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郭翁
一早起来,公孙婉儿就开始折腾唐宽,头发梳好了又打散,一大堆衣袍堆在床榻上,拉着唐宽当模特,在身上比划着,来来回回好几遍,半个时辰后才觉得满意了,最终给唐宽套上一身玄领的白色棉麻襦服,唐宽觉得莫名其妙,又不是相亲,拜会长辈而已。
小公孙却郑重其事的说,今日不同往时,第一次上门拜访老太公的老友,又是蜀中名绅,来前大霜姐姐就再三叮嘱,在拜会长辈时一定要注意形象,千万不得失礼。
这次出门,每到了一地,唐宽作为孙子,必须帮祖父将问候带给他老人家所有的好朋友,当然也顺带借这个机会,唐太公在信中托付老友帮自己的孙儿吹捧两句,这也是惠而不费的事情。
今日是拜会祖父老友郭怀,郭太公是涪城最著名的医家,其先祖郭玉是蜀中名医程高的入室弟子,程高又师从涪翁。涪翁在蜀中可就非常有名了,是西汉年间蜀中的著名神医,他医术精湛,诊脉如神,用针奇效,著有《针经》、《诊脉法》二书,在涪城一带拥有很高的声誉。涪翁师徒终生隐匿不仕,救治百姓,深受人们的爱戴,被乡民尊称为“涪城二君子”。
郭怀的祖父郭玉,年少清贫,立志学医。他敬慕程高的医德和医术,拜程高为师,得其真传,在针炙、脉学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他曾说:“医之为言意也”,要求治病时病人和医生必须密切配合,医生对病人应该全心全意,病人必须让医生能做到专心致意,才能把病治好。
唐宽落水后生病,郭怀受祖父相邀还派大弟子专门到梓潼诊治,所以这次到涪城必须上门拜望致谢,加上他和祖父本来就是多年好友,两位老人也书信来往不断,作为晚辈也得主动上门请安。
昨日唐柱已经将拜帖投上门去,郭太公邀唐宽今日上门。整理妥当的唐宽,在唐柱的带领下,拖着满满一车的礼物向郭府步行而去。
郭家的府邸距离景家的宅子不远,两三条街的距离,很远就看到一个高高挂着的一个大葫芦,那就是郭家的药铺。宅院的大门在旁边,门口的仆役看到唐柱,笑着迎了上来:“这一定是唐家小郎吧,太公昨天晚上就一直在念叨了,小的不敢耽搁,今天一早在这里候着呢。”
“给老太公添麻烦了。”唐宽赶紧回复道,这年头,孝字当头,让祖父辈的等候自己,可是十分失礼的事情。
在仆役的带领下,进了府门,郭家的宅子不大,但处处透露着精致,转过影壁就是一个花园,小小的假山上间或一两根文竹,小塘里游鱼在吐着水泡。葡萄架下,一位白须老翁扬手把胡凳上挂着的足衣扔给仆役,赤足踩着一个铁制的惠夷槽,正在汗流浃背的碾药。
看到唐宽进来,老翁哈哈大笑:“这一定是唐家的麒麟子了。”
唐宽赶紧上前拜服问安,老翁笑呵呵的招手让他自己起来:“老汉一辈子就喜欢炮制药材,这老了也闲不下来,就当时养生了。”
“郭家祖父身体康健,是晚辈们的福气,晚辈代家祖父问郭祖父安。”
“好好好,你祖父的信我已经看了,小小年纪,居然能帮助唐金曹修纂蒙书,英雄出少年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