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活路,先学跑路。
习武之人闯荡江湖,难免会与他人产生摩擦。江湖恩怨江湖解决,这也成了官府默许的行为。恩怨怎么解决?打呗!打不过怎么办?跑呗!
跑路,也是一个技术活,怎么跑?跑多久?这时就需要跑路人有深厚的功底跟见识,要是想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窜,结果必定是死得很惨。而轻功则是传统武术中跑路的上上功法之选,也是武林人士争先恐后要学习的功法之一。
最早记载轻功功夫的文献为《北史》,书中曾记载,北魏时期,初建禅定寺,寺中幡竿高十余丈。这一日,此幡竿上系幡旗的绳子日晒雨淋地被风化断了,普通人等皆无办法搞定这件事。无独有偶,有一名叫沈光的男子来到寺内,只见他口衔绳索一端,搂定幡竿,双手如天仙揽月,两足似蛟龙剪尾,噌噌噌地攀缘而上,直到幡竿之顶将绳子挂在龙头龙头。而后手足放开,透空而降,宛然穷鸟投怀,犹若流星堕地,眼见得快要跌落地面,说时迟那时快,沈光双掌疾探,往地面一撑,顺势向后鹞子翻身,倒退了几十步,方才卸尽下坠之力。围观的人看得既惊心动魄,又赏心悦目,无不嗟叹惊异於沈光的好身手。此后沈光得了一个绰号,唤作“肉飞仙”。
这时轻功的最初记载,由《北史》过后,人们对于轻功的追求热潮是愈演愈烈,对于轻功的招式、用途钻研甚广,其中最出名的当属少林七十二绝技中的“飞檐走壁”和“飞行功”。
韶空大师作为寒山寺主持,又与少林寺渊源颇深,轻功自然是登峰造极,他花了三年时间训练沈荣跑步可不是一时来潮,玩弄于他,自然是有自己的考量。
“师父,你说今天要教我其他功夫,那到底是什么功夫呢?”沈荣有些好奇的问韶空大师道。
“为师今天教你跑桩。”韶空大师说道。
“啊,还跑啊!”沈荣一下子心凉了半截,“徒儿都跑了三年了,咱能不能换个其他功夫,你看看新来的那些师弟们都开始学习十八罗汉拳了,徒儿也想学那个。”
“胡闹,教什么自然是我说了算!”韶空大师呵斥道,“今年你十四岁了,筋骨已然成形,不适合再练罗汉拳与形体拳,为师自然有自己的打算。我问你,教你的‘气运丹田’口诀学会了吗?”
“徒儿学会了!”沈荣点头说道。
“练一遍我看看!”韶空大师说道。
沈荣双腿开步,比肩稍宽,然后缓慢下蹲,做马步状。双手抬起,手心朝上,放于腰间,准备姿势结束后,沈荣开始演示起来。
“气入丹田!”沈荣大声喝道,深深吸了一大口气,腹部慢慢胀大起来,直到吸不进气为止。
“闭气宁神!”沈荣闭着嘴巴支支吾吾道,憋住口里的真气,用手捏了捏肚脐下方三指处的皮肤,紧绷而有弹性。
“聚力吐气!”维持闭气一段时间后沈荣有喊出了一句口诀,然后将肚脐位置肌肤保持紧绷,其他位置缓缓放松,将肚子里的气吐了出来。
“气尽神散!”沈荣将身体里的空气全部吐完后,舒服的活动下身子,“怎么样师父,我练的还可以吧?”沈荣有些小骄傲的看着韶空大师。
“嗯,还可以吧。”韶空大师点头,一脸平静的说道。
“啊,只是还可以啊!”沈荣泄气道。
韶空大师语塞,看着沈荣的表情有些想笑,“怎么,一个小小的气运丹田就想要师父大声称赞你不成?”
“嘿嘿,徒儿不是那个意思。”沈荣挠了挠圆又亮的光头,有些不好意思的笑道。
“既然掌握了气运丹田,那为师再教你一招快吸快吐的技巧。”韶空大师说道,“你很喜欢小狗是吧?”
↑返回顶部↑