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双腿一夹马身,对着后面的兵士一喊,直奔白波谷。
说起白波谷那是人杰地灵,风景优美,三面环山,盗贼都喜欢来这里住,尤其是黄巾余孽,是爱上了这个地方。
据不知其姓名又瞎编乱造的作者笔下的黄巾某头目――黄·格瓦拉言道“造反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成功的,只有呆在这个地方才能维持一下生命这样子,我超喜欢在这里了,环境又好,人才又多,说话还好听,超喜欢在里面。”
关羽在驾马领兵的路上还一直在想,这黄巾军什么时候便的这么好说话了,给粮就不杀?还不强抢民女?又不抢牲畜?这回的黄巾军是皈依佛门改吃素了?怎么这么佛性啊?
“要不是白波谷里的黄巾头领胆子小,就是这个头领还是个讲仁义的家伙,依我看后面的可能性大一点,如果能够说降他的话更好”关羽心里是升起了爱才之意。
关羽领兵到了白波谷,看着又是立起来的黄巾营寨,关羽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有点想笑。
但此次的黄巾军好像不同上次的,瞭望塔上是看见有军队过来时,斥候们就开始通知各个黄巾了。
这支黄巾军也不据守营寨,反而全军出击,是打开寨门,列好方阵,准备迎敌。
为首的这名首领,长的是黑面朱唇,留着络腮胡子,手拿一杆尖嘴刀,头上也没缚黄巾,模样长的确实是不怎么好看,怪不得村庄里的人都不把当做好人,这模样跟作者本人有的一拼。
那位黄巾将领只身拍马走出,对着关羽喊道,“我等虽为贼寇,但不曾擅杀百姓一人,你为何率军来攻!”
关羽心想这人有意思啊,明知道我这是官军,还说自己是贼寇,这是把自己当成义军了呀,对着长的不好看的将领喊到,“如今你等聚众为祸,强抢粮食、惊扰百姓,如此我便可以征讨你。”
说完关羽是掂起枣阳槊,拍马奔着敌将就来,敌人也不含糊,看着关羽前来,大喝一声“吃我一刀!”是拿着刀向下一劈,朝着关羽的脑袋而来,关羽拿着槊这么一横,“噹”只见关羽将枣阳槊横着架在头顶,挡住了这一击。
关羽和这名贼首战了二十个回合,关羽才将他刺于马下,不用关羽开口,军中来人就把敌将困起来,带了下去。
“如今你等主将已擒,还不速速投降,若我发令全军出击,你等皆为冢中枯骨也!”黄巾残党听到关羽这番话,再看看关羽的三千精骑,.uknshum也就纷纷投降了。
关羽又在搭好的营帐中劝降敌将,亲自割开对方身上的绳子,“我观你有仁义之风,对百姓还心存善念,黄巾军虽口号喊的响亮,到对待平民方面你比我更清楚”
看到黄巾头目低头不语,关羽又说“你本为布衣,被哄骗到黄巾军中,不得已而作乱,这是可以理解的,我姓关名羽现为并州牧,望你好自为之。”
周仓一听此言,“你就是那位征战鲜卑的关将军?”关羽点了点头。
“某家周仓,愿率众而降”果然是树的影人的名,关羽一亮名号,还是有人知道的。
周仓之后也劝说了自己的手下,并加入了关羽的军队,在回临汾的路上,关羽就把崇拜他的周仓当做亲随。
心想我这兵器是枣阳槊,但来了个提刀将,我是不是该打造一杆青龙偃月刀啊?说起来以后郭嘉他们肯定不会让我再上战场了,嗯,先回临汾再说吧。
花了诸多时间,关羽一行才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临汾,到了临汾拜见临汾县令的时候他乐了,这人他见过,是他母亲家的一位族侄。
关羽一看这临汾县是没问题了,解县那是更没问题,但这河东太守一关,他还要亲自派戏志才前去说明情况。
但他并不知道,这河东之地世家中人对董卓那可是恨得牙痒痒的,先前董卓驻河东的时候可没少对这些世家威逼胁迫的。
河东太守也是裴氏的,戏志才一说明来意,世家众人拍手相迎啊。
但得知这个好消息的关羽,却不知道世家们的更多谋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