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兵事
汉末著名文学家曹操已经在河北下葬了,估计是因为自己设置过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这种天怒人怨的职位,这位魏王死去后并没有大张旗鼓的厚葬,传来的讯息是“葬于薄瘠之地,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更没有听说有什么七十二疑冢的传言,这让唐宽略微有些失望。毕竟看盗墓笔记看多了,对这些神神道道的事情总有一些莫名其妙的兴趣。
前些日子里,家里管事老是抱怨缺人,自己也为这事操心得昏了头,只想到这几十年的乱战,大汉朝的人口就硬生生的少了一千多万。一千多万没了,历史上记载到了三国分立时全国的人口就剩下了七百多万,也就是后世一个大点的地级市的人口。
先从闹黄巾开始,乱民死官军也死老百姓更得死,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壮丁全部被各路军阀拉去当兵打仗了,大量土地荒废,无人种植。那么多的军队要吃粮怎么办?先当兵再屯田,这样又有粮食又有兵,多好。
农家没有了壮劳力,在家中就只剩下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和妇孺在田地里挣扎,然后被掳掠成奴或者流亡他乡,抑或饿死在旷野。
蜀中包括南中在籍的人口不到百万,远远低于魏吴两地的人口,除了几个通都大邑,只要一离开城池就回归到了洪荒,十里地看不到一个活人都是常事,没有人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如何积累财富?
后来才想明白了,能够在史书上留下记载的人口数量,肯定是在籍可以纳税的,这可是半奴隶办封建社会啊,大量的人口其实就隐匿在士绅地主的庄园里边,没有土地的他们还算不上官府黄册里的人口。
为了加快财物的积累,家里的商队已经通过运送麻纸和蒙书的生意打通了前往魏地和吴地的商路,好在货物是蒙书这种做学问用的货品,山贼们就算抢夺了也实在不好脱手,知道这个消息后的各路大王很少对唐家的商队打主意,所以梓潼醇也就悄悄的跟在蒙书和麻纸的身后,在魏吴两地畅销起来。
由于“蜀中唐郎”在士人之间的美誉,唐景两家的商队在各地都得到了当地士绅的友好对待,每次到达一个城市,商队管事都会以蜀中唐郎的名义拜访当地官绅,同时赠送上精装蒙书一套。
并向其解释小主人尚未成年不可远离祖父,无法亲自拜会,只得小小礼物以表歉意和敬意等等。其实这些唐宽都不清楚也没安排,全是家中两位老人家给商队管事直接下的命令。各路管事也通过这招公关活动,在各地畅行无阻。
消毒精由于可用于军用,蓉城令李福已经提前知会了家中管事,不可售往魏吴资敌,所以消毒精暂时只是在蜀中售卖,不过随着采购量的增大,价格也慢慢的涨了少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