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场上的安迪.约翰逊接到足球后,莱斯特城的主教练彼得.泰勒就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时间去深入思考到底自己忽略了什么。
因为诺丁汉森林的进攻在瞬间就完成了提速。
安迪.约翰逊在接到足球后立刻完成了转身启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地大步带球向前。与此同时诺丁汉森林的后防线也与之同时保持着适当的距离整体向前移动。
远远望去,安迪在身后五名后防线队友的围绕下,就像是一道坚固的城墙缓缓向前。
虽不迅速,但很坚决。
莱斯特城的中锋阿德巴约·阿金比伊和中场马修.琼斯第一时间反应过来,一前一后向移动缓慢的安迪包围而去。面对包夹,安迪稳妥地将球分给了左路的艾伦.罗杰斯,丝毫没有迟疑。
艾伦面对来球没有硬接,在身边有防守球员的情况下一个灵巧地转身拉开空间,然后直接把球捅给了代替了安迪,站在前场左侧的队长巴特。
巴特!!!
见鬼!彼得.泰勒这下子终于发现自己忽略了什么!
在安迪.约翰逊顶替了队长巴特站在后腰位置完成四号位的工作时,巴特却来到了前场,参与进攻!
巴特背对莱斯特城的球门接到来球,却已经失去了转身的机会,身后穆兹·伊捷及时上抢,不停的撞击着巴特的后背,卡住位置,不让他轻易转身。可这个时候足球早已消失在巴特的脚下,来到了大卫.吉诺拉的身前。
此时莱斯特城的中场防线已经完全告破,大卫.吉诺拉接到足球时已经直接面对他们的最后一道后卫线,形势岌岌可危。
不过由于这次进攻发起时朱帅并没有迅速插上,仅仅待在了中场的位置,就是到现在也才进入距离球门五十米的区域,现在还是慢腾腾地在移动,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样现在在禁区前沿短时间内就是四打五的局面。
三名莱斯特城的后卫分别防守在诺丁汉森林的锋线组合——阿伦和马库斯的身边,而来已经插上到到禁区左侧的艾伦则由莱斯特城的右边翼卫罗比.萨维奇贴身跟防,站在吉诺拉面前的则是左边翼卫安迪·英佩。
这个时候诺丁汉森林的进攻速率更快了,根本不等其他队友上前,前场的四名球员迅速完成了两脚传球后就进行了射门,可惜阿伦.阿姆斯特朗在禁区内的抢点受到了对方的干扰,捅射偏出了球门。
但这次进攻同样威胁十足,最重要的就是安迪.约翰逊和队长巴特的互换位置,在借由边路的配合,在吸引防守后迅速地从中场完成传递,直接推进到禁区前沿制造威胁。
场边的莱斯特城的主教练彼得.泰勒大呼小叫地指引了场上球员的防守动线完成防守后,直接让莱斯特城的门将迅速发动反击。门将西蒙·罗伊斯没有开大脚,直接把球传给了后卫,展开进攻。
这次莱斯特城的反击也非常犀利,趁着诺丁汉森林的球员们还在回防的档口,直接瞄准安迪.约翰逊的位置发起了迅猛的反击。
五分钟,十分钟过去了……
诺丁汉森林牢牢掌控着场上的局面,莱斯特城不管是反击还是地面推进都没能给对手带来足够的压力,渐渐地被按在地上摩擦,战术调整过后的诺丁汉森林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统治力。
冒雨站在场边的莱斯特城的主教练彼得.泰勒感觉自己的身上混满了雨水和汗水。在这十分钟的时间里,他总算看明白了诺丁汉森林调整过之后的战术。
在诺丁汉森林进行地面推进时,两名边后卫并不像反击时一样同时插上,每次都会留一人在中场策应,要么参与二次进攻,要么及时回防填补其他球员插上后的防守漏洞。
在进攻时诺丁汉森林从本来的边后卫发动进攻变成了后腰发动,安迪.约翰逊比巴特更擅长中距离的转移球,他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向左向右,还是向前通过传球策动进攻。
当然如果没有防守球员在他身前,他能一直向前带球带到有人防守他为止,然后随着诺丁汉森林的整体阵型推过半场,就会变成三二二三的阵型,也就是MW阵型。
约翰.斯凯尔斯会拖在最后,站立的位置更像是一名清道夫,作为球队最后一道防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