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酒为忘忧君
回到县城呆了好几天的唐宽,依然没有搞清楚神秘兮兮的祖父和景家太公卖的什么药,由于年节将至,带着庄子上的产出,按照祖父的安排已经到各个长辈家里拜访了一圈,说是提前送点贺仪。还被叮嘱一定要特别给长辈们说明烟熏肉和卤肉佐酒味道绝美。
蜀地自古以来就出名酒,蜀中先民很早就学会了用粮食酿造好酒,尚饮之风甚盛,后世挖出来的砖石上有很多都刻了酒肆、酿酒和酒宴的场景,但是,受时代技术所限,现在很多的的酒度数一直不高,酒中依然有渣滓。
唐时诗歌名句:“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说的就是才酿造出来的酒没有过滤时,酒面上漂浮着绿色的泡沫,那场景想起来就觉得:好干净。
过滤了数次的好酒更是专门用来供奉祖宗的,还只能是富贵人家享用的奢侈品。酒食供奉完祖宗才能自己享用,这个叫做“祖宗吃完后赏的福气。”
汉代大部分时间实行的是榷酒酤,酒类生产全是国企,官酿官销。直到东汉后期实行税酒政策,才开始由民间商人酿造出售,政府只是对其征税。但是只要遇到“枯旱霜蝗”的时候,政府依然会颁布“禁酒酤”。
当然,类似的这些禁令对于唐家这种官宦人家是没多大的约束力的。
今天一早没出门,一直呆在大厨房旁边的杂物房里,这里一直有个很少用的灶台,庄子上送来了一套小型的蒸馏器,昨天晚上已经组装清洗完毕。后世很多文物和历史记载都证明了最早的蒸馏酒,就是出自唐代的蜀中,剑南烧春就是佐证。
唐宽吩咐仆役把从酒肆买来的大缸酒开始倒进锅里,盖上盖子烧煮,随着锅中的酒水慢慢的沸腾,浓郁的酒香在整个厨房里飘荡。
旁边弯弯曲曲的小铜管开始一滴两滴的往外出酒了,唐宽蹲到出酒口,把陶罐放在铜管出口下接着,不一会就接了小小的一罐头酒,放到一边;等第二罐开始接的时候倒了一个碗底,先拿到鼻子下闻了闻,是这个味道。
小小心心的尝了一小口,50多度的样子,就是有点辣口,得兑了才能喝。
看到蹲在旁边垂涎欲滴的大管事,玩心突起,接了半碗递给了他的手上。大管事还礼貌的起身致谢,唐宽用鼓励的眼神盯着他。
只见大管事豪迈的往嘴里一倒,碗底就露了出来,唐宽似笑非笑的看着大管事奇怪的脸色,只见他象溺水一样大气不出,眼睛和嘴巴紧紧的闭着,脸庞本来显黑,这会却在迅速的泛红,直到唐宽觉得他快要憋死的时候,才呼出一口长气——“好酒!”一声大赞,反把唐宽吓了一跳。
睁开眼睛的大管事先是迅速的审视了一圈在场的仆役,发现全是放心的家奴后,把蹲在陶罐前接酒的仆役一脚踢起来:“院门口守着,谁都不许进来!”然后自己亲自接酒装罐,旁边已经有仆役把封罐子的稀泥、草纸和绸布准备好了,
“快!快!,马上把还没煮的酒搬进来,接着继续。”大管事又开始指手画脚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