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休言,且听我说!”与张昭对坐的一名中年将军开口说话,其余人等立即全都闭嘴。
“公瑾!你快说说你的高建!”孙权被众人吵的头大如斗,一见周瑜说话,放佛找了救命稻草,哥哥孙策临终之前可是说了,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
“主公!其实战与和对我江东都是祸事,战不用说了,和?陆明非等闲之辈,观蜀中刘璋可知,虽然刘璋被封侯赏金,但在想掌控军权那是万难!如果有一日,天下平定,他陆明可以随便给主公安置一个罪名杀了,到时候也没人会说什么!”周瑜一句道破了其中关键。
“咳咳咳!我作为外臣,这里没有我说话之处,但我有一计可让陆明的诡计不攻自破!”众谋士最末一名文生儒士,手摇羽扇,面带微笑的说道。
“哦?孔明先生有卧龙之称,既然有计,但说无妨!”孙权一见是刘备的军师诸葛亮说话,轻声恭维了几句问道。
“吴侯!那陆明早年间曾经与我相识,此人学富五车,胸罗万有,他能在短短三~四年间,从一个小小的新野令做到统一大半个天下,从此就能说明此人雄心不小,如果硬抗必然是螳臂当车!最终只能落下败亡的结果!”
“诸葛亮?你什么意思,你不是说你有计策吗?说这些什么意思,你也想让我家主公投降不成?”黄盖闻听诸葛亮的言词,不屑的打断。
“且听我说完,他陆明之所以派人来劝降,却如子布所言,想取得攻伐江东的借口,如果吴侯假意投降,但提出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如果陆明不答应,那他就失去先机,我军至少占了人和,虽然陆明军多将广,但想轻易攻克江东也没那么容易!我军有长江天险!这就站了地利,天时地利人和,我军占了两个,只要上下齐心,必可打退陆军!”
“好!孔明先生高建,但提什么条件好呢!”周瑜眯缝着眼睛看着诸葛亮。
“其实这个条件我早已经想好,也算是一个计中计!我听闻吴侯有一小妹,年方二八,已经到了该出阁的年纪,吴侯可以投降,但必须要小妹嫁与陆明方可安心,我听说江东嫁女有一个习俗,就是必须由南方亲自迎娶,到时候……!”
“哈哈哈!孔明先生不愧有卧龙称号!”孙权一听就知道下面要怎么做了。
“哼!那陆明也不傻,会傻傻的前来送死!我看孔明你是痴心妄想吧!”张昭在一旁冷冷的说道。
“子布此言差矣!他陆明不来更好,这样他更没了攻打江东的借口,到时我们在宣称愿意向大汉皇帝纳贡,看他还有何借口来攻!”
“那陆明如果死在江东,陆军必然大举来攻!到时候如何应对?”张昭依然不肯服输的问道。
“哈哈哈!陆军以陆明为核心,陆明如果死了,陆军必然大乱,就算来攻,自可各个击之!说不定吴侯还可打过江东呢!”
“好!这个计策好!”周瑜听完诸葛亮的话,不住的点头。
“公瑾觉的此计可行否?”孙权也觉的诸葛亮说的很是有理,但毕竟诸葛亮不是自己的手下,他还是相信周瑜。
“可行!”周瑜肯定的回答。
“那好!招魏王使者觐见!”
“中郎将伊籍拜见吴侯!”伊籍走进中军大帐,向孙权行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