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乡民互保联防队
每日听着郎朗读书声,闲暇时绕着河边走一走,日子过得很悠闲。随着春天的来到,山坡和河岸上处处冒出了新绿,庄户们已经在田里播种春麦和豌豆了,公孙复放学后带着学员在移栽树木,一来可以美化庄园环境,二来可以让山坡上的田地更加规整一些,学员们干得热火朝天的,庄子里的老孺人则给他们送兑了糖盐的开水,甜滋滋的糖水喝到肚子里,大家伙干活更卖力了,这享福都享得造孽了,泥腿子干活能喝糖水,盘古王开天也没这规矩啊。自从唐宽来到庄子上后,庄户们养成了洗澡和不喝生水的习惯。不得不养成啊,庄户们不分男女老少基本上都挨过大管事的教训,满山的黄荆条子就是大管事唐柱唯一会的教育方法。
前些日子,唐宽在准老丈人面前虚心请教蒙学教育方略时,拿出来的三本小学生读本让老丈人激动得面红耳赤,大呼上酒,硬是就着酒水在那里摇头晃脑的诵读到大醉。
大醉醒来后的老丈人揪着唐宽追问是哪位大才著此鸿文,唐宽突然觉得自己孟浪了,赶忙把祖父推出来顶缸,说是老人多年钻研所得,本想替自己孙子扬名,结果被学识渊博的大人一眼就发现了,把这事扯过去了。
景郡守更换了最为正式的官服,仪仗齐全的上门拜访唐老太公,整个梓潼城全城哗然,两家世交,家主敞怀跣足醉酒高呼的事情,城里人见多了。什么时候搞得这么正式了?
郡守如此正式的上门拜访,让唐公很是奇怪,直到孙子悄悄在耳边嘱咐他背锅时,老官僚一下就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了,果断的认下这份功劳。并且说自己年老体弱、眼神不济,全赖自己孙子勤勉,才能在死之前完成这三册书籍巴拉巴拉。。。。。。于是唐宽成了并列著作者。
举贤不避亲,在唐家太公的推荐下,唐宽现在已经是梓潼郡的官员了,“师友从事”,这是一个只有官身,没有具体事做的好差事。举荐理由就是协助编纂“足以流芳百世的千古蒙学奇书”。
离开唐家后,老丈人第一时间就把为学堂准备的教材全部装车,还从造纸工坊把新产的麻纸装了几车,一起送往蓉城,准备当做礼物赠送给世交友好。搞得印书坊不得不加班加点的把教材补齐。
唐柱最近正在平整景家庄子上的一块土地,那是景家庄子外边一块小山坡旁的贫地,以前老农嫌它地薄产出低,就一直荒着,杂草丛生。结果被唐宽看上了,工人们正在大略平整好的土地上打夯,木匠和铁匠带着徒弟们正把制作好的器具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
拥有一支有战力而且属于自己家的队伍,一直是唐老太公的愿望,唐景两家都没有这方面的治军能人;当唐宽把自己准备训练护卫的想法和方法和做了祖父汇报后,祖父立即找到了景老太公商议,在知会本地最高官员景耒太守后,本地太守对唐景两家护卫桑梓的热情和义举所感动,破例从武库中调出了即将报废的马槊、刀剑、弓弩等制式兵器,专门拨付给新任的师友从事唐宽,令其成立乡民互保联防队“征募老卒、训练庄户、护卫桑梓,以安境民”。
唐宽在训练场地上按照前世部队上的四百米障碍场的标准设置了跨桩、壕沟、矮高墙、跳台、横梯、独木桥、低桩网这些训练设施,然后还增加了双杠、绳网、软梯、速滑、速降、梅花桩、软桥、高低横木和沙地和泥浆池,周围是随着山形起伏的炭渣跑道。跑道外边是竹林和树林,空荡的地方正在移植竹子,准备把整个训练场遮挡起来,远处就不容易发现。移植树林遮挡是大管家的要求,他认为炼体之术应该属于兵家不传之秘,不能轻易让外人探得。
自告奋勇的唐虎已经在架设了部分器材的场地上试过了,并且成功的赢了景唐两家护卫的酒钱,所以他最近十分的猖狂。一直在催促匠人们抓紧时间弄完,好方便他大杀四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