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一个认识了七八年的朋友,他给我讲述了,他是在怎样的一个家庭长大。我并没想到竟是如此的曲折,让人十分压抑。
他告诉我,他原来有一个妹妹在读初中十四岁的时候,误服农药过世了。在他妹妹走的最后一天,给他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同学啊,家里人啊,老师啊,包括护士医生都在周围,他给我看了他妹妹过世之前的生日视频,躺在病床上。知道他与我讲述了他的家庭,我才觉得可能他妹妹直到生命结束的那一刻,对于妹妹来说,生命最美好的瞬间,却是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在病床上过的一个生日。
他的爷爷奶奶属于近亲结婚。他告诉我他觉得他父亲与正常人有一些的不一样。父亲与母亲的学历都不高,小学都没毕业。父母之间并没有感情。那时在农村可能并不需要什么感情,两个人通过熟人介绍,然后看对方合不合适,家里情况怎么样。而不像现在两个人在一起需要很长时间的相处。
在他的记忆中。父母经常吵架,父亲还要向母亲动手。母亲自然忍受不了,有了他跟妹妹之后。在外面遇到了自己喜欢的人,或是实在忍受不了父亲的这种行为。就跟着那个人走了。母亲跟人走了,他与妹妹却成了父亲宣泄的工具。父亲每当工作回来,就对他跟妹妹发火,有时还会动手。
后来父亲出去打工,一年回来几次。他与妹妹就是跟着爷爷奶奶长大。和奶奶脾气也是很不好的,也是经常说教他们,会有一些很难听的话。随着时间,妹妹读初中,他读高中。读高中要到城里面去,妹妹只能留在当地读初中。他与妹妹分开,妹妹在家里只能一个人承受着奶奶和父亲的一些行为和言语。在这之前妹妹有他的陪伴多少心里会好过一些,至少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的人在身旁。
因为家里面条件不是很好,在小的时候,他与妹妹没有买过新衣服。他们的衣服基本都是周围的亲戚朋友家里小孩穿不了了,然后送给他们。严格意义上说是有母亲跟没母亲一样,从未感受到过母爱。加上父亲对他们的一些言语和行为,他读高中离开妹妹。可能也正因为这些原因,妹妹无法继续忍受。选择用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朋友跟我说妹妹误服农药,而我想的是,妹妹厌倦了这人世间的生活。在她短暂的生命中却从未感受到过美好,这种方式无疑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
我问朋友你觉得心情是什么?或者你觉得父母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告诉你“应该就是父母恩爱,对待儿女能够好一点吧。”
他告诉我十分痛恨父亲,他说“直到现在我也十分痛恨他,宁愿他不存在,或者我不存在。”而现在每天都要见到他的父亲,虽然天天见面,但并没有什么交流。和他的父亲。一事无成四十多岁了,还要靠爷爷奶奶的救济生活。
听完他的这些,我有些压抑。经过这些我们爱护的爱心无比强大,我知道他不需要安慰,更不需要来自别人的同情与怜悯。
可能身边有很多类似的故事,每当我听到时依然会很难受,罗素有这样一句话“爱情和知识只要是存在,总是向上导往天堂。但是,怜悯又总是把我带回人间。“当我们生活充斥着美好理想化的东西时,回过头去看那些人仍在受苦受难的人。我倍感心酸,却又如能为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