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柳镇离饮马驿一百多里,顾十良一行第二天傍晚方才到达。
蛇又叫长虫,长柳镇的“柳”也非柳树之柳,而是柳氏精怪之柳,所以顾名思义,这镇子定然与柳氏精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长柳镇几千户居民,大都是几十年前闯关东过来的,当时许多人得了一条大蛇的指引帮助,方才在此地扎下根来,所以镇子便以“长柳”为名。
顾十良踏足长柳镇地界后,在路边看到一座小庙,门楣上挂着一个牌匾,上书“柳仙庙”三个大字,里面供奉着一个蛇首人身的神像,其上还有丝丝缕缕的信仰神力萦绕。
“呦,修出马的精怪原来这么厉害!还没证神就敢在庙里受供奉了!”顾十良讥讽道,语气中也透着不小的惊讶。
按道理讲,没有证得神果的精怪,鲜有敢公然立庙宇、塑金身的。
要知道,立庙宇、塑金身便等同于在人间称神。
可神灵却不是那么好当的,在享受香火信仰的同时,必须要回应信众所求、庇护一方平安,否则信众心怨生忿,不仅积不到信仰功德,反而会折损修行。
因此,即便是法力通玄、能沟通天地的证神精怪,也要量力而行。
如顾十良曾经遇到过的秃尾巴老李,以真龙之身,最鼎盛时也仅仅庇护两三个县城的地域。
而普通妖物精怪,即便是所谓大妖,法力神通也难与证神之妖相提并论。
它们若想积人间信仰功德,大都只会给一个家族当保家仙,顶多庇护数十人而已。
少数法力强些的,或许会在一些山头、村落自封个山神土地,但信民最多不过三五百人,极少有敢在这种几千户的大镇上公然立庙的。
“出马修行靠给人断吉凶、避祸事、祛鬼邪来积攒功德,兴许也收集信众信仰,可公开建庙宇的很少。”
“这地方的柳仙庙......颇有些怪异了......”
藏在顾十良袖子里的灰八老爷沉吟道。
扮成周礼的白狐也说:“小畜也只听说过寥寥几处庙宇,供奉的都是胡三太爷,以及同它一起开辟两界山的各家老祖。”
“哦?那这里供的莫不也是个开山老祖?”顾十良问。
“周礼”摇摇头,回答:“小畜不知这是哪位,不过肯定不是柳家太爷。”
“各家老祖中,除了胡三太爷证了仙果,其他的都已坐化,它们的庙宇神像,都只是些普通的泥胎,难有信仰生成。”
“哦,原来如此。”顾十良喃喃道。
“这长柳镇似乎是柳家弟子的聚集之所,去壶山的那几人,以及昨天抓的两人都曾提过,幕后指使者乃是一个‘柳仙龙王’。”
“你们说,这庙里供的蛇妖,会不会就是那所谓的‘柳仙龙王’?”灰八老爷忽然道。
听闻此言,顾十良心中一动,抬起头,仔细打量起那神像来。
这蛇头人身的塑像似乎有些年头了,墨绿的漆料斑斑驳驳,明显有修缮的痕迹,头顶处修得还不甚精细,被补出了一个凸起,如同一个犄角,其他地方看起来平平无奇,和“龙”半点不沾边。
见此情景,顾十良嗤笑道:“这厮连点蛟相都没有,也敢自称龙王?”
灰八老爷却回答:“蛇蚺成蛟,一般得经历一次天劫,两界山中无劫数,若那所谓龙王真是其中的大蛇老蚺,应当脱不得蛇形,我觉得不无可能。”
顾十良听后,微微点头,觉得它说的有理,随即双目微闭,将神念探入风乾袋中。
为了方便行事,他将灰斗、烟霞两只狐妖和周礼、来喜两个俘虏全都塞到了风乾袋里。
此时他神念进入袋中,命令红狐烟霞向那二人施展惑心术,打探这庙宇的来历,其中供的是何方神圣,不消一刻钟就有了结果。
“是这样啊,原来庙里供的,是当年指引他们在此落户的大蛇,好像叫什么‘柳长元’。”
“柳长元?”灰八老爷和白狐丹青同时发出惊疑之声。
“对啊,刚从那两人嘴里问出来的,你们知道这柳长元?”顾十良奇道。
“柳长元算是柳家当代老祖之一,比小鼠还大几十岁,我们共同在山中修炼百多年,自然是认得的。”灰八老爷答道。
“嘿,既然如此,那怕还有更让你们吃惊的。”顾十良说。
“这小庙是几十年前建的,据说是柳长元指引不少人在此地安家,当地人感念其恩德,自发给它立庙。”
“不过这位‘长元大仙’的名号,当地年轻人已经不太知道了,因为这几年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号,嘿嘿,你们猜是啥?”顾十良卖起了关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