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哎!”陆明一时也犯了难。
“大哥!不如送到群狼谷去!那里地势开阔,别说这一万多人,就在来一万也没问题!”赵云一直陪着陆明,看着这些青壮,心里十分喜欢,这可都是壮丁,经过训练那可都是精兵!
“这能行吗?”陆明小声的问着赵云。
“大哥!咱们这样,假装驱赶他们回九江,通知周泰半路劫人,就算到时候刘表知道了,也不能把咱们怎么样!现在孙策和曹操都对荆襄之地虎视眈眈,量他刘表也不会因为一万流民而对群狼谷大动干戈!”赵云仔仔细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有道理!就这么干!王明!明天你从上林亭调拨粮食,每人发三石,等我回了新野在补还,刚才我和子龙说的话你也听见了,这件事事关重大,你可以向一些有威信的民众透露一下,但不能宣扬!知道吗?!”陆明感觉这个办法可行!也不多做停留,说完就走,毕竟还要做好善后工作。
“是!”
襄阳州牧府。
“报!蒯越将军急报!!”一名小校急冲冲的跑进了议事厅。
“咳咳咳!拿来我看!咳咳咳!哎!难道我刘表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吗?咳咳咳!”议事厅中一个年约六旬的老者,脸色苍白,不停的咳嗽着,看完书函脸色更加的难看。
“姐夫!怎么了?”刘表下垂手坐着一个壮汉,疑惑的问道。
“你自~咳咳咳~自己~看吧!”刘表把手中的书函给了壮汉,咳嗽的越发厉害!
“吸!闹蝗灾了?”书函中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壮汉看完皱起了眉头。
“咳咳咳!德珪(蔡瑁字)啊?蒯越说要十万石粮食!你看怎么办?”刘表忧心忡忡的问道。
“姐夫!近年荆襄多地干旱少雨,都是欠收,曹操还有孙策对我荆襄都是虎视眈眈,军需的粮食不能动,府库中夫人余粮一共还剩不到十万石!这些粮食也是留有不时之需的,咱们真是无粮可调啊!”
“咳咳咳!难道那就眼看着九江的百姓饿殍遍地不成?”
“主公此事万万不能耽搁,九江乃是大郡,人口十几万,如果不妥善处理,一旦起了民变,那就很难收场了!”议事厅内一个文士样的儒生皱着眉头说道。
“元机(金旋字)此话有些夸大,再说了,就算那十万灾民造反,我荆襄军也可以轻松灭之!”蔡瑁看了看金璇不屑的说道。
“蔡将军此言差异,我相信蔡将军的军队所向披靡,但如果真的那样做了,必失人心,到时候荆襄九郡都闹起来,如何收场?”金璇盯着蔡瑁问道。
“这?要不先送过去一万石粮食!马上就要秋收了,到时候在补上!”蔡瑁被说的牙口无言,只能放口。
“呵呵!蔡将军!九江有人口十几万,你这一万石送过去,最多能顶三日!离秋收最少还要半月!”
“最多三万!”蔡瑁咬牙看着金璇。
“算了!算了!咳咳咳!先送过去五万吧!蒯越还说有一万流民逃难去了新野,给新野令发去一封书函,就让那些流民留在新野吧!咳咳咳!”刘表实在看不下去了,皱着眉头下了决定。
“万万不可姐夫(父亲)!”刘表话音刚落,蔡瑁和一个年轻男子同时反对。
“哦?琮儿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刘表看着自己的二儿子刘琮,疑惑的问道。
“父亲!荆襄九郡近年来,有不少地方遭灾,但大多数地方还是不错的,多亏舅父提出的止迁令,不然本来丰收的地方也会被这些遭灾的地方拖垮!那样咱们的军需粮饷,根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丰足,其实九江的一万人去新野,去也就去了,不足道哉,但此例一开,就怕其他府郡也跟着效仿,到时候就难在管束了啊!”刘琮娓娓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咳咳咳!”刘表也为难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