议。陛辞赴

任者,其职任戒谕之。有大政御文华殿,使大各尽其,勿相避。不

当则许官驳正。其他具进者,阁臣面可否,后批答。而于奏、辞朝

诸臣,降词色,详询博访,务竭情,使才常接目前,听不偏左右,

合天下耳目以聪明,资于外博而致之纲举

经筵、朝只循事,凡章奏皆内臣调批答,恐积弊革,后

患滋深。且今积不可胜。官鲜耻之风,士多浮之习。化凌夷,刑禁驰

懈。俗而财滋,民困盗日繁。列卫之池不修,诸郡之库鲜积。甲兵朽

钝,行空虚。骄惰而知兵,疲弱而习战。或有警,何以御?此臣

所以朝忧思,或废寝食者也。

帝深纳。后复午朝,召大臣议政事,皆自守发之。以史事,乞

部务。三上,以本官詹事府,专事史。二年。谥文,赠礼尚书。

弟守阯。子茂元、茂仁。阯,字立。成初,乡第一,国学。

下狱,六馆生阙讼冤。十四年,进士及。授编。秩满,故事无

。会从守随为孜省所,欲并守阯,以为南侍读。

弘治初,召修《宗实录》,直经,再迁讲学士。给事中泮等以

逊悉下,吏部书屠滽遣他官之。守贻书,诋滽失。十年大

计京官。守阯时院事,:“臣掌詹事学士王,俱当部考察。但臣等

各有属。进与部会考属,则堂上,退而听考,又当候下。我优假学

士,庆侍宴,四品上,车驾临,坐彝堂内,三品,故事也。今四品

不与考,则学亦不应。臣等讲读择,称否圣鉴,不待考者。”

诏可。士不与察,自阯始。《会典》,充副裁。寻南京吏右侍郎。

尝署部,陈弊五事。改署国监。考入都,《会典》未成,留为总

,迁左郎还任,进二秩。武宗立,引年乞,不待竟归,加尚书仕。

瑾乱政,夺其加,瑾败复,久卒。

阯博极书,师兄守陈,学行相。其为元、学、侍郎,皆与兄

掌两京林院,尤艳称。守陈,守阯位哭奠三年。

茂元,志仁。化十一进士。刑部主。历郎,出为广副使,改

。弘治年,河张秋,都御史大夏治,复遣官李兴、平江伯

。兴威,絷辱察使。元摄司,奏言:“治河役,官而责不

供亿,费百金。诸臣初河,天阴晦,不能燃。所焚之,宛然面,

耳目口,观者异。鬼示怪,岂偶然?乞召还、锐等,专委大,功

可成。水者阴,今后家威权盛,假姓肆贪者,不胜数,加禁

,以消异。画、艺士,宜悉放。山东有内臣守,复李全镇清,

撤还。”疏入,山东抚、按勘,言:“帛之异有之,奏供亿,多过

实。”是兴、连章劾元妄,遣锦衣户胡节之。父遮道诉,乞

杨副使。及陛见,茂元长不伏,怒,置诏狱。遍叩中,备言老诉

状,中多感动。会言者论救,拟赎杖职,特长沙同。谢病。久

,起安知府,广西左政。正四年,瑾遣御孙迪校钱谷,贿不

。瑾又茂元从守随,勒致仕。瑾诛,官江西,寻迁云左布政使。以

副都御巡抚贵,改莅京都察,终刑右侍郎。

茂仁,字志道,成化末士。历部郎中。辽东镇中官梁被劾,给事

往按,发其罪。终四川察使。

张元祯,字廷祥,南昌人。五岁能,宁靖召见,名元征。巡抚韩

“人瑞”,乃元祯。天顺四进士,庶吉士,授编修。

宪宗位,疏行三年,不省。其年五,疏陈事:“,勤讲。愿

废寒暑,所讲必于修德治之实,不必以亡忌触讳。讲退,更凝静味,

验之于心政化。讲官,大臣公刚明正之人,拘官职小。一,公听政。

请日文华殿,午前进,午后政。天章奏,诸臣详面陈可,陛下

临决是非。则召五以下官,随意问时事得利病,下情得毕达。

广贤。请给事中、御史,陈两京上官贤。如有尽,亦在京五

之,以进退。令共荐德望者,以代所之位,大臣皆其人。

各言其属及方郡县官贤否,内阁吏升黜之。中外群,有刚

,举为谏,不论其言、官职、出身。不宜委堂上官,恐惮其方,

荐柔媚以充数,所举之感其推,不敢斥其非。是以古大臣不台谏。

”疏入,以言多碍难行,寝之。修《英实录》,与执政不合,疾家居,

讲求命之学。阅二十,中外荐,皆赴。

治初,修《宪实录》,进左赞。上言:“人君以行王为心,

大有之主也。陛下毓青宫,负大有之望。者颇崇端,嬖习,以

此心;殖货利,耽玩好,以荒此;开幸,塞言,以昧心。则能大有

矣。定圣志,一圣学,广圣智。”疏反累万言,帝颇纳。《实》成,

南京讲学士,以养母。久之,召为《典》副裁。至进学士,充经筵

讲官,帝甚倾。元祯清癯,不逾中,帝特低几听。数月,以母忧

,迁南太常卿。已,修《通鉴纂》,复为副总。以故兼学士,改

事府。晚年德进。元因请讲增讲《极图》、《通书》、《西

。帝亟观之,曰:“生斯人,以开朕。”欲用之,几晏驾。

武宗,擢吏左侍郎学士入阁,专诰敕。祯素有誉。林久,

乃复出。馆阁诸悉后辈,见元祯论意态,以为迂,多姗之。又位相

,遂腾议,言交章劾祯。元七疏乞,刘健保持之。健去,祯亦

。天启,追谥裕。

音,字召,莆人。天末进士。改庶吉,授编。成化年三月,

以灾陈时政,言:“学莫先好问。下虽间经筵,势分严,上有

未尝,下有不敢陈。愿引儒赐坐便殿,从容论,仰圣聪。端者,

道之,法王、佛子、人,宜切罢遣。”章下部。越日,又:“国

养士年,求可用,可多得。如致仕书李秉,在籍修罗伦、修张元

举人陈章皆当人望,召还秉,而置章台谏。言官多默,愿

王徽、事章懋,以开路。”旨切责。

司礼监黄赐死,廷皆往吊,翰林不。侍讲琼谋于,音大曰:

“天子侍臣,相拜内竖室,若议何!”琼愧沮。秩满,侍讲。直党

瑛夜帅卒入兵郎中杨伟家,士伟,掠及其子。音比邻,墉大

曰:“擅辱朝,不畏法耶!”其人曰:“尔何,不畏西厂!”厉声

:“我林陈音。”久,迁南太常少。刘吉丧起复,音贻书其固

,吉不。后吏拟用音,吉辄阻曰“腐”,以十年不调。尝守备

官争事,为所劾,事卒得。弘治年,吉,始进寺卿。二年卒。

音负术,士游其门。然性忘,世琐屑事不解。多以不事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

明史相关推荐:

明史孝宗

 

明史宋濂传

 

明史纪事本末作者

 

明史纪事本末简介

 

明史李三才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左光斗传原文翻译

 

明史副会长

 

明实录与明史哪个真实

 

明史pdf百度网盘

 

明朝刺客

 

国家历史

 

二十五史

 

明史六大奸臣

 

明史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演义在线阅读

 

明史pdf

 

明史漫谈论文

 

明史pdf下载

 

明史周新传

 

明史白话版在线阅读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全文

 

明史在线阅读白话文

 

明史国学导航

 

明史十讲

 

明史罗伦传

 

明史古诗文网

 

明史罗伦

 

明历史

 

皇明

 

明朝历史

 

明儒学案

 

辽史

 

清史

 

明史TXT

 

宋史

 

明史欧阳伦

 

明史儒林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马世奇传翻译

 

明史案简介

 

明史而知兴替下一句

 

明史秦良玉传注释

 

明史秦良玉转翻译

 

明史王祯传翻译

 

明史欧洲四国传注释

 

明史odf

 

明史书籍

 

明史 王振

 

明史仁宣之治文言文翻译

 

明史奇侠武功排名

 

明史方孝孺传

 

明史欧阳铭

 

明史专家

 

明史epub下载

 

明史后妃传

 

明史eupb百度网盘

 

明史演义蔡东藩在线阅读

 

明史名臣传

 

明史欧阳铭传

 

明史翻译

 

明史孝义翻译

 

明史案说明了什么

 

明史王思传

 

明史刘基传

 

明史up主知乎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翻译

 

明史职官志

 

明史isbn

 

明史左光斗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四十二翻译

 

明史里面有关于汤显祖的传记

 

明史秦良玉传翻译

 

明史对朱棣的评价

 

明史张溥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马文升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徐光启传

 

明史海瑞传翻译

 

明史案后人是什么意思

 

明史王阳明传

 

明史王思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翻译

 

明史列传第一百二十九陈道亨

 

明史纪事本末太祖起兵翻译

 

明史白话文在线全文翻译

 

明史哪个版本比较好

 

明史欧阳一敬传

 

明史文苑传翻译

 

明史文苑传

 

明史爱好者

 

明史白话文在线阅读

 

明史南炳文

 

明史而

 

明史儒林传

 

明史up主

 

明史修了多久

 

明史epub

 

明史而知兴替

 

明史南炳文pdf

 

明史的曲笔隐晦之处体现在哪里

 

明史欧洲四国传中提到了五大洲的是

 

明史万观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欧阳铭翻译

 

明史可以知兴替

 

明史海瑞传全文

 

明史偶笔

 

明史马世奇传

 

明史孝义麹祥翻译

 

明史up

 

明史作者

 

明史戚继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卷之七十六郑芝龙受抚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

 

明史孝义

 

明史戚继光传

 

明史equb

 

明史epub南炳

 

明史对明代历史而言是什么材料而明代档案是什么材料

 

明史郑芝龙传

 

明史魏忠贤传

 

明史张居正传翻译

 

明史海瑞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孝义麹祥品质

 

明史青文胜为民请命翻译

 

明史本纪

 

明史日本传

 

明史况钟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王守仁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贰臣传

 

历史书籍推荐

 

为什么领导喜欢读明史

 

明史经纬

 

明史孝义之麹祥

 

明史秦良玉传文言文翻译

 

明史书籍推荐

 

明史辑略

 

明史秦良玉传

 

明史于谦传

 

明史纪事本末河漕转运文言文答案

 

红色百年行明史感党恩

 

明史杨廷和传原文

 

明史演义

 

明史张居正传全文翻译

 

明史纲要

 

明史白话文

 

明史研究

 

明史翻译全文阅读

 

明史海瑞传

 

明史张居正传

 

明史讲义

 

明史目录

 

明史稿

 

明史多少字

 

明史可信度高吗

 

明史杨慎传翻译

 

明史石璞传翻译

 

明史是谁修的

 

明史案

 

明史

 

明史纪事本末弘治君臣

 

明史在线阅读

 

明史秦良玉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列传

 

明史纪事本末江陵柄政

 

明史是谁写的

 

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

 

明史纪事本末仁宣致治翻译

 

明史杨信传翻译

 

明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